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三八"节前夕,在北京市西什库社区居委会活动室,30多位居民兴趣盎然地聆听了社区志愿者张鸣山的家庭教育讲座。60岁出头的张鸣山是法律工作者,爱人杜鹃英则是小学教员。他们的儿子张弛,高二时就被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录取,而大学没毕业就直接升入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张弛的优秀表现被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区教育是适应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多元,优化教育配置之所需,我国的职业大学虽不是社区学院,但他立足社区,是社区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二十多年来,职业大学已具备了较好的办学条件,积累了不同少经验,应在教育中发挥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艳 《社区》2011,(9):21-21
自2010年4月正式到德丰社区报到,我做社区工作也近一年时间了。刚被录取成为社区干部的时候,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张稳定舒适的长期饭票,可半年多下来,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战,感觉只要一天不努力就有可能被淘汰。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市场就业规律,大学毕业生65%以上选择社区择业,才可能规避市场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弊端.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自愿选择“基层就业”,是避免大学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即避免“毕业即失业”现象规模化的理性选择.本文就我国部分大学和社区的调查结果,对现阶段大学生享受社会低保人数超过社区就业不足1%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归纳,对在校大学生社区择业心理主要障碍进行了调查汇总,针对心理排斥、不公和准备不足的择业现象,提出了通过一系列政策投入、通过正面的政策导向规避大学生失业率不断上升、促进社区择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竞 《社区》2014,(6):45-45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他们社区体育活动红红火火,原因是社区主任喜欢体育。就说打篮球吧,这位主任来之前,社区没有球场,是主任带领大家平整了一处大水坑,建了个篮球场,也因此带动社区的篮球队发展壮大,并打进了全市社区篮球赛前三名。另一位社区工作者说,他们的社区书记喜欢书法,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大学德育不能回避、不能摆脱的环境因素 ,这两者之间以文化因素为纽带和中介形成互动关系 ;这一互动关系可以从城市社区的文化构成及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加以确证 ;社区文化对大学德育既具有“直接效应”也具有“间接效应”;社区物质文化建设、社区精神文化氛围、社区的地域性优势、社区的人力资源为大学德育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靳更文  郭海军 《社区》2012,(33):16-16
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面对动迁拆旧后居民的迁出迁入,社区办公场所被拆、社区需要重新调整等情况,怎样加强社区自身建设,使社区居民不失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期我们深入河北省邯郸市部分街道社区进行调研,就一些共性问题和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区的研究(CBR)”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其他欧美国家兴起。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CBR是对大学科研职能的进一步拓展。CBR强调从社区的现实问题出发,对社区成员赋权,让所有的合作伙伴公平地参与到整个研究过程;其重要旨趣在于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帮助社区成员应对各种现实问题。CBR有着一套严格的实施程序,包括确定研究主题与问题、建立伙伴关系并招募成员、收集与分析资料、成果形成与展示,以及反馈、评估与跟进。CBR在社区赋权、知识民主以及科研转型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解决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过于追求“高大上”的课题项目、忽视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2,(13):33-33
【案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毕女士来信说:去年,我怀着激动且好奇的心进入社区工作。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信心满满,我相信我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能对我的工作有用,我也相信凭着我的聪明,一定不比社区里的老大姐们差。到了社区后,我大多数时候是在整理各种资料,起草各种方案,还给社区主任当助手,由于我能熟练地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我高效的工作经常赢得社区“老人’们的夸奖。但近期,我遇到了一件事,让我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上门走访。当我走到居民楼下时,心就扑扑乱跳,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敲开了一声人家的门,没想到防备的女主人将门只开了一条小缝,还没听我说完,就不耐烦地说,“走走走,不需要。”当我再要解释时,她没好气地说,“听不懂啊,真没素质”。说完就“啪”地关上了门。为这事我偷偷哭了好久。后来我又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这次是位老阿姨,她没任何秘隋地盯着我,我心里—下就紧张起来,语无伦次地向她说了一通后,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单位体制的改革和“企业办社会”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单位社区仍然在我国城市社区中仍占据主体地位。而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可以说是社区建设的任务和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选取湖南航天社区为个案来研究单位社区基础上,分析其社区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重构航天社区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陈早挺 《社区》2005,(3):17-17
2005年,济南市开始积极探索“科普进社区”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济南市已创建17所社区科普大学,学员人数达1000多人;同时,济南市还开展了创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活动,目前济南市已有5个社区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2.
社区问答     
黄观鸿 《社区》2005,(20):30-30
问:本人在社区工作,有个问题想在居委会换届选举时明确一下。一是人户分离人员能否参选;二是,不是本社区的居民,即人不在本社区居住,户口也不在本社区的人员,是否可以参与选举与被选举,能否被聘用为社区工作人员?浙江省台州市蓝星社区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人口流动频繁,既有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社区之间流动,也有在不同城市、社区之间的流动,还有从农村流向城市社区的大量外来务工人群。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居住在某个社区的居民,户口却在另一个社区,甚至是农村户口。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13.
孟红莉 《社区》2008,(1):27-29
居民广泛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一直被认为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在社区改制基本完成、社区管理体制基本建立的特定阶段,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情况究竟怎样呢?他们参与时的心态又是怎样呢?笔者在对新疆某市所开展的社区建设问卷调查中,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本文将主要探讨居民参加居民会议、参加居委会选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孙丽红 《社区》2011,(13):48-48
2008年1月,我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带着憧憬和梦想,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地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用真心、使真劲、动真情、负责任,努力做一名居民满意、个人自豪的社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张建军 《社区》2012,(23):21
"前几天去社区办事,刚走到社区办公楼门口就被一名社区工作者拦住了,他问我是哪个社区的居民,并告诉我现在铁西社区已经合并到朝柴社区,办事要到朝柴社区……多亏她的及时提醒,要不我还要费周折。"近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原属于凌河街道铁  相似文献   

16.
网络学习社区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具有社会性、学习性和技术性。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以教学设计理论、认知学徒理论和合法外围参与理论为指导,从社会性、学习性和技术性等多维度构建大学英语听说网络学习社区。通过对在网络学习社区中进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学习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学习社区作为一种学习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克服非英语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和听力心理障碍,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和优化课后师生交流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区文化与社区发育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试图找出参与社区发育过程的诸因素的逻辑次序,以期对当前基层社会发育的动力和机制做进一步的描述。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发育的源头,而社区自治却依赖于一系列前提条件,如果不顾前提条件,或者颠倒了逻辑次序,就可能事与愿违。同时,依据浙江省宁波市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尝试建立描述社区发育的准递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雷利 《社区》2014,(34):15-15
一个社区的好坏,在于这个社区是否把人气集聚起来。当下,社区所涉及的工作纷繁复杂,如何搞好社区工作,社区的驱动力在哪里?归根到底就在于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三轮改革创新 孕育成熟的“江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昌洪  杨莉 《社区》2010,(22):41-43
江汉区是湖北省武汉市最繁华的中心城区,也是我国典型的城市社区聚集区,面积33.4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3.3万余人,下辖13个街道、116个社区。2000年,该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002年、2009年,该区两次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十年来,江汉区以创建全国示范城区、推进经济社会率先发展为目标,着力对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孟谦 《社区》2014,(18):1-1
做社区工作的人,大都知道“百步亭”。多年以来,它是中国社区建设领域的一面旗帜。“百步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是一处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社区的开发始于20年前,随着一期—期新楼盘的落成,—批批居民的入住,如今居住人口已达14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大社区”。但百步亭的名气之大,并非因其规模,而是其独树一帜的发展模式,简单说就是开发商不仅负责前期的工程建设,而且参与到后期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实践证明,后期的工作对社区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也因此有了百步亭“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发展概念,被人们称为“百步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