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陕甘爆发的回民起义,是当时以太平天国为主的全国各族人民反抗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方面军。对其历史作用,史学界给予了应有的肯定。但是,对这次起义性质的看法,却有着较大的分歧。1963年,我曾著文认为,这是一次“反抗清的反动统治”的斗争,同时指出:“这次起义具有突出的反抗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点”。有的同志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是一次“反封建的农民革命”。另外,也有的同志认为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十七世纪中叶,在我国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明末农民大起义。李自成是在这次起义中锻炼成长的一位杰出领袖。他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纵横驰骋在中原广大地区,特别是经过1641——1642年间的五大战役和对开封的三次围击,彻底摧毁了明朝反动政府在河南的军事力量,成为一支威震四方、所向披靡的铁流。  相似文献   

3.
东汉反动封建王朝长期尊儒反法,其结果是日益激化了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不愿忍受残酷压迫的广大农民在自己领袖张角的领导下,于公元184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这股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无情地冲向反动统治者。东汉王朝迅速覆灭了。 遭受革命力量沉重打击的地主阶级,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竟“以十倍的努力,疯狂的热情,百倍的仇恨”,残  相似文献   

4.
清朝同治元年至十二年(1862—1873年)在陕甘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是回族人民不堪清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而进行的一次英勇不屈的斗争。但过去有的论著把这次起义说成是“联合”汉族人民进行的起义。韩敏、邵宏谟二同志在《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一文中,也把这次起义说成是“以回族劳动人民为主体并联合一部分汉族人民共同反抗  相似文献   

5.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一八四九年),在湖南省新宁县爆发了李沅发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前夕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它以“劫富济贫”相号召,曾聚众数千,转战于二十几个州县之间,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由于过去的史籍对这次起义多未详记,史学界对它的专门论述也较少,为此,撰写此文,试对这次起义的有关问题,作一集中概述,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6.
“秦末起义是一场农民大起义”,这是史学界迄今为止的定论。纵观秦末大起义的全过程,我认为应当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前期是农民大起义,后期则转化为全民或日全社会大起义。至于推翻秦王朝后的楚汉战争,显然已不属于反秦起义的范围。因此,秦末反秦起义,只能说是一场以农民起义为先导的全民大起义。其实,司马迁对此在《陈涉世家》中写得很明白:陈胜“将数百之众,转  相似文献   

7.
新书简讯     
《王小波李顺起义资料汇编》 北宋初期在四川青城县(今灌县境)爆发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在我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口号,革命队伍曾发展到数十万人,控制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几十个州县,建立了年号“应运”的大蜀政权。这次起义连同余波在内持续了三年多,给赵宋封建王朝以有力的打击。 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和历史专  相似文献   

8.
渭华起义是1928年5月至6月在陕西省的渭南及华县地区爆发的。它是在“八七”会议后,由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在中共陕东特委及刘志丹、唐澍、刘继曾等同志具体领导下进行的。渭华起义是由农民暴动和军队武装起义相结合进行的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英  相似文献   

9.
1825—1830年的印尼民族大起义,是一场“动摇了荷兰的霸权”和“推动着殖民地的解放”的伟大斗争,在亚洲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长期以来,在分析这次大起义发生的原因时,学术界却普遍地出现一种偏向,即撇开了十九世纪初西方殖民者输番统治印尼的总形势,把注意力集中在揭露1816年后荷兰重新恢复对印尼的反动统治上,说由于荷兰“恢复旧的殖民剥削方法”,使印尼人民“对荷兰殖民统治者充满着强烈的仇恨”,甚至连封建主也对“荷兰殖民统治者产生不满情绪”,因而在蒂博尼哥罗领导下,一场“反荷大起义便正式爆发了”。我们认为,这样地分析是不够全面的。下面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粗浅意见,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0.
试论赞吉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拔斯王朝从公元八世纪中叶建立起,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繁荣,逐渐走向下坡路。帝国内部封建割据势力日益抬头,人民起义不时发生。继776—783年的“穆康那”、816—837年的巴贝克起义之后,在869—883年间又爆发了一次赞吉起义——巴士拉黑奴大起义。成千上万的东非黑奴,波斯地区农民以及贝都因人起来向哈里发帝国发起猛烈的攻击,直逼帝国的心脏——巴格  相似文献   

11.
隋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之一。起义从公元六一一年爆发,到公元六二四年被唐朝统治者镇压下去,持续了长达十四年之久。起义军活动的地区,遍及黄河流域和江淮流域。参加起义的阶层广泛,除基本力量均田制下的个体农民和国家屯田上的农民外,还有杂户、官户、工乐户、部曲、佃客、奴婢,以及远在西北的兄弟民族的人民,革命的大风暴甚至把不少庶族地主分子和个别贵族分子也卷进了起义的行列。参加起义的人数达到数百万人,形成了席卷全国的群众斗争。起义的影响也很大,摧毁了号称“国富兵强”  相似文献   

12.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是地主阶级政权的主宰,是人民头上最大的剥削者、压迫者。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历次的农民革命运动中,一向是把皇帝当做主要对象来打击的。北宋末年方腊领导的大起义,高举战旗反皇权,便是一个光辉的范例。一北宋末年,以徽宗为首的反动腐朽统治集团,对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为了填充他们无底的欲壑,任意地强占民田,无限地增加赋役,公开地卖官鬻爵;尤其是“花石纲”的掠夺,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结果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推向死亡的边缘。“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终于暴发了北宋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相似文献   

13.
1857——1859年印度反英大起义不仅在印度近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爭史上也具有巨大的意义。这次起义虽然只有两年的时間,但这两年炽热的斗爭,却充分暴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印度一百年来(1757——1857年)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矛盾,尤其表现了一百年来在印度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这次起义也反映了亚洲各国人民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普遍仇恨」。从大起义被镇压后的一百年以来,关于描写起义的書籍真是汗牛充棟。但是这些著作中,特别是英国資产阶级学者的著作中,充滿了殖民主义者頑固的偏見,他們对于起义的原因和性質,都尽了歪曲和污蔑的能事。这些書籍的反动論点大致可以归納如下:这次起义是一次单純的「軍事叛乱」,只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二○九年,爆发了陈胜(雇农出身,今方城县人)、吴广(贫农出身,今太康县人)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孔运动;它不仅点燃了推翻秦二世复辟倒退反动统治的革命烈火,而且深刻地批判了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陈胜的同时代人把他的革命行动称  相似文献   

15.
前言《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五○二——五一九年)封建官僚周兴嗣编纂的。一千四百多年来,历代反动统治者都拿它作“蒙学教本”,一再注释、增补,还编译成不同文字的对照本,流毒深广。“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六五五页)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士族大地主势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历史上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声势浩大,所向披靡。她不仅把腐败没落的清朝政府打得朝不保夕,而且把外国侵略者也杀得丧魂落魄,胆战心惊。“太平军痛歼洋枪队”就是近代我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一八六○年,清朝统治大权操在咸丰皇帝手里。这个反动的封建帝王,面临着  相似文献   

17.
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一次具有空前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起义几经挫折,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由郧、均进入“大旱荒,人相食”,“土寇蜂起”的河南地区后,使节节走向胜利,由豫入陕,由陕入晋。终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取得了推翻统治达二百七十六年之久的明王朝的伟大胜利。其所以能胜利,就在于李自成当时能根据大起义的形势,救民于水火,提出了“均田免粮”、“平  相似文献   

18.
(一) 白莲教运动从宋代兴起,至清末为止,在全国此伏彼起,共延续达数百年之久。这个混合了佛教、道教、明教和弥勒等教为一体的民间秘密宗教团体,曾以“明王出世”、“弥勒降生”相号召,组织广大农民举行过无数次起义。仅在清朝,就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有王伦的清水教(白莲教支派)起义,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九年(1805年)川、楚、陕有白莲教的大起义;嘉庆十八年(1813年)至翌年,冀、豫、鲁有林清、李文成的天理教(白莲教支派)起义;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山西有曹顺的先天教(自莲教支派)  相似文献   

19.
北宋太宗淳化年间,四川地区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王小波在发动起义时,提出了“均贫富”的革命口号,表达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心愿,贫苦大众争相附从,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由几万发展到几十万人。攻占成都后,建立起“大蜀”农民革命政权,派兵四出、攻略川中州县“北抵剑关,南距巫峡”。  相似文献   

20.
一 为帝国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历史学者对1848年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史作了无耻的捏造和荒谬的歪曲。他们把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六月起义看成是法国历史上“一个偶然的小插曲”;说引起六月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六月初工人要推选路易·波拿巴为立宪会议的补选代表没有成功”;把起义说成是“波拿巴集团佣仆们所干的事业”,他们竭力证明波拿巴分子不论是在准备起义方面,或是在领导起义方面都起过重大的作用;他们把无产阶级的六月起义看成是没有任何政治纲领和政治领导的一次“饥民暴动”,极力抹杀六月起义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因此,我们要与反动历史编纂学对1848年巴黎六月起义者的英勇斗争故意加以歪曲和揑造的行为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