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广谱哲学也因此应运而生。40年来,广谱哲学在基础理论、多学科应用上取得了可检验的丰硕成果。回顾广谱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广谱哲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五大成就,已经进入了大创新、大发展的前沿.21世纪,必将是理论创新的轴心时代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整体理论、方法论创新和基础理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规范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创新发展,走向世界这就是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框架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推进实践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比较单一,研究方法相对陈旧,研究成果转化不足,研究队伍建设滞后。新时代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应该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强化实践导向,提升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4.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至关重要,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寻求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的诸多因素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科学化应遵循的若干原则进行分析,以期趋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科学化的真正进路。  相似文献   

5.
任 平在《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撰文指出,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五大成就,已经进入了大创新、大发展的前沿。21世纪,必将是理论创新的轴心时代: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整体理论、方法创新和基础理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规范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创新发展,走向世界:这就是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创新发展 走向世界──关于21世纪…  相似文献   

6.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内核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学科的发展。不管是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改革开放30年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来看,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内核。从中外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和争鸣更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表现和较高的发展环节。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必须要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当然,创新必须要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意识在本质上就是人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江海纵横》2006,(5):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整合研究力量,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点高等学校主要承担重大基础理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论界并未进行认真梳理与探讨.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借鉴组织能力的"RPV模型",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三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俱进。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繁荣,就必须回答时代和社会提出的问题,直面人生,直面社会,勇于创新。理论创新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关键。在创新中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石。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服务功能;在加强应用研究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破坏性创新理论将创新分为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在对我国农村零售业态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提出我国农村零售业态演变是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结合的观点,维持性创新途径是对传统业态的改造和发展超市等新型业态,破坏性创新途径是发展廉价商店和网络商店。最后,针对我国农村零售业态进行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困难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RIZ理论是通过对人类创新活动的高度概括,形成了具体求解创新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创新思维到创新能力的转变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需要一套复杂的转换、传递机制。基于TRIZ理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形成一个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综合框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从创新认识、创新方法、创新活动流程等多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3.
熊彼特首创的“创新”概念演变至今 ,其内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还应包括理论创新。这“三大创新”中 ,技术创新是基础与前提 ,制度创新是保证与关键 ,理论创新则是核心与灵魂。经济理论创新大体包括两大内容 :一是经济理论表现出独到的创新特色 ;二是经济理论发挥出创新的作用。作为最高层次的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途径 ,理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与灵魂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高度重视经济理论创新乃是本文分析研究所得出的逻辑与内在结论。  相似文献   

14.
用户创新的条件和范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户创新正在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 ,在企业的创新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因此对用户创新行为及形成条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从用户参与深度和参与阶段来衡量 ,用户创新行为可划分为三种范式 :用户主导创新、用户合作创新和用户自主创新。实证调查结果表明 :创新意愿、创新能力、代理成本、制造商支持、项目复杂度和信息粘性是用户创新的六个条件 ;不同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用户创新范式 ;处于不同创新阶段的用户创新行为也需要不同的条件。企业可在既定的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创新模式 ,以最大限度地整合用户的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引入适应度景观及NK模型中,建立以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创新意识、合作网络为基本要素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NK模型,并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大连软件与信息服务技术产业集群为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创新活动、创新意识、合作网络依产业集群特征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化的集群创新能力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论实践创新     
颜晓峰 《南都学坛》2002,22(4):80-86
创新属于实践领域的活动,实践是创新的发生前提,创新是实践的本性与精髓。实践创新是现实化、对象化了的创造,是对未知与未行领域的开拓。实践创新可以因设计而起,也可以由演化而成。实践创新的对象化形式有物化的新产品、制度化的新关系、主体化的新行为。实践创新是与作为主体的人与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效果具有二重性,人对这种力量的利用和引导还不能达到完善与完美。  相似文献   

17.
熊彼特经济学上的“创新理论”,引发了“创新理论”的一场革命。创新的内外兼修本质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实现着从“技术创新”到社会创新的转化。系统思维方式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方法论特征。满足需要与开发潜能的充分与否正是创新的现实品质与根本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也是一种常规性的管理活动,是指企业在技术、营销、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自我超越,最终引起或改进企业的产品,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转绩效.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创新培育、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一刨新成果四个要素.创新体系的设计可以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而因子分析可以为创新体系提供现实性检验.  相似文献   

19.
论企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依据当今管理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企业创新包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不论从经济理论上理解,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看,还是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着眼,创新都是企业构建自己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企业要持续创新,就必须营造一种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而自主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可分为四个要素:创新环境设计、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管理创新和自主市场创新。创新体系的设计可以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而因子分析可以为创新体系提供现实性的检验:科学的创新环境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其余三要素的发展和提高,而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自主管理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