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爱丁堡学派反对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理性主义理解,提出了系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爱丁堡学派试图把"社会建构论"普遍化、绝对化的做法是值得批判的:一是它对科学知识不加区分,致使其没有充分考虑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程度问题;二是它不注重考察不同学科领域科学知识的特征,而认为"社会建构论"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三是它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并不能为普遍化的社会建构论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绝对客观和价值中立的理念中解构出来,并逐步走向相对主义与社会建构论.而在社会背景中丰富科学教育的科学知识内涵是公众理解科学的基础,这也正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两大范武——STS教育与HPS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科学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它的诞生直接受益于库恩哲学;特别是其核心主张强纲领理论,更是深受库恩范式理论的启发。库恩哲学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整体架构有着深远的影响,涵括了相对主义认识论、历史主义方法论以及跨学科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科学知识社会学(简称SSK)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些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的。作为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它的诞生直接受益于库恩哲学,库恩哲学中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历史主义方法论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整体架构有着深远的影响。SSK的核心主张强纲领理论,更是深受库恩范式理论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激励了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但是库恩本人并不认同科学知识社会学者们的激进立场。在某种意义上,库恩的历史意识促使他更多地去关注历史上的科学而不是现实中的科学实践。这种研究进路上的差异正是库恩激烈批评SSK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波普对科学理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尔·波普 (Karl· Popper 1 90 4— 1 994)是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代表 ,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其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科学知识如何增长的问题。在他看来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假设”或“猜测”,并且在“反驳”中得到进步。为此 ,他反对归纳法和经验证实原则 ,提出了反归纳法、证伪原则和“猜测与反驳”的知识增长模式。他的科学方法论弥补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某些不足 ,如把科学知识当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但其机械性和脱离科学常规的倾向又为历史主义学派所批判  相似文献   

7.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冬梅 《阴山学刊》2008,21(2):33-35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都具有文本性,从文本性出发,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8.
新历史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实践,是一种对历史文本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注意强调历史的文本性,否认有真正的客观的历史,而只有站在统治者角度的对历史的宏大叙事。在新历史主义看来,文学和历史并无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印证的"互文性"的关系,即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本文就英美文学中的新历史主义理论进行阐述,旨在分析其批评范畴以及其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冥王星降级事件说明,社会因素乃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也不必要.不过,社会因素影响的主要是科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科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对科学知识的内容施加影响.从根本上说,科学知识的内容主要源于自然界,受自然界的支配,而且,科学知识总是要朝着最大限度地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方向发展的.应当看到,正视科学知识的社会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1)适应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关系空前密切的现实;(2)有利于对科学认识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区别对待和因势利导;(3)有利于发挥科学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4)有利于引导公众按照科学的本来面貌尊重科学;(5)有助于为科学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主义从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应然”理解走向绝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客观的;社会建构论从表达科学知识的主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实然”理解走向相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主观的。事实上,科学知识既非完全客观的,也非完全主观的,而是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性统一。  相似文献   

11.
科学修辞学是修辞学和科学哲学共同发展的结晶。西方的修辞学先后经历了传统修辞学、近代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的发展阶段,西方的科学哲学也呈现出“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演进轨迹,正是现代修辞学朝向科学的转向和科学哲学朝向修辞学的转向共同促成了科学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期刊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知识资本 ,知识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趋势席卷全球 ,使作为传统媒体的农业科技期刊面临严重的挑战。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这一伟大的变革中 ,农业科技期刊将充分发挥其媒介作用、桥梁作用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认为,伴随着科技成为新的隐形的意识形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异化和病态之中。在哲学层面,实证主义宣扬三种彼此关联的理念:科学主义、客观主义和工具理性,引起知识类型的实证化嬗变,加剧了社会的异化和病态。因此,必须对知识类型的实证化展开批判。皮尔士对自然科学的反思、狄尔泰对精神科学的论证,都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表明知识类型的实证化根深蒂固。为推进知识类型的实证化批判,哈贝马斯通过整合康德、皮尔士、狄尔泰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资源,挖掘出兴趣框架: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提出相应的新的知识类型:经验—分析的科学、历史—解释学的科学和批判性的社会科学。哈贝马斯认为,对兴趣框架及知识类型的严格界定,是“重新创造自己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4.
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啸霆 《河北学刊》2007,27(3):43-48
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发生过争论。从历史上看,科学与宗教是接续关系,从结构上看是转换关系。前者主要表现在西方数学源于宗教;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分娩出了现代科学;以及中国道教的自然哲学是古典科学等三个方面。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在现代,基督教由中心沦为边缘,而科学则成为新宗教,但科学与宗教仍将长期共处。另外,在对待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上的“中国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从科学的知识、活动、建制和文化等四个基本维度看它与宗教的对应关系,可知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宗教对科学仍有多方面互补的意义,从前提性知识到价值目标,从方法论补充到社会规约等,双方形成了新的对话格局。新时代的科学应更加独立、民主和理性,并积极寻求与宗教及其他文化的多方面合作。  相似文献   

15.
石晶 《云梦学刊》2014,(3):13-16
知识服务的集成视角研究架构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即底层的面向知识服务架构、中间层的知识服务综合研讨厅和高层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知识管理学、服务科学、系统科学即将成为知识服务的三大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王英 《兰州学刊》2009,(3):127-130
知识、科学与科学知识三者在词义上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学研究视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学科,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关于知识与科学问题的诸研究在对象设置、内容分析、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性,这是认识过程的表现。文章从概念界定、语义分析、认识论等三个层次上分析了知识、科学与科学知识三者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7.
马来平 《齐鲁学刊》2001,(6):115-118
日前,我国软科学研究的突出问题是方法缺席、方法浮浅、方法落后。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软科学研究水平,软科学界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改进软科学的研究方法:搞好课题组的知识结构搭配;鼓励定量研究;普及系统科学方法;推广计算机仿真方法;支持软科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刘永谋 《晋阳学刊》2006,15(5):65-69
作为一种知识论,知识考古学引入了话语和实践使之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相对于科学史,考古学是从话语角度来看待科学的;相对于科学认识论,考古学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待科学的。考古学对于传统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的改造,其目的就在于取消主体。考古学是一种无主体知识论,这直接表现为对历史连续性、真理和起源的反对上。考古学有着对知识、科学的独特理解。考古学无主体知识论对主体的否定,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认识论,不再属于科学认识论的范围,而是一种“反科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知识论研究提出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其核心问题是知识论研究的哲学之维如何确定。知识是科学问题,知识论是与科学关联的哲学问题,两者的界限涉及哲学如何保持独立性和不被科学化。知识论是近代主体性扩展的哲学一支,是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合理性作哲学论证的,但知识论本身无力克服唯科学主义和唯技术主义,所以有人本的非理性思潮的兴起,因此又出现如何看待知识论与人本哲学思潮的关系问题。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与西方哲学史整体联系的“爱智”与知识论的关系问题、知识论研究中怀疑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诸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知识能力是制约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是打破知识能力瓶颈的重要措施,但西部地区尚无法承受巨额的知识创造成本,也不具备知识创造所需的高端人才,因此,知识获取成为西部地区增强知识能力的首要选择。而要获取知识,首先需要树立大科普思想,加强科普与教育、培训的结合,促进科技交流合作,同时要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增加科普投入,落实基本公共科技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