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上访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们是一群乡村精英。不同于旧社会那些喊冤叫屈的“告状者”,也迥异于改革初期那些为冤假错案平反而上访者。他们的行为得到了特定人群的支持……而在一些地方官员眼里他们是“上访油子”、“痞子”等。不论这些上访精英的个人品行如何,他们在乡村社会中的影响力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涌动的“民工潮”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交通、社会问题忧虑感叹,“民工荒”却不期而至了。那些像候乌一样在城市与乡村间来来去去的打工者,忽然中断了他们奔忙的步伐;而那些在经济回暖的春天订单大增的企业,开始惊慌地发现:人都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4,(4):14-15
上访并非“刁民”信访工作,过去长期存在着“误区”,最明显的就是把重复上访、多次上访和越级上访的看作是“刁民”,是故意闹事。为此,不惜采取收容遣送乃至劳动教养的办法处理。结果呢,上访者还是继续上访,有的甚至接连几年、十几年上访。可见,他们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阻挡不了他们继续上访。其实,上访者并非“刁民”,他们有权如实反映情况,有权要求党和政府解决问题,也有权尽快获得上访的处理结果。他们作为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必须得到尊重。顺民意、谋民利、解民忧、得民心,才是信访工作的责任。对他们拖延推诿,…  相似文献   

4.
那时候他们都很穷,穷得只能在食堂吃饭,没法上馆子。而他们是那么厌恶在食堂吃饭,倒不是嫌饭菜不好,而是厌烦那些目光。“坏小子”与“淑女”相爱了,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他周围出现了许多挑衅行为,他知道那些哥们是吃醋了,他只是淡淡一笑,他有了她的爱情,变得安分。而她的身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好心人,  相似文献   

5.
义工走进模拟家庭 2009年的暑假对小吉(化名)来说显得格外漫长,他和他的7个“兄弟姐妹”除了看电视之外没有其他太多的活动,“好无聊”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大家都希望模拟家庭的“爸爸”、“妈妈”能给他们多安排一点活动,而小吉最中意的是画画。天资聪明的小吉不仅能逼真地将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画出来,而且能把自己想象中的事物通过图画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演讲训练中,常有初学演讲者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自信心不足等原因而表现不佳的情况。对于这类现象,指导者往往要鼓励学员树立起自己是“行家”的自信心,有时,他们甚至鼓励学员们培养一种“(你们)都不行”的“目中无人”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鼓励学员“目中无人”的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赫肴黎在他的《天演论》中记下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个演讲生手向一群水平很高的有修养的听众演讲,他问法拉第先生,什么是他可以假定他的听众已经知道了的东西,法拉第直截了当地回答:“他们一无所知!”文艺界流传过…  相似文献   

7.
未来并无太多悬念,现在只是在“程序”之中。 企业可以“大到不能死”吗?通用汽车的故事表明,谁迷信这一点,都将为此付出代价。美国人正在远离他们的“国民车”,而美国政府也打算放弃他。百年老店落魄如此,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哪些潜在的逻辑可循呢?  相似文献   

8.
“乡土中国”是费先生的著作Earthbound China的中文译名,从英文来看,其实很难误会这个“乡土”仅指与城市相对应的乡村。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植根于它所在的大地之中的,不理解这块热土就无法理解这种文化,这是费先生对他的“马老师”以本地人研究本地文化的践行,无须赘述,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前辈都提出了人类学或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田野研究问题(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他们认为,人类学家研究现状,是把后者当做活的历史,因此可以透过现在看到过去,用费先生的话说,就是“今中之昔”。  相似文献   

9.
燕燕  思路 《女性大世界》2006,(3):124-125
新年大片《霍元甲》里面有这样一个画面,风吹来的时候,所有在地里忙着插秧的人都停下来,站直身体,双手放松自然下垂,闭上双眼深呼吸,他们在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新鲜空气;韩流名剧《大长今》里也有个画面;新选拔的医女在内医院的申教授的带领下来到树林里,这是他的第一堂课,他告诉那些未来的“大夫”如何进行腹式呼吸,他特别强调“一定要长长地吐气,时间越长越好”。这两从而情节都和“呼吸”有关,所谓就是“吐故纳新”,以排队我们身体里的废气,保持我们生命的新鲜活力。因此,我们知道,呼吸是多么重要,呼吸是保持健康身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曾颖 《金色年华》2007,(4):43-43
前不久,某一所封闭式教学的“贵族学校”与媒体联合推出了一个让学生“上山下乡”的社会体验活动,他们此举的目的,是想让那些自幼在封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一下社会的各个层面,使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应该承认,学校的出发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们此举也是有针对性的,校董是个资深的教育界前辈;他对自己学校中的孩子们与社会现状的隔绝表示出一定的担忧,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是国企和私企老总或高级办事员以及其他各类成功人士的儿孙,他们“封闭”的时间比开放多,坐车的时间比走路多,对社情民意民风民俗的了解都很有限。虽然这并不妨碍他们上完小学或初中就直接到国外深造,对他们来说,这些远不如英国美国或德国的社情民意民风民俗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0):34-36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2.
他聪明绝世,她冰雪聪明。天底下有耳朵的人,都听说过他的“纳什均衡论(又名博弈论)”;但是她却鲜有人闻。他患上重度精神分裂症,她默默守护三十余年。  相似文献   

13.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1):35-37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央视最近陷入了被体育明星桑兰和诸多网民质疑的“神医门”事件。 6月13日,具有较好口碑的《新闻面对面》,播放了《李培刚;突破与创新》的报道。医生李培刚自称能“手到病除”,80%截瘫都能治好。为了证明其神奇疗效,主持人董倩还采访了曾经接受治疗的一名患者(事后被媒体查明是央视员工张骁)和体育明星李宁(事后查明李宁没有被他治好,最近又进行了手术)。李培刚更自称全球都治不好的外国截瘫患者,被他按了几小时后就能走了。  相似文献   

15.
戏子们的那些事儿 中国的企业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也是一个各路豪杰本色演义的大舞台。有的人很低调,导弹都炸不出个屁来;有的人在两极长袖善舞;也有的人善于高空演戏,惟恐人们“不记得”他们,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笔者对后一种人有点“感冒”,归纳其行为而称之为“企业界的戏子”。  相似文献   

16.
阿甘是我的客户,我们相识的地点不是在谈判桌而是在酒会上。那时我刚刚调开广州佳乐电脑制版公司中山分公司经理,由于成功地替中山纺织厂设计制作宣传样本而被邀请参加他们的年终酒会。席间,中纺的厂主黄老板向我介绍阿甘:“甘先生来自香港,名片上职位是香港成衣中山分部主管,私下里我们都叫他‘靓女帮’帮主,最大本领就是讨女孩子欢心西小姐,今天我请阿甘做你舞伴,希望玩得开心。”阿甘忽然夸张地惊呼:“西小姐,西小姐,哈,其实我们早应该认识才对!”黄老板不解地看他,阿甘解释:“你看,她是西(稀)小姐,我是甘(干)先生…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会在十分融洽的氛围里,遭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笑眯眯地突然向你发难,正如所有的地雷都有精巧的伪装一样,那些看似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的提问,其实质却在影射你的隐私、关涉敏感话题,或暗含嘲讽,稍有不慎就会让你当场陷入尴尬境地。那么如何排除这些“人际地雷”,使我们既能巧妙地回避一触即发的险情,又不必为那些“暗藏机关”的提问大发其火、影响气氛呢?把道理寓于无可争辩的事例中著名特型演员古月成功地扮演了毛泽东主席之后,经常与中外记者们“狭路相逢”,记者尖锐的提问总是指向银幕上的“他”。古月信奉“狭路…  相似文献   

18.
萌生请侯咏来帮忙梳理困扰女性数千年、剪不断理还乱纷纷情丝的想法,绝非凌空蹈虚,而是——不仅因为他的成名作《茉莉花开》是一部完全关照女性身心的“第一部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更因为生活中他对女性问题也有着绝对的发言权:由于年少失怙,他是在“母亲+姐姐”的完全女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恋爱时,他发现女朋友家里除了准岳父亦是一色的“娘子军”;而他们婚后生的孩子也是女儿——侯咏笑言:“我身边的亲人都是女性,她们帮助我树立了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文明”这个概念意味十足地浓厚,可在人类学里,人们对它重视不够。我主张学习人类学的人,要读点有关“文明”的书。 要理解所谓“文明”,我们可以先读三本书: 1.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上卷,王佩莉译,下卷,袁志英译,三联书店1998~1999年版);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报道,在河南省虞城县沙集乡的村头,随处可见“越级上访就是违法”的标语口号。由于上访的事情一般影响到地方或单位领导的利益,“损害了地方的形象,给领导脸上抹了黑”。所以,一旦有上访苗头出现时,地方或单位往往打着“维护稳定”的幌子去千方百计阻拦上访,甚至“治安拘留”上访者。像沙集乡那样大造声势说“越级上访就是违法”,就是别有用心地恐吓上访者。越级上访到底是不是违法行为?为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搞清什么是上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