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艺术的本质,近年来展开不少讨论,就我所知,主要有意识形态说、生活形象反映说、审美意识物化形态说(即审美情感说)、艺术自身审美艺术说、意识形态同情感体验结合说(即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统一说)等几种。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和根据,但与艺术的真正本质似还不那么切合。一般寓于个别,无个别即无一般。艺术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我以为它的本质应该是审美认识,是形象地把握世界的审美性认识,或创造性的形象化认识。  相似文献   

2.
《源流》2007,(5)
1986年,晚年的王瑶(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编者注)如此认识鲁迅:“鲁迅先生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什么是知识分子?他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  相似文献   

3.
在人的认识的起源问题上,皮亚杰的观点十分鲜明:既不赞成人的认识单纯来自客体的经验论,也反对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先天所固有的先验论,而主张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环节——动作才是认识的真正来源。他认为“主体只是通过自己的活动(不仅仅是通过知觉)来认识现实的”,因而,人的认识的“起源应该在主体的活动中去找,即在主体动作协调的最一般形式中去找”。(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教本》,1970年英文版,第6页) 为了揭示出不同知识(皮亚来把知识区分为,反映对象特性的物理知识和反映作用于  相似文献   

4.
基于开放的构成要件的立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证人的义务、不作为因果关系(行为犯除外)、不作为本身(不要求进行等价值性的判断)、行为可能性等均可以解释为不真正不作为犯之构成要件涵盖的内容,是成立故意时所要认识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说过:“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恩格斯在引用了这句话后,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74—575页)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因果关系的运动’实际上等于在不同的广度和深度上被抓住、被把握住内部联系的物质运动以及历史运动……”(《哲学笔记》第170页)。这一观点表明,因果关系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亦即本质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列宁还对此观点进一步作了具体阐述。他说:“一方面,应该从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对实体的认识(概念),以便探求现象的原因。另一方面,真正地认识原因,就是使认识从现象的外在性深入到实体。”(《哲学笔记》第167页)所谓“实体”是和本质、基质、自在之物等属同一序列的概念,而同它们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哲学史上,到了近代才真正开始了对人类认识本身的深入探索.而关于人类认识的起源问题又是整个近代哲学家们绞尽脑汁首先要解决而又未能真正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在批判“天赋观念”时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而德国的理性派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了“大理石花纹”说与之争辩,考察一下他们之间关于认识起源学说的典型争论,并从中吸取一些思维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丰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是没有教益的.在这种考察中,笔者不同意现成教科书中(全增(占段)主编《西方哲学史》)把莱布尼茨定论为唯心主义先验论,也不同意对洛克的“白板说”所作的不恰当的过分肯定.笔者将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洛克和莱布尼茨在观念起源问题上的争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在扬弃他们观点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8.
信息资源作为社会生产的支柱之一,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想真正地对信息资源动态地加以开发、利用,就应该对它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微观层次(个人层次)的信息资源的社会功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潜在课程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对教育本质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潜在课程的教育价值愈来愈重视。作为关系性存在的人 ,是在与他人、社会的各种关系的不断互动 (交往 )中逐渐成长的。这是潜在课程存在和发展的哲学理论依据。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是互为一体的整体 ,只有当它们协调发展时 ,教育的育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于文艺的基本特性(或谓之“基本特点”、“基本特征”)、文艺的对象、文艺的创作方法等文艺的基本理论问题,存在着不同认识和争论,其关键还在于对形象思维的性质、对象、内容、形式的认识是模糊的。 别林斯基固然天才地指出了形象思维与艺术的关系,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解决形象思维的规律问题。他把“形象”只视作是形象思维的手段,仅仅把它归结于思维的形式,而没有看到形象思维在对象和内容上与抽象思维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因此,他在阐述艺术与哲学、  相似文献   

11.
阿伦特认为通过对传统的再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就可创造新的价值。西方政治思想的真正传统即是能为人实现其根本(也即人之为人)提供可能性,而这只有在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中才被体现。人的条件就是她的具体论说。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认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古往今来的所有哲学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有所涉及。古代的、近代的哲学家在探索人、探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力图在不同的基础上把主体的人和客体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统一起来,但都没有达到科学的真正统一的境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以唯物史观把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真正统一起来,建立起科学的入学理论。当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增强对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认识,更需要把重心从改造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转向生产力的开发上,转到人的主体生产  相似文献   

13.
抽象的专业化的认识是分割现实的整体性的认识.真正地认识现实的事物,需要把从不同学科获得的关于对象的多方面的认识有机地连接起来,再把这个整体加以背景化.简单化的片面的认识结果在实践中导致了许多现实的灾难.只有掌握复杂性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是一种本体与认识相分离的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造成了哲学本体论的"人学空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认识与本体有机契合的本体论思维范式,在这种思维范式中,人才真正具有了本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列宁曾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0页)后来,列宁又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标志,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进入了具有跨学科(interdiscipline)意义的变革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真正具有综合集成意义的第一个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整合发展的思想深化和范式建构,将是21世纪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发展研究的综合集成轮廓及其思想要义作了探索性的勾勒和评论。  相似文献   

17.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因对人性的假设不同,形成“斯密难题”。本文基于此,探究了其现实意义和真正本质。认为“斯密难题”给我们揭示了内存于人类生活中的深刻悖论,其所涉及的关于“经济人”与“道德人”、经济(学)与伦理(学)问题的思考,才是探讨其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对认识形式的划分,既可以依据不同认识客体的特点进行,也可以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笔者曾根据不同认识对象的特点,将认识形式划分为自然认识(以自然客体为对象)、社会认识(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和道德认识(以伦理客体为对象),对以不同客体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的理论反思便分别形成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道德认识论。本文试图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将认识形式划分为科学认识(以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审美认识(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和道德认识(以实践——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先秦诸子中,对美有深刻认识与研究的,莫过于庄周了。庄周的作品,不仅涉及了美的一般性含义,更重要的,深刻地阐述了他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即什么是真正的美一“至美”、“大美”,而且最早地论及过真、善、美的关系,表现了他独特的美学思想。 (1)美的本质是道美的本质是什么?按庄子的看法,“至乐不乐”(《至乐》),“大仁不仁”(《齐物论》),当然“至美”、“大美”也是不美的。《天道》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这里,庄子将朴素与一般的美相对立,可见按美的一般性含义而言,朴素是不美的。然而正是这不美之  相似文献   

20.
“认识 (知 )、情感、意志”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三个侧面 ,它为人们提供观察、了解、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 (知 )过程 ,帮助我们确立情和理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我们必须经常考虑“知、情、意”相统一的心理活动 ,要看到认识 (知 )对情感、意志的决定作用。在工作中加强理性与逻辑力量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