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依然美丽"的城市形象与精神价值提升活动,吸引并引导民间话语进入到社会主流的宣传体系中,并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来宣扬成都的文化精神和城市气质.在这样一次特殊的城市形象提升时期,政府、社会主流及民间都在一个共同的信念--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号召下团结起来,形成了统一的思想.从总体的效果来看,决策正确,策略得当,并且实施有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民间话语如何融入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体系中.民间话语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特的审美趣味时又能够为社会整体利益服务,以及民间话语如何在新兴的传播手段下发挥其特有的生命力等等,都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近三年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发现,社会危机及负面事件是网民关注度最高的事件类型。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秩序、效率及可控性的追求易与个人价值形成冲突;另一方面,互联网突破了大众传媒中心控制边缘的传播结构,促使民间话语系统与官方话语系统之间形成张力。网络文化思潮在此基础上形成,它深植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之中,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个人主义思潮或后现代主义思潮,它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批判以取得民族复兴与实现个人价值之间的平衡,并以推崇创新、追逐娱乐作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燕青 《国际公关》2022,(6):124-12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作为多模态话语载体的新媒体对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推进作用日益突显。本文结合李子柒短视频的海外热播,分析其热播的原因,从而发挥出民间群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关键作用;实现文化元素的浸润式传播;活用多模态话语,从普世审美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对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报长期被作为学校最主要的新闻宣传媒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校园网的普遍应用,受众的信息需求发生变化,而校报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 局限性,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而其作为新闻媒介的信息传播优势地位将被网络取代.校报 的出路在于实现从"新闻纸"向"文化纸"的转型,向传播先进大学文化的地位复归.  相似文献   

5.
网络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的网络事件.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事件最初通过互联网引起公众的注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开始搭建起一个公众自由言论的平台,成为一个针对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空间.网络话语已经成为公共讨论得以延伸到各个领域的重要力量,并对社会现实产生广泛影响.一个基于网络虚拟空间的话语力量的兴起,正在塑造出我国公共领域的新型结构,改变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6.
消失的媒介:农耕时代民间年画的功能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民间年画是农耕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娱乐生活最普遍的一种印刷媒介形式.中国古代民间年画的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是同一的,同属一个社会阶层,处于同一生活氛围,有着共同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取向,所以,在农耕时代民间年画作为承载和阐释社会精神的先进、廉价而又实用的传播媒介,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它不但广泛而深入地传播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等,而且有效地发挥了其调节社会关系和教化宣传的媒介功能.作为印刷媒介,年画创造了农耕时代人类传播史上的文化奇迹.虽然,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和工业文明的兴起,民间年画已经失去其大众传媒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年画仍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出版过程。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具有产品的数字化、流通的网络化、交易的电子化等特性。作为一种新形态的传播媒介,网络文化在传播叙事形态、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以及传播模式等方面有自身的美学特点。透过对这种美学特点的分析和把握,从而推动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流行语作为文化的重要表征与隐喻,记录了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变革的足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社会流行语的发展和变化历史,无论从生产主体到内容选择,还是从传播平台到解读与再传播,都代表着传媒场域中我国文化话语权从官方到民间、从权威传媒机构到互联网的变迁过程。这一话语权的变迁,为社会公共治理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带来了问题和挑战。但是,这一变迁是传媒变革以及技术力量赋权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权力空间再造,并不是对原有格局的颠覆与对立,管理者需要的是:以民心所向为指引,读懂大众话语实践背后的社会实践倾向,将大众“话语实践”转化为管理者的政治经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政治传播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受众成为完成党和政府的政治文化建构及政治行为实施的一部分。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兴起为政治传播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和多元化的言说空间。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以及这一代人所创造的新生代文化在客观上影响着当代政治的叙述方式,这种文化特征要求政治叙述具有个性化特征;同时,政治人物的个人形象在互联网时代的政治传播中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孟盛 《今日南国》2008,(2):12-13
近年来,一些通过自办网站发帖,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蔓延并震惊全国的案件层出不穷,这让人们惊叹网络神奇力量的同时,也使一些长期处在迷茫或崩溃边缘的举报者、维权者、上访者们寻找到一条看似通向胜利的"捷径",无官方背景的民间维权网站迅速在网络上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