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透过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探讨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探索而取得的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化,有些人不加分析,产生疑惑:提出中国为什么不象西方国家那样,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发达起来?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中国生产力发展,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中国生产力发展?显然,这些思想疑惑不澄清,就不可能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要解决这些疑惑问题,需要分析中国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认清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含义、原  相似文献   

3.
东方社会理论揭示了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性质以及发展道路。晚年马克思在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东方社会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研究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著述以及中国的实际,探讨了社会主义中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完整阶段的起点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现在,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优越性等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近200年来发展的客观必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企图以农业社会主义代替封建制度,不仅是一种空想,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倒退现象。中国人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屡遭失败。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主要症结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阻碍和中国政治的腐败。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和紧张的国际环境。当时的中国国情不容许中国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搞工业化,而只能仿照苏联采取与西方国家相反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搞工业化。这条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其成就非常突出,但弊端也很多。总体来看,前者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文明对中国强势冲击和"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康有为以进化论历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重新阐释传统大同理想,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歌颂过去转化为面向未来,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选择提供了文化前提。搞清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是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的必要条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从半封建斗殖民地社会,跨越了发达资本主义时期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向往世界大同的文化传统,为中国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帝国主义侵略,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相继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了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道理;十月革命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而苏东剧变和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则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更为直接的现实的原因是,中国自身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造就了无产阶级队伍;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又使人们掌握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就使中国必然地选择和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深刻理解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的基础上 ,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为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晚年不幸陷入“让资本主义绝种 ,让小生产绝种”的深渊和陷阱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置于全球化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 ,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国际范围内发展的新特点 ,对如何利用外部资本主义来发展本国社会主义作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来加快自身的发展,但是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却在国内外引发了对中国抄袭西方的“变相资本主义”质疑。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突破传统资本主义观念和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束缚,努力建构中国道路的话语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撑。邓小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推动全党转换资本主义观念,在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定位、看待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视角、对各类新试验新探索的视角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政策等方面实现了深刻转换,使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合理化和系统化,既拓宽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也成为建构中国道路话语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研究和思考近代以来先人探索中国的出路问题,总结教训,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列宁、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进步、更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但社会主义却需要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为其进行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俄国和中国这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直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肯定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列宁和邓小平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马克思晚年设想的实质是:开辟东方社会发展的非资本主义道路,也就是说.东方社会完全可以通过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来实现社会主义前途。马克思在晚年设想中所开辟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即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同时代发达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用现代生产力改造落后生产方式而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一条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东方落后国家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无论中国和西方,封建时代的文化都有过悠久的历史。西方近代产生了超迈前古的资本主义文化;而中国却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之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经过长期的革命斗爭,中国迈进到社会主义,消灭了人剝削人的阶级制度。我们现在的历史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于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否定,但是又必须建立在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取得的文化成就之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必须继承、发扬中国固有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必须吸收、引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方向是明确的,我们所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个社会主义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13,(5):42-43
陈独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顺应时代潮流,引领中国早期革命运动,初步论证了救亡图存的中国何以要以俄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曲折探求中国革命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走向社会主义,预言了中国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等诸多问题,其前瞻性探索中的得失,值得梳理和挖掘,以启示后人。  相似文献   

16.
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创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斯大林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加大利用资本主义的力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是把握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规定不可或缺的维度。在人类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化占据着先行示范的特殊地位,是研究现代化绕不过去的范畴,问题在于资本主义以资本增殖为中心逻辑形成了对人的发展逻辑的强势压制,由此形成了资本财富积累和人的贫困积累的尖锐化对立矛盾,工人越劳动越贫困的社会问题严重掣肘了其现代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空间。马克思深刻洞悉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含的矛盾,为人类纠正资本主义现代化偏离人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导理论。尽管资本主义现代化为延长其生存发展周期采取了时间、空间以及福利社会政策,但这种不触及资本主义现代化矛盾根源的措施治标不治本,劳动者只能再次深陷资本增殖框架塑造的贫困化趋势中。为此,人类要消除悖论性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和列宁的探索进行创新拓展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具体历史国情继承发展和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共同富裕为指向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历史向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独特的历史资源和恢弘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先贤对共同富裕的构想、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对共富的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共同富裕的探索共同构成了其发展的历史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独特历史蕴涵;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新时代的百年恢弘接续探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注入和拓展了共同富裕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共同富裕向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架构内恢复了劳动者主体性,资本增殖逻辑与人的发展逻辑矛盾得到了和解,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共同富裕向度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为人类探索新文明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后发国家走新型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开拓意义的原创性现代化探索,未来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 ,当代社会已经面临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在进行着巨大的变革。由于信息革命是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形态的发展同步进行的 ,一般而言 ,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渐变而不是突变。中国则不然。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整体结构来看 ,中国没有经历西方社会的大多数国家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经济转变为产业化经济的正常的历史进程 ,而是跳过了资本主义直接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尚处于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向产业化工业转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而信息化浪潮对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击力便显得尤为激烈 ,诸多的迷茫困惑由此产生。面临这种不可回避的新技术潮流的冲击与挑战 ,中国人应该怎样正确地思考和应对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兴起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它是在西方生态运动中应运而生的,其形成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态社会主义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到现代,精神家园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且葆有深厚生命意蕴的存在根基。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的现代化道路诉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直面解决西方资本主义方式现代化道路引致的精神家园失落的现代性困境,引领中国人建构现代化的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现代化道路把“以资本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变革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旨在根本改变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引致的精神家园失落困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引领中国人建构现代化的精神家园,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精神家园充盈的文化自觉意识,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思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