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67年6月20日,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与曾国藩谈到国家的未来时曾预言清朝在五十年内必亡。对清政府崩溃的形式和日期,以及清朝中央政权垮台后的国内形势都做出了精确的预言。赵烈文主要是从历史大势、清朝统治道德合法性的缺失、民族矛盾、清朝中央政府权威的丧失及其引发的政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判断清朝将五十年内崩溃。之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轨迹基本应验了赵烈文的预言。赵烈文的预见性主要基于他对历史、现状深刻的了解和认知之上。  相似文献   

2.
3.
如同"原子和分子等等是不能用显微镜来观察的"一样,预见也是不能用望远镜观察的,"而只能用思维来把握."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预见本身是一个认识过程,作为创造活动的前提,预见又是一种认识结果.但是相对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和一般的认识结果来说,预见无疑具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预见具有前馈性特征.一般的认识或见解是对于一定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追踪反馈的结果.而预见则不同,它不是在实践结束之后才显示反馈结果,而是在实践之前或实践开始之初就依据模型实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预见     
大约一百年前,恩格斯总结了人类在科学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提出了关于思维科学的概念,并作了论述。今天,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思维科学诞生了。在这个时候,重新学习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关思维科学的论述,回顾思维科学的历史过程,加深对思维科学产生之客观必然性的认  相似文献   

5.
发现规律与历史预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建国 《齐鲁学刊》2000,3(5):103-105
预见是指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不断地生成和消逝着,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规律有着质的不同。因此规律可以用于预见,但预见是可错的,这要求人们正确处理认识历史和历史预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预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认识,它是认识主体对社会客体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提到,“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①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反映能力,但它更深层次的机制是创造。认识的创造本质是人的意识根据主体的需求,综合来自客观现实的内容,描述人的实践活动的可能结果和前景的能力。社会预见突出地表现出认识的创造本质,它研究社会客体的现在状态,充分发挥思维超越事物进程的能力和预示未来的能力,获取对社会客体未来状态的认识。创造力的本质是基于客体属性的揭示和主体需要的满足两者的交互作用。这就为我们从事实确认和价值评价角度探讨社会预见及其认识论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六四年谈到“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时指出:“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任何反动势力所阻挡不了的。”为了深刻领会毛主席这一光辉论述,我们试就孙中山二十世纪初的预见作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科学预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是保证各项工作的自觉性、计划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条件,是一切从事实践的人们特别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仅十分重视科学预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预见思想。因此,他总是比别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当前,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一光辉思想,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对科学预见有很多论述,但概括…  相似文献   

9.
列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善于洞察未来即科学地预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事件发展的趋势和过程,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闪烁着科学预见的光芒。列宁关于科学预见的理论是领导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学习列宁这一理论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自觉执行和进一步丰富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政策、方针和路线,加快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科学预见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认识手段,在近代的社会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科学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预见,在自然科学中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科学预见,曾经极大地启发了人们的思想,刷新了人们的观念,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并突出地展示了科学预见的认识论功能,确实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1.
合理预见规则是指违约损害赔偿范围以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损失为限,或者说违约方对违约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类比的一般性 历史类比的直接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规律作为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首先反映了事物现象的一般。但是,这个一般在客观现实中任何时候都不是对象或过程的某种超然。而总是与个别交融在一起。列宁写道:“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  相似文献   

13.
袁招岱 《社会科学论坛》2005,(4):171-172,126
合理预见规则是指违约损害赔偿范围以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损失为限,或者说违约方对违约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原则。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该条规定所体现的,就是关于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合理预见规则.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条款规定得极为原则,许多问题尚存在模糊之处.文章欲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该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社会预见理论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三平 《学术研究》2000,11(4):49-52
本文主要阐述当代西方思想界对马克思社会预见理论进行的诘难,并针对这种诘难所提出的社会预见的基础是历史决定论还是历史非决定论、社会预见的原则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社会预见的构想是现实主义还是乌托邦主义、社会预见的方向是科学社会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等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张家桐 《南方论刊》2020,(11):60-62
损害赔偿是合同违约的重要救济方式,损害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实际损失利益和预期利益,而可预见规则就是对预期利益损失赔偿的一种合理限制方式。对于可预见规则,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着不同的规定和适用,直到CISG第74条融合了两大法系的精神和原则,协调了在可预见规则在国际商事贸易合同适用中的法律矛盾。我国的《合同法》第113条也对预期利益的赔偿和限制作出了规定,但是在规则的具体适用以及司法实务中,还存在颇多争议,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刑法第十二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引文中的着重号是引者所加)这一条文的规定表明,过失犯罪有两种表现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应当预见”是判定过失犯罪的特征,也是决定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要件的一个表现。怎样正确认识、理解它,了解它与“能够预见”究竟有何区别、关系,无疑有利于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正确理解、把握过失犯罪的涵义,并有助于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刑法条文,处理这类案件。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級革命家在推翻旧世界建設新社会的伟大斗爭中,能够高瞻远矚,預察革命的进程,不仅能够預察事变在目前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而且能够預察事变在将来会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制訂出无产阶級进行革命斗爭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在任何惊涛駭浪中不致迷失方向,而且能够坚定地前进,实现革命的目的,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无产阶級革命家具有以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的預见。  相似文献   

19.
从《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在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用发展观点来开展对《资本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正确地看待马克思通过毕生的研究作出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下面我们想就有的文章中提出的有关论点进行一些探讨。一《资本论》的一个伟大历史功绩,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20.
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泊尼克的信中回答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总体性概述给予我们的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他预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从而预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