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区域公共管理实质上是政府治理方式上的制度变迁,即打破原有行政区行政的制度安排,重塑利益格局的制度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从而最终形成新的制度——相关因素充分博弈后的契约格局。这些博弈关系主要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等。对可能出现的博弈困境提出树立合作的“重复博弈”思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以及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斩断地方政府与社会经济主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是建立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有效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轩 《日本学刊》2007,(4):64-72
民营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调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革现存社会组织结构,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在推进民营化的政策过程中,由于特定制度环境的影响,政策过程可能会偏离政策自身的价值取向。战后日本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虽然两次民营化的社会背景和政策过程不尽相同,但是在"分割性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决策体制下,经过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博弈,使民营化偏离了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最终只是基本满足了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3.
居住证,从表象来看是中国管理流动人口的一种主要方式,从本质来看凸显出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构性问题。居住证与暂住证制度、收容遣返制度等制度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博弈论的视角透视居住证制度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博弈关系,并通过这些利益博弈关系的分析,结合其他学者研究的成果,对居住证制度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虽然居住证制度在一定时期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制度,但是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将消亡。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决策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决策过程是指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企业利益主体利用收集的信息,在对现有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接受或否定企业制度创新的决策所经历的轨迹.对制度创新决策过程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认识并推动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过程.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制度创新时滞、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贯穿制度创新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利益集团与政府和官员之间的互动行为是造成政府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政府或政治家及官员也都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利益集团和选民与政府或政治家及官员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规则、制度和宪法是约束和控制政府或政治家及官员行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中,利益主体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相应地农村金融每一次改革都受到各种力量的约束,可以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概括为一个基于多方非平等主体的制度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过利益博弈,最终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形式.要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必须彻底转变各博弈主体的收益矩阵.  相似文献   

7.
杨惠 《唐都学刊》2007,23(5):27-29
制度作为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是人类在共同体生活中博弈的内在规则。制度伦理从根本上说是为人的道德性存在立法。传统社会封建皇权制度下道德强调的是个人的依附性,个人权利缺位,是外在强加的形式化的道德;近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制度伦理中个人主体性加强,但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假设彰显的是"工具理性"和"个人理性",必然带来"价值理性"的退隐,引起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当代社会公共领域扩大,在"政治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四种力量博弈均衡之下的制度伦理,是个人发挥道德权利参与建构生成的,这种制度伦理作为新的道德规制范型,才是真实合理的实质化的道德。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因利益问题引起的,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快速社会转型导致的制度缺失和规则失范使无规则的利益博弈不断挑战社会的利益均衡而引起的.作为转型时期的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面临着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样存在制度缺失和规则失范的窘境,同时由于作为利益主体参加利益博弈,行为也易变得无序和权变.这种情况使政府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从而成为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措施在于进行制度建设以减少无序、失范和权变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松柏 《社科纵横》2008,23(8):9-12
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博弈是其焦点;本文通过征地过程中政府、开发商和农民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利益博弈中所处的地位,论述了农民处于弱势的原因是由于制度缺乏理性,并从制度理性出发对失地农民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戴均 《唐都学刊》2009,25(2):111-113
特殊利益集团是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产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规范特殊利益集团已成为朝野共识。通过梳理国外治理特殊利益集团的典型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应该采取“重塑政府的公共性、自主性,促进利益集团博弈的多元化、均衡化,增强产权的明晰化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的三位一体战略,从而制衡权力、驾驭资本,实现利益均衡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否会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公共权力能否干涉弱势群体的权利?救助弱势群体是否只是社会的责任?在宪政法治条件下是否需要法制强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时代背景,正确处理弱势群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弱势群体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自我救助与社会救助的关系;宪政法治与法制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中国的体制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置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的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体现公民参与的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以保证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政治过程"论证结构,从国家权力与对外政策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通过探讨印度对外关系中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国内各界政治力量在国家制定重大对外决策过程中的互动过程及其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深度挖掘出独立60年来印度对外政策决策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了印度对外政策决策的一般性规律,归纳出印度对外政策的决策模式——"双螺旋"决策模式,并对该模式做出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郭建宁 《创新》2007,1(1):83-86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说到底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首先探讨了利益、利益矛盾、利益分析法与利益协调机制,接着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利益矛盾,然后论述了当前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Cuts in public spending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faced by Swedish municipalities have led to an increased interest in issues concerning priorities. This interest reflects a practical need to meet current rationing with accurate allocative decisions, where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areas and categories of users are dealt with in a well-considered way. In social work, these needs today are obvious. The article raises issues concerning priorities with relevance for social work in the Swedish social services.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garding how priorities on different levels of decision-making are made, where the main focus is on different principles as grounds for and forms of prioritizing. Central ar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ctor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priorities in social work?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behind allocative decisions made on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municipal organization? Which categories of potential and actual users gain advantages or suffer disadvantages from different allocative principles? A theoretical division into first- and second-order decisions and of allocations from notions of efficiency, justice and self-interest offer the main structure for the article. First-order decisions are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concerning the total amount of resources distributed to various sectors or programs. Second-order decisions deal with the issue of how to allocate given resources among claimants or possible users. Efficiency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vity, marginal utility and longterm effects. Material principles of justice dealt with are the principles of need, increment, contribution and merit. Self-interest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self-serving bias, group-oriented interests and professional gain.  相似文献   

16.
所有权对于公民的财产权利甚至整个法权具有重要意义。近代民法一直强调所有权行使的绝对自由,忽略了所有权应该受到的社会公益限制,其结果是使自由走向了反面。为克服所有权绝对自由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民法开始由权利本位转向社会本位,逐步形成了所有权的社会化思潮,强调所有权的行使应该以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为前提。但是由于社会公益的概念比较宽泛,范围难以确定,为了防止有人以公益之名谋私益之实,应该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确立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以解决因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产生的争议,寻求社会公益与个人私益的平衡,维护公民个人的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社会》2005,40(5):91-111
本文的研究主旨与制度规则和社会资本建设的关系有关。与现有研究主要将社会资本视为自变量并论述其对社会发展之作用的视角不同,本文将社会资本视为因变量,追踪具有公共品性质的通用社会资本如何生发,尤其是在不利的群体冲突条件下获得生长的原因。研究发现,通用的社会资本不必然在社会关系中自然出现,它依托于特定的公共社会规则而生长和巩固。XW案例中出现的社会资本扩展——村民合作的广度由宗堂内转化为跨宗堂,明显是公共决策规则革新带来的结果。本文描述了这一通用社会资本的产生机制,以推进对合作行为的改进和社会资本的扩展,展开理论阐释。本文同时提示了有关政策改进的可能性:运用制度规则的突破进行自我改造,有助于打破群体冲突和控制权竞争的循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国际制度及其运用成为海权演变的基本方面。海权的国际制度"资源"包括四种要素:国际海洋法、利益协调制度、安全互信制度和海军军控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有助于实现国家间海洋利益的分配,或有助于国家对海洋利益的维护。海权中国际制度的"运用"包括两种模式,即"制衡"与"合作","制衡"模式是国家以制度抗衡他国扩大海洋利益的行为,包括直接制衡与间接制衡;"合作"模式是一国将其主张的规则与他国支持的规则相协调,包括法治合作、霸权合作和合作安全。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research examines ways in which valuing diversity relates to interest in intergroup contact among members of minority and majority status groups. Using open-ended responses, Study 1 reveals that ethnic minority group members are less likely to perceive that diversity is valued than ethnic majority group members, yet those who perceive that diversity is valued tend to express greater interest in intergroup contact. Surveys of Black and White respondents (Study 2) and ethnic minority and majority respondents (Study 3) indicate similar trends. Moreover, these studies consistently show that valuing diversity uniquely predicts interest in intergroup contact among majority group members, whereas perceiving that outgroup members value diversity predicts interest in intergroup contact among minority group members.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diversity in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reformulating aspects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