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中国70年理论经济学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处于主流地位,西方经济学处于被批判的边缘。这期间,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又经历了完全采用、自编替代、恢复采用、批判打倒等变化。在改革开放时期,政治经济学突破了苏联教科书,得到了大发展,并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同时,中国开始主动引进、普及和应用西方经济学,并出现了"新结构经济学"等新理论。在习近平新时代,进入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时期。70年演变说明:政治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经济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理论经济学的长期发展;而理论经济学的任务是要更好地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应该构筑自己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的分析与论证,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动态演变趋势方面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但马克思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分配理论存在根本区别。古典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分配理论是按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分配的,并将资本主义当作自然的、永恒的生产关系。马克思经济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理论体系,因此,尽管马克思论证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动态的演变趋势与古典经济学一致,但是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造就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平均利润率下降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建国伊始至1978年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探索起步期,改革开放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创新与突破期.这两个时期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成果绩效方面有重大差异,回顾和总结新中国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轨迹和特征,对今后资本主义研究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50年劳动就业制度变迁纵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劳动就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就业的具体形式,是由社会主义模式的总体框架决定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其建立和形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制度.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们的劳动就业制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与劳动者相互选择的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我国劳动就业制度50年来的变迁,是整个国民经济体制变迁的必然产物.市场化的劳动就业制度的形成,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赵磊 《江汉论坛》2003,(4):38-42
众所周知,经济学在人们心目中享有越来越崇高的地位。“成本与收益”、“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效益最大化”等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其实,经济学原本就是一门世俗之学,经济学从形而上的学术殿堂回归形而下的日常生活,由此证明了经济学是一门致用之学、实用之学。但是,经济学的世俗化过程不仅是经济学原理的普及过程,也有可能是某些经济学谬误的普及过程。本文针对当今流行的三个经济学谬误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向经济学界的同仁请教。  相似文献   

6.
内容并不完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主线的。它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以异化劳动为突破口,以共产主义为手段和标的。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国6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通过对上述两个时期我国经济学界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两个时期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特点进行总结和比较,展示我国建国以来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理论研究的脉络和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对早期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及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作以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10.
11.
系统总结建国60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坚持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性、组织化和制度化领导;在尊重基本国情的前提下走渐进式政治发展道路;不同历史时期,在多元要素中以某个要素为中心的整合性均衡为政治发展的复合价值目标;发展公民社会以平衡政治国家,达致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共治与良性互动;以党内民主带动、推动国家民主、社会民主;政治与经济、文化、社会应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匹配共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结构的适时重心位移;人民群众的政治创造是政治发展不绝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私营经济发展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私营经济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消亡和再生之路,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从新民主主义经济下的"利用、限制、改造"到社会主义的单一公有制,再到1978年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再生和大发展,私营经济的发展命运是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和社会主义认识及不断深化密切相关的,私营经济消亡、再生及大发展的历史证明:私营经济是中国实现工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当代中国哲学的六十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有什么经验教训,当代中国哲学的前沿问题是什么,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摆在哲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小说20年:人性描写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宁 《东南学术》2001,(5):85-90
本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是表现人性的文学。新时期20年的小说创作是一个将人性的表现不断引向深入和多样化的历程。这一历程包括三个阶段 :一、人性的觉醒期 ,以觉醒了的人性意识去观照非人性的历史存在 ,抒写真实的人性情感 ;二、人性的探索期 ,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视 ,探寻人性负面的现实存在 ,并张扬富有现代意识的人性品格 ;三、人性的拓展期 ,在转型社会传统价值体系逐渐解体的商业时代 ,文学呈露出对人性形态的多元展现。  相似文献   

15.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中最艰难的文化转型.新中国60年来,历史的发展赋予中国文化现代化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思考新中国60年来文化现代化,从文化与经济政治、时代性与民族性、本土化与全球化、一元与多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等六对矛盾着手,辨证把握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规律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二十年之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70年代,中国内地之墨学研究较为沉寂,从80年代初开始,墨学研究恢复正常,90年代进入高潮。学者们首先注意的是《墨经》研究,然后是《墨子》的今译,接着是墨学综论性研究和介绍。90年代以来,学术活动也大大增多,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相比其他先秦诸子,墨学研究还应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1949-1978年浙江省经济发展概况和基本思路,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根本转变,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和深化,世纪之交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变化,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发展战略转变,并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道德教育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研究都取得了跨越性的进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从"泛政治化"的道德教育到"主体意识觉醒"的道德教育,再到今天"回归本体"的道德教育,其真相逐渐被还原,实践轨迹日渐清晰,有效性渐次提升。这期间累积的宝贵经验需要去总结,规律性的认识需要去揭示,以便为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治理"一词显然是一个结合了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意涵和"治理"的现代含义双重内涵于一体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治理"这一概念是晚近才出现的,但仍然可以用它来观察新中国70年的基层社会治理。从这一视角来看,70年的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经历了管控型基层社会治理、管理型基层社会治理到治理型基层社会治理的转变。这一转变实际上是由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迁过程决定的,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合一到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的内在逻辑。这一过程昭示我们,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作为优先方向、必须坚持法治化方向。  相似文献   

20.
滇边跨境民族研究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边实践的流变和国家建设的转变影响着滇边跨境民族研究的叙事范式。建国初探重在清晰滇边跨境民族模糊的面相。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紧张的国家关系使跨境民族研究集中转向北部疆域,滇边跨境民族研究涅无新的推进。直至八十年代,国家守土固疆和富边强国的意志延伸到全国边境,跨境民族研究为现实服务的理念成为急迫的国家需要,滇边跨境民族研究才再度得以补课建基。研究雏形的丰腴和完善,又将滇边跨境民族研究带入了争鸣的斡旋。这些争辩的话语使许多云南本土的边疆学研究者回头静心关怀实证,从滇边跨境民族真实的生境来哲思,发现了更多新鲜的研究理路和更加深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