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子路从而后》章有“以杖荷蔡”句,一般选本及教本对“杖”字均不加注,以为“杖”即日常作助行用的手杖。这是一种误解。由此下文“植其杖而芸”的“植”字也就难以解释,于是便用通假的办法训“植”为“置”。如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该句注云:“‘植’同‘置’;……此言丈人把杖放  相似文献   

2.
以杖荷茶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艹条)。……植其杖而芸。”“以杖荷(艹条)”,今各种注本几无二致地注为:以,用;杖,手杖,拄杖;荷,担,扛;蔡,古代除草工具。《辞海》、《辞源》都释“(艹条)”是古代耘田所用竹器;注音则一作 tiao一作 diao。这里疑问颇多。一、既是老人的手杖,岂能拿它杠(艹条)而不怕颠踬?二、“(艹条)”若  相似文献   

3.
以杖荷茶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艹条)。……植其杖而芸。”“以杖荷(艹条)”,今各种注本几无二致地注为:以,用;杖,手杖,拄杖;荷,担,扛;(艹条),古代除草工具。《辞海》、《辞源》都释“(艹条)”是古代耘田所用竹器;注音则一作tiao一作diao。这里疑问颇多。一、既是老人的手杖,岂能拿它杠(艹条)而不怕颠踬?二、“(艹条)”若是锄一类细长的除草工具,岂能用手杖去挑?如不是除草工具,哪又为何物?三、既是“竹器”,为什么字从“(?)”?音读以何为正?  相似文献   

4.
手杖健身法     
手杖健身法是依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持有“手杖”这一特殊条件,综合人体部分基本活动技能,并选用部分有健身作用的劳动和练功动作综合而成的健身方法。具有我国传统养生特色,已在一些老年群体中练习推广,效果可佳。 练习方法: 第一节 拉杖 鲁班锯木 一、左腿在前的锯木 从两脚开立、两手握杖横于体前开始。 1.右脚内扣,左脚外展,向左转体90度,随之左脚向前出步,同时两臂随转体举杖横于体前,成前弓后蹬、两手握杖于体前的拉锯之预备姿势。  相似文献   

5.
脸谱     
正99岁老人董光纪:出门必带小罐子……近日,永嘉县界坑乡上董村一位耄耋老人随身带易拉罐的视频引来众网友点赞。原来这背后有暖心故事。老人名叫董光纪,是个农民,如今和子女同住。99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没大毛病。他有个习惯,每天都会拄着手杖在村子里散步。这根手杖有点特别,顶部绑了个常见的八宝粥易拉罐。"这是我去年做的。"董光纪老人说。  相似文献   

6.
《礼记·檀弓》:“公叔禺人迂负 杖入保者息”郑玄注质疑 《礼记·檀弓下》有云:“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按:为下文分析方便起见,暂不加标点符号。)汉郑玄于“息”后读断并作注:“见走辟齐师将入保,罢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 后人读《礼》注《礼》多以郑氏此注为准。譬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  相似文献   

7.
廷杖,顾名思义即按皇帝的旨意,在殿廷之上直接杖责朝臣。殿廷上杖责大臣的事例,东汉首开其端。《后汉书·申屠刚传》云:“对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之法理严察……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此处“捶扑”一词即是廷杖的另一代名词。又如,三国时孙权废太子孙和,尚书仆射屈晃劝谏,孙权大怒,将其“杖一百”(《三国志》《吴书·孙和传》)则更清楚了。以后历代因袭,但其时朝臣被杖者极少,并未形成制度,至明朝始被确立为制。  相似文献   

8.
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二云:“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其十一云:“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这里的“谢安石”指谁,“君”与“君王”又指谁,向来以为是清楚的。近阅《李白研究论丛》载杨胜宽同志《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谢安》一文,心头却蒙上一层疑云。该文大意,在否认旧说“君”及“君王”之属永王。所持理由有二,扼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离骚》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又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又云:“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脩”一词,《离骚》中凡三见。王逸注谓:“灵,神也;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谕君。”(《楚辞章句》)朱熹的说法同王逸基本相似:“灵脩,言其有明智而善修饰,盖妇悦其夫之称,亦耗词以寓意于君也。”(《楚辞集注》)清代楚辞研究者亦认为:“灵,善也;脩,长也。称君为灵脩者,祝其所为善而国祚长也。”(王夫之:《楚辞通释》)“灵脩者,大夫颂其君之词,即借以为称其君之词。”(王邦采:《离骚汇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做一个现代老人,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对未来的生活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等退休了再去应付。  相似文献   

11.
剑门手杖产自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以其选料独特、外形美观、做工精细、质地优良、艺术品位高等特点,在全国手杖界独树一帜。剑门手杖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三国文化底蕴,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999年,剑门手杖获“中国第五届民族艺术、民间工艺博览会”银奖。2004年,剑门手杖获省级旅游纪念品金奖。2008年,剑门手被列为“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抢救工程”。2009年,剑门手杖获四川商务厅颁发的“四川老字号”称号。  相似文献   

12.
一、《诗品》正名《梁书·钟嵘传》云:“嵘尝评汉、魏、六朝五言诗,名曰《诗评》。”《南史·钟嵘传》则称此著作为《诗品》。《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云:“《诗评》三卷、梁钟嵘撰。”注云:“或作《诗品》。”《新旧唐书·艺文志》则承《隋志》之旧。南宋以还,官私书目著录则仅署《诗品》之名,不复有《诗评》之称。是书名称沿革,大致如此。《梁书》作者姚思廉、《隋书》作者魏征等,均初唐间人,而此两书同时在唐贞观三年  相似文献   

13.
一、称名 “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大戴礼·保傅篇》云:“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又云:“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这种初级学校要教授学童识字,所以有关文字的学问渐亦被称为“小学”。  相似文献   

14.
金泰和律徒刑附加决杖考——附论元初的刑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人王元亮的《唐律疏议纂例》述及金泰和律刑制时 ,在七等徒刑下分别标注“决杖六十”至“决杖一百”字样。研究金元法制史的中外学者 ,或者对此未置一词 ,或以为这是金末用以替代徒刑的实际刑罚。本文通过对金元法律文献的考察指出 ,王元亮所谓“决杖”,实指泰和律所沿袭的其来已久的作法 ,即把决杖作为附加刑并施于徒刑犯。在澄清此项事实的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金元之际刑法体系转换过程中若干重要的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15.
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二云:“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其十一云:“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这里的“谢安石”指谁,“君”与“君王”又指谁,向来以为是清楚的。近阅《李白研究论丛》载杨胜宽同志《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谢安》一文,心头却蒙上一层疑云。  相似文献   

16.
"鸠杖"考辨     
"鸠杖"又名"王杖",后者应是汉代官方对"鸠杖"的统一称呼.高诱在<吕氏春秋·仲秋纪>注文中将古之"几杖"与汉之"鸠杖"联系起来的认识.存在一定问题.从鸠杖以鸠鸟饰于杖端的器型上看,其起源应该追溯到早期鸟图腾崇拜时期.鸠首形杖早在三星堆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后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古中均有发现,说明汉代鸠杖在器型上是有传统可言的.汉之"授鸠杖"与古之"献鸠鸟"具有同样的象征性意义,其行为可以追溯到古代尊老敬老之传统.<后汉书·礼仪志>"欲老人不噎"的说法,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7.
“嫲”在客家方言里最常见也最有代表性。部分地区用它来称母亲,不过,它主要用作性别标记,指女性或雌性。研究结果表明,客客方言“嫲”来源于中古称母亲的“摩”,本字则是鱼部平声的“母”。  相似文献   

18.
《诗·邶风·静女》是一首脍炙人口、千古争唱的优美情诗。诗虽三章、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先说第一章,“静女其姝”句,便诸说有异。“静”应是“竫”的假意。但《说文》又云:“静,采也。从青争声。”段注引《考工记》云:“言画绘之事”;“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又《说文》云:青,东方色也。”所以“静“在此专指姑娘的容色,而非指气度。至于“姝”,《说文》云:“姝,  相似文献   

19.
成梅 《社区》2006,(11)
在我们的社区里,常常可以看到张大妈那样的老人:有收入的老伴去世了,而自己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低保”和儿女有限的接济勉强生活。专家称这些老人为“遗属”。如果能建立遗属保障制度,那将是第一次从制度上认可了妇女家务劳动的价值,因为她们同样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相似文献   

20.
96页4行 在中元元年四月…… “中元”有专名号,与全书标点年号之例合。但81页“中元元年春正月”、次页“改年为中元”及全书累见“中元”并无专名号。 103 7 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 《三国志·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蔡邕《明堂论》云:“更”应作“叟”。叟,长老之称,字与“更”相似,书者遂误以为“更”。“嫂”字女傍叟,今亦以为“更”,以此验知应为“叟”也。裴又云:邕谓“更”为“叟”诚为有似,而诸儒莫之从,未知孰是。按: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11亦谓更当为叟,则从蔡邕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