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青 《江汉论坛》2007,(8):119-123
佛教进入中土以后,由于其相对完善的宗教组织和相对成熟的传教经验,其弘法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教义、教理被越来越多的中土人士所接受.作为宗教传播的伴随物,佛教及其所承载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青 《西域研究》2004,(2):87-93
本文首先考察了西域乃至印度各地与龙有关的传说 ,指出龙崇拜是流行于中土、西域及印度的一种普遍信仰 ,但三地对龙具有不同的观念。论文分析了西域龙文化在中土的传播 ,认为西域的舞龙杂耍、咒龙祈雨方术以及龙女索夫传说对中土的杂技、方术以及志怪传奇具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纪彬 《殷都学刊》2013,34(1):54-57
《百喻经》自被译为汉文之后,由于具有极强的娱乐性,故为大众所喜爱,在中土甚至域外民间广为流传,对中土及域外尤其是一些东亚国家的民间故事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此演化出诸多与之相类的故事类型。本文于此拟检选《百喻经》中的几则故事,阐释它们对中土民间故事,尤其是中土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及朝鲜民间故事的影响,以此勾勒该佛经的传播痕迹,加深对佛经传播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功出海,大大提升了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影响力.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中国网络小说外译传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评价中国网络小说外译传播的社会效益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引起愈来愈多关注.基于国家形象构建、思想、文学文化、经济和艺术等评价要素,可对中国网络小说外译传播的社会效益进行相...  相似文献   

5.
中土接纳佛教的过程是一种文化选择的过程,在佛教传入中土以前,印度佛教已经成熟。在佛法东传中,中土主要接受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大乘精神一直规约着中国佛教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并与中土儒门士风相互映衬。所谓儒门士风,指儒家学派自先秦始创,并在以后的发展中所表现  相似文献   

6.
回归、审视与选择--论林语堂的传统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督教家庭和教会学校教育,造成林语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隔阂;旅居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又使林语堂对"自己民族特有东西"情有独钟.林语堂的传统文化观与他同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有所不同.他有着强烈的回归传统文化的倾向,同时又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着传统文化,以西方的视角选择着传统文化,而他的回归、审视与选择是彼此关联、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7.
流行歌曲必须把流行作为传达的目的,流行与否固然取决于很多文化因素,从符号传播的过程分析,歌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文学或影视的读者观众能够影响作品的命运,但只是在商业成功意义上,而流行歌曲作为符号文本的表意过程,取决于歌众是否“内化”这个文本,是否把此歌变成他自己的,接过去传唱.因此,歌众才是真正的意义歌曲文化实践者和延伸者.  相似文献   

8.
传播的时空偏倚性最早由加拿大学者英尼斯提出,在西方传播学界有着开创性意义.他从历史角度来探讨媒介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对媒介时空偏倚性的分析来探讨传播媒介形态对社会组织形式、知识垄断和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媒介对空间的偏倚促成了知识垄断的形成,并加剧了权力的集中,最终导致对文明历史纵深感的削弱.当前,西方主导的世界传播秩序引发了有关后殖民文化的思考,英尼斯对传播偏倚及其对西方文明影响的思考无疑有着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标翻译是商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环节.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语言,更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准确把握文化内涵、消费心理、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实现商标文化传播、促进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佛教产生于印度而在西域广泛流传,已融入了诸多西域民族的文化因子,再由西域传入中土,主要传译者是西域僧人,从而促进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讲经的"格义之法"是融中土思想于佛经教义,般若"六家"之学是佛玄合流,西域名僧鸠摩罗什重译大小品弘性空之学,更体现了胡汉文化交融的具体过程.说明西域与中原自古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西域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开始从欧洲传入中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大量传入中国,但其主要来源地变成了日本;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伴随各色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了中国。但此时,不少中国人已十分清楚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区别,他们并非盲目地接受或宣扬社会民主主义,而是出于各自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法国汉学界对中西文化首次撞击的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昇 《河北学刊》2004,24(2):180-186
明末清初的16-18世纪,是中西两种文化首次撞击的时代。这次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媒介,是以入华耶稣会士为主体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他们无论是在中学西渐方面,还是在西学东渐领域中,都做了许多有益的、他人无法取代的工作。入华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法国汉学界在该领域中始终居领先地位。本文对法国汉学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鸟瞰式评介。  相似文献   

13.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 9世纪中叶到 2 0世纪初 ,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及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研究和关注。很多思想家从中西社会比较研究入手 ,批判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保障”的狭隘性 ,并试图综合中西社会福利思想主张 ,构建新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他们还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结合起来 ,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峰 ,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高潮。  相似文献   

14.
王树人 《文史哲》2007,(4):42-46
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儒学之文化融合,被看作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成功范例。但明末清初之时,西方基督教(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却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既有西方宗教文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霸权主义因素,也有中国统治者坚持儒家道统决不动摇的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的引进西学并高扬西学,同时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自戮式的贬抑,一直是中国20世纪思想文化发展的基调。其结果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长期处于西方话语霸权下的"失语症"状态。要恢复中国思想文化主体地位或找回"失语",只有在艰苦的中西思想文化的会通中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5.
郑亮 《云梦学刊》2009,30(5):92-96
西域作为中原文化整体想象的结果,在东方文化的价值体系中曾经长期承担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互补和参照的功能。在大唐帝国时期,中原文化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域实际上已逐步融入了中原文化,西域以西替代了曾经的西域的角色,也就是说西域实现了由他者向自我的角色转变。通过理解作为与东方文化相对的西域文化,对于理解今天的新疆地区的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6-18世纪是"西学东渐"时期,这种"西学东渐"促成了中日传统价值观念的演变,表现为中日两国社会出现了"东西之争";中日两国传统价值观念在演变中有其重大的异同点;对于东方国家从被迫移植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向自主探索本国特色的现代化来说,探讨这一问题很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加速了他"西学"救国核心思想的形成.他通过著书、翻译来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反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批判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力倡西学"愈愚".严复的西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亦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近代先秦名学研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从冲突到融合过程的全息写照,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化观念与哲学方法的重建,也是实现中西文化交流会通的一个重要媒介。先秦名学对内承接先秦哲学与文化,进而延伸至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对外与西方逻辑对接,进而触及到西方近代哲学与文化,成为连结中西文化的桥梁,也使西方近代文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成为可能,并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哲学与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暨南大学已故校长何炳松先生是中国 2 0世纪前半期杰出的史学家和教育家。过去在研究何炳松史学思想时没有对实证主义思想进行充分研究 ,更无人提及他对中国蒙元史研究的贡献。本文以此两题展开讨论 ,论证西方实证主义派与中国传统的乾嘉学派的关系 ,进化论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以及何氏三篇蒙元史论、译作对中国蒙元史研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崔艾举 《云梦学刊》2012,33(5):18-20
中西文化从近代以来有四次大的碰撞,对于这几次文化碰撞产生的融合与冲突我们要客观地评价,中体西用虽然保守自大但毕竟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五四新文化运动全面反思传统文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文革结束以后,中国走开放之路向世界学习,同时我们坚持中国特色,反对全面西化,取得了和平发展环境。这些历史都启示我们当前应对全球化一定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继承吸收与为我所用的统一、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