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既凸现出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也昭示出人类在新世纪摆脱危机的前景。生物多样性对于物种的保存和人类生存具有前提意义;同样地,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及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说,工业化时代危害的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话,那么,信息时代危害的主要是文化多样性。为了实现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步骤来保护文化多样性,如在不同文化之间确立建设性的对话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本土化进程、在21世纪建立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加,全球生态承载力日趋接近极限,生物物种数量锐减,世界各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威胁。人们通过生产加工与商品出口的方式进行经济生产活动,也无形中破坏了生物原有栖息地,这直接导致了世界上30%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生物多样性资源是农、林、牧、副、渔业经营利用的直接对象,如果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则有可能引发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提前到来。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特别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对外开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评价、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此提出完善生物多样性安全保护体系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着地球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特别是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为此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环境意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试析宗教生态伦理在自然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态危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和保护地球生态的平衡多样性方面,应该重视宗教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掘宗教生态伦理思想的精神资源,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生态保护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退化是人类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产生严重冲击,现行国际法律制度对此没有作出有力回应,这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上,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共同因素为行动主要对象,增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制度型构、公约执行、机构运行和履约机制等方面的共同进步和协调统一,协调两大国际条约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中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及理念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的存在不以生存为目的和结果,生存只是一个更真实、更升华过程的前奏.若西部大开发是人类存在的动因修饰,则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人自然本性的深层表达.而正因为人的自然本性现状和给养需求,才有了人在自我相对存在基础上对大开发动因之自然本性的理念建构进程.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自然生态的保护倍受关注,文化生态的保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文化生态,保护人类文化“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在现代化的发展中,日显重要。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  相似文献   

8.
行星意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齐  计彤 《北方论丛》2005,1(6):129-132
21世纪,人类社会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球资源有限的矛盾和困境."行星意识"的提出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生存时空,人类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学会全球性思考,才能保护人类文化的延续.所以,进化出"行星意识"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的文化自觉.而中国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恰恰表现了承担人类文化共同进步的"行星意识"和时代责任,说明节约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上的不浪费和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更重要的是节约体现了一种人类文化安全意识和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正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挑战,国际社会的重视程度和应对策略还有待完善.生态系统法以其固有的内涵优势,理所当然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的基本原则.景现连结,通过生境廊道设置,将碎片化的栖息地连结成网络,促进物种在更广阔的景观范围内运动.实践中的保护实例也给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策略的制定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观与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在动力 ,环境伦理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分析评价了动物权利主义、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三种极具代表性的环境伦理观 ,作者认为 ,以“大地伦理学”为基础的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超越了动物权利主义和生物平等主义的局限性 ,能够更好的解决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环境伦理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取向一致 ,为走向深层次的生物的法律多样性保护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侗族人民在长期利用当地生物资源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而这些传统文化和知识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侗族糯禾文化、民族医药、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文化等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对糯稻遗传多样性有保护作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可以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传统知识的利用和惠益共享。  相似文献   

12.
钟茂初 《河北学刊》2023,(2):120-129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相关文件,将通过“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约束性目标,对全球各主体经济发展中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一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中应遵循:不可超越生态系统承载力和最低安全标准、重要生态功能区永久禁止开发、生态破坏有效修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防范生态风险、生态友好型生产消费等准则;各关联主体之间则应遵循:分担共同而有区别责任、防范“公有地悲剧”和负外部性等公平准则,并在现实发展中探索落实这些准则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的人类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本文即探讨教育的这种人类学价值。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生存是人类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延续的自然基础。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为了生存都要适应环境,发展那些有助于他们利用对其有利环境的行为方式——寻得食物和供养、避免危险;同时,为使他们的种群生存下去,自身还要繁衍。生命在地球上生存的亿万年中,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境内有120多种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5大语系。语言多样性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各民族百千年来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实现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经把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长期的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社会主义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 ,在 80年代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生态社会主义主张把社会主义运动同生态运动结合起来 ,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 ,保护地球上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 ,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本文分析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理论 ,提出生态社会主义实践进展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天宝 《江淮论坛》2011,(3):103-108
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的发展经历了由慢到快、由简单变复杂、由零散到系统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利用价值保护、内在价值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三个发展阶段。总体而言.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的发展,离达到满足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未来的发展将呈现下列趋势:发展中国家参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际立法与实施的作用不断加强:非国家主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上的地位不断得到确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的实施机制见不断建立和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中的责任和赔偿问题有望获得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事关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人类要想继续的安定详和的在地球生存下去,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在此情况下顺应而生。但是在我国生态教育的思想并不是近代的产物,我国早在两千年前有了儒道文化的时候就有了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和思想,这些思想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世纪交替之际 ,“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赖以存在的家园”的呼声在世界各地浪潮般涌起 ,生态运动犹如一场“绿色风暴”已经席卷全球 ,这是因为日益恶化的生态资源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障碍。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加大了管理的力度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性政策 ,并提出了“加强环境、生态、资源保护 ,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又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从而使多数国民的生态意识迅速增强起来。然而 ,生态价值观涉及的内容较多 ,…  相似文献   

19.
IMPECT(泰国山地间多民族教育与文化协会)是一个总部设在清迈的原住民组织,它致力于使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权利得到承认,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能够使用和学习自己的语言,维护自己的文化。IMPECT在学龄前儿童和在校的青少年儿童中间开展了多个教育计划;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IMPECT正逐渐储备原住领导层保护原住民族文化和原住知识的能力。此外,IMPECT还是IKAP网络的主持人,这个网络在东南亚大陆山地的六个国家中为多个原住专题网络提供支持。IMPECT还是泰国的几个参与IKAP活动的族群网络的主力支持者。IKAP已经运用ACBC的方法,即确认民族文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此举针锋相对地回应了外来者认为传统的山地文化具有破坏性的思维定式。ACBC再次拿出原住实践者证明其知识和智慧的证据,提升了作为环境监管者的山地社会的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这种方法不是怀着浪漫情绪去怀旧,而是触及人类生活的核心、认同的核心,一个群体要生存下去、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某种意义的欲念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外来文化和语言所无法替代的。IKAP的联络活动主要针对原住知识问题;原住知识指的是原住民族的知识遗产和习惯,这种知识遗产和习惯保障了当地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财富,不仅对当地的社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土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生存场所,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建设住宅、工商企业、文教卫生设施、公路、铁路、城市、乡村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最初来源。马克思曾经多次指出,人类的生存和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劳动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