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话题。虽然,总是像我这样远别青春的人,才絮絮叨叨地说青春的好话,美丽呀,健康呀,幻想呀,爱情呀,诗意呀……说了一大堆,后面总是给青春挂上一个后缀:你们这些年轻人呀,赶上好日子,不懂得珍惜。也许不这么冲,变个调,也是这个主题。但年轻人不这么看。对于他们来说,青春意味着许多别的东西,是个烦恼和挫折最多的人生阶段。所以,上了的年纪人对青春的无偿赞美,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是言  相似文献   

2.
晚上,我对许愿瓶说:“明天,我们全家去未来的世界看一看……” “快起床了!上课要迟到了!”妈妈气急败坏地叫道,“都叫你五分钟了,怎么还不起来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看了看妈妈,说:“妈妈,你怎么穿得这么奇怪?还背着氧气瓶,你要去哪儿演戏呀!”  相似文献   

3.
寒假里,爸爸妈妈一定会带上我们去旅游的,因为放寒假了,该轻松轻松了。出去旅游,名胜之地是不能不去的,除了风景优美之外,那就是古迹了,什么古碑呀,古墓呀,古雕呀,古庙呀,古塔呀,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平时活动在可爱的校园,从未见过这些古迹,现在见到了,一定会大感兴趣的,甚至有的还想把它写下来。怎样描写“古迹”呢?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4.
1小时候最喜欢的事,便是看电影,觉得那是属于天堂的时光。盛夏的夜晚,去公园里看那种露天电影。有人自带板凳,有人随便找块石头坐着,手脚麻利的孩子们便会抢占高地,比如树上或者假山上。我那时候个子矮,又不敢爬高,所以经常在人缝处挤个小脑袋出去,照样看得有滋有味。电影,给了我另一个世界,打开了属于那个世界的一扇扇窗。  相似文献   

5.
谁能料到     
吴水群 《可乐》2011,(7):42-43
阿贝·罗斯滕是一个有钱人,但总是乘地铁上班。他每次都与老朋友萨姆·斯坦同行,不过,他们在车上并不怎么说话,一般是各看各的报纸。一天,一个年轻人上了地铁,坐在靠近阿贝和萨姆的地方。他问阿贝:“打扰一下,请问现在几点了?”阿贝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又低头看报纸,一句话也没说。“打扰一下,请问现在几点了?”年轻人又问,  相似文献   

6.
最难的学问     
一名年轻人兴冲冲地向他的老师讲出游经历:最近,我在喜马拉雅遇见一位睿智的才人,他能看到不可预测的未来,还把自己的这套绝学传授给了弟子。先生,您也懂这个吗?我真想学。每个人都懂呀,老人平静地说,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那是什么?年轻人不解。  相似文献   

7.
从三重生命的理论看,世界电影经历了电影创作者追求刺激与娱乐、制造梦幻与慰藉精神、对社会生活的观照与批判及表现个体心灵的生命发展过程。世界电影百年的发展,其实也是生命之流的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8.
MV好似一部最微小的电影,有声有色,还有明星。回顾明星的影视剧耗时太长,而看他们各阶段歌曲的MV则可清晰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若能在意想不到时,忽然发现,唔……这个模特原来就是现在的红人呀,那种感党就好像收获意外礼物一样惊喜。  相似文献   

9.
猪也爱淘宝     
一、流行是把刀 这阵子,同事都疯了似的开始网购。早就想买件风衣,拉上小锦刚要往街上赶,小锦瞪着眼,像看外星人一般:“现在谁还去街上买呀?淘宝网上什么都有的。”  相似文献   

10.
“你看,这是我84年春节的照片。那时的年味多浓呀?”随着羊年脚步的临近,周末,我和女儿开始打扫房间、筹备年货,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无意中找出了一本80年代的像册,翻开第一页,一张我穿西服过年的照片映入眼帘。凝视着照片中的人物和往事,80年代过春节的场景像一幕幕电影在脑中浮现。  相似文献   

11.
古风 《社区》2002,(22):12-13
“十一”黄金周期间,笔者所在的小区举行了“迎接十六大召开电影巡回展播”,连续放映了四个晚上的电影。放电影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对居民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场地,电影只好在道路与草坪上放映。放映前,一些居民议论纷纷,因为放电影不仅影响了交通,还踩坏了草坪。对居民来说,这是一件痛苦而又进退两难的事情——既想看电影,却又怕影响车辆与人员进出,踩坏了草坪。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崇拜英雄,英雄的故事来源于电影。看露天电影成了那个年代唯一的娱乐方式。城里人去电影院,买一桶爆米花儿、两杯汽水,随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变幻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如歌如泣,时而缠绵哀伤。农村人看一部电影是非常艰苦的。爸爸回忆说,当时还是生产大队,每天都有繁重的生产劳动和任务。不管白天累成什么样儿,只要晚上有电影看,大家立即情绪高涨。姐姐、哥哥也是电影  相似文献   

13.
动物世界到底有多奇妙,看了我们班举办的“妙趣横生动物世界”资料展,你就知道了。这次展览可是全班同学在各种资料中获得的呀!  相似文献   

14.
我爸不会看表。大家一定很奇怪吧?可这是真的! 一天晚上,吃过饭,我正在客厅里有滋有味地看着动画片。忽然听见老爸喊:“沛沛,怎么还不睡觉?快9点了!”“9点这两个字,爸爸喊得特别响,似乎是故意提高了八度。我想:不对呀,我刚刚看电视的时候才7点30分,也就看了半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5.
钱国宏 《社区》2013,(31):57-57
如果在餐桌上大鱼大肉吃腻了,咋办?吃点韭菜花呀!粗茶淡饭少味道,咋办?吃点韭菜花呀!入秋后,许多人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秋燥”,咋调理?吃点韭菜花呀!别看韭菜花不是啥稀罕物,但有了它,秋天的胃口就调理得又香又爽啦!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2009,(4):43-43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人,近几年来,你会发现外国驻京的文化交流机构一下子多了起来,活动覆盖电影、演出、讲座、展览等多个方面。韩国文化院、法国文化交流中心、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等,都在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而努力。这些文化机构既是了解一个国家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那些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异国气氛浓厚的学习场所。  相似文献   

17.
做客不好玩     
我喜欢做客,因为做客可以尽情地玩,还有好吃的东西。这不,机会来了,妈妈要带我去参加杨阿姨家的宴会!在去杨阿姨家的路上,妈妈不停地唠叨,什么这规矩、那礼貌的,都到杨阿姨家楼下了她才停止。唉,真像电影里说的,“整个世界清净了”。我兴奋极了,一步跨两三级台阶地向楼上跑,谁知又让妈妈逮着了唠叨的机会:“女孩子脚步这么重,人家会怎么看你?我可不想别人叫我女儿疯丫头!”哎,这楼梯怎么这么长呀?我真恨不得飞身上楼,躲开妈妈的唠叨。到了杨阿姨家,大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麻将,我一个小孩,没有伙伴多无聊呀!干脆看电视吧。刚要拿起遥控器…  相似文献   

18.
对作为大众文化范本的美国电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电影自誉为大众文化的典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制作模式和风格,并以工业化的大制作、类型化和娱乐性奠定了自身鲜明的特点。美国电影以其雄厚的财力、成熟创新的制作技术和不断变换的叙事题材,逐渐地占领了世界电影市场。面对美国电影的在世界电影市场上逐渐所形成的垄断地位,以及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不断蚕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美国电影的本性和导致世界电影文化单一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感到忧心忡忡。对此,本文主要是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美国电影的特点和实质,来揭示美国电影的本质以及对各国文化侵略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四季海棠花     
那天,爸爸从奶奶家拿回来一盆四季海棠花。我一看,呀,多么好看呀!它的干是棕色的,叶子是红色的。同学们可能有的会问:不是先长茎再长叶?可四季海棠花和别的花不一样,这可能就是它的特点吧!一开始在叶子上长出了一个长长的茎,这时我们应该把它掰下来,要不它就不好好长了,因为茎老是吸收叶子的营养。  相似文献   

20.
畸小山 《北京纪事》2011,(11):76-80
看艺术电影这件事就这么一下了发生了 多年前的小录像厅、盗版影碟的泛滥,在电影院大萧条的时候,培养了一大批热衷类型片、文艺片的电影青年和影迷,其中有些人后来干上了与电影相关的工作,还有些人成了著名电影导演,比如贾樟柯、宁浩等。如今电影院又重新繁华起来,但是能够看得到的好电影依个屈指可数。作为一个地道的影迷,我不得不经常蜗在电脑前看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