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枝 《社会学》2005,(3):36-37
人口统计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在当前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完善人口统计,对于从容应对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各种复杂矛盾,落实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和综合管理新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受到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体制机制制约,我国人口统计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老北 《当代老年》2009,(11):32-32
在国家治理中,人口统计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信息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200年,夏朝的禹就开展了“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运动,其中的“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不过,被统计史学者广泛承认、范围全面而较为严谨的人口普查,应是明朝推行的“户帖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强调:“关注老年人口状况,建立老龄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形成统计工作制度,为科学规划和科学决策服务”的指导方针,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老龄统计表”的评估与量化工作制度,以健全与规范老龄工作运行机制,推动老龄工作更加科学化、具体化、明确化的可操作机制,稳步推进老龄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在关注人口问题的社会学者中,陈达是下了深工夫的一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边主持清华大学国情普查所,进行学术研究,一边同国民政府合作,借政府的力量推动人口普查与人事登记。然而,战争不但带来生活上的艰难与动荡。有时更给研究工作带来直接的干扰或损失。在当时的中国,进行科学的人口普查与人事登记工作是极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20年代始,陈达便力倡“生育节制”。抗战时期。他在云南主持了以现代统计方法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人口普查。陈达等社会学者认为。人口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许仕廉在《中国人口问题》一书中说:“人口是社会与国家的原料,是文化与财富的生产者。所以,要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教育文化问题,必从人口入手。”中国人口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并不亚于某些重大政治事件或思想运动。而围绕着人口数量以及如何制定相关政策等问题,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与争论。  相似文献   

7.
在涉及台湾城市人口与城市化时,首先要说明台湾城乡人口划分标准问题。迄今台湾当局对于城乡与城市人口以及乡村人口划分标准尚无指令性准则。城乡人口统计资料有两种来源:一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所作历年户籍统计资料,其中城市人口即凡建置为市镇之人口;另一种是台湾“行政院”经委会住宅及都市处为计算简易起见,将总人口减去农户人口视为城市人口,农户人口即为乡村人口,而农户人口系指该农户全部成员人数,其中有任公职或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社会发展领域.国家统计目前主要关注一些大的问题,如就业、人口、收入等,对于像志愿者这样的社会活动,在统计上基本没有考虑,也来不及考虑。但是,这个工作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如美国、加拿大、英国。  相似文献   

9.
传媒览要     
人口减少的缺陷英国《经济学家》1月7日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人口爆炸已经让人口统计成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世界银行主席曾经将这一可怕现象同核弹爆炸的威力相比较。而现在,人口问题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另外一种担心——人口的急剧下降即将带来一些弊端。发达国家的人口水平近些年一直在持续下降。据预测,俄罗斯的人口将在2005年至2050年减少22%。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所面临的情况更加糟糕,从日本、意大利到德国,这些国家的人口都在进一步地减少。甚至在被誉为人口大国的中国,人口总数也将从2030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减少困扰人们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0.
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中最汹涌的洪峰是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失能老年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2007年底,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口为1350万,几乎相当于3个挪威的总人口。如果加上生活半自理老年人,大约3500万人,几乎相当于5个瑞士的总人口,已经凸显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它导致粮食不足、人均资源不足、资金不足、就业不足、生态环境破坏等许多世界性问题,作为头号人口大国的中国更是深有感触。为此,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当前,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口和日渐减少的耕地,计划生育工作丝毫不能懈怠。但计划生育并不是一支没有副作用的营养液,而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它也带动了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演变,给老人们以困窘;它影响了人口的年龄结构,使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以来。转眼间已过三十几个年头。计划生育的目的是对人口的出生增长实行计划调节和控制,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十几年来,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深刻改变着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例如人口老龄化、生育率过低、出生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逆淘汰”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种种问题最后都指向中国的生育政策:是继续推行还是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现在吸引中国人前往远东地区工作,对中俄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中国目前有很多剩余劳力,足以使俄罗斯因人口萎缩而废弃的工厂和土地起死回生。而远东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原材料。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07,(4):34-34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孔寒冰在《环球时报》撰文说.在中国,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看法,那就是人口多是各类事业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人口”总是与令人头痛的“问题”相连.“错要养活世界1/4人口”也时常出现在各类研究成果和媒体上。其实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人口问题的症结主要不在数量大上面,除了要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总数过快增长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门结构问题,比如,人口的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就业问题、人口的综合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这是对中国首都北京近来发展机构看护老年人情况所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国目前已有10%的人口达到了60岁或60岁以上,而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达6.96%。预测显示,到2020年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将  相似文献   

16.
破除"中国人口太多"的迷雾对中国人口问题,各界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中国人口太多"。当人们感受到人口拥堵的时候,就会同声感叹:人口太多。这是事实,但这与人口总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我们也会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感受到人口太少——例如夜深人静的街市、穷乡僻壤的边地。"人口拥堵"只是人口集聚所带来的暂时性人口压力,是会转化和消散的。放眼全球,中国固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人口  相似文献   

17.
1984年3月的一天,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武元晋和我在竹园宾馆会见了联合国人口基金需求评估团团员阿齐兹女士(巴基斯坦籍)。联合国人口基金需求评估团那次来我国是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状况,准备对中国进行第二次援助(1985-1990年)。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及迫切需要加强对老龄问题的研究,学习借鉴国外老龄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中国锻造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养活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所以我们总是骄傲地宣称中国人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不会成为世界负担。另一方面,中国也给新世纪留下了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即人口与资源比例严重失调。中国自从300年前开始,就存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一问题非常严重,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革命,其实际原因就是因为人口压力而起。整个20世纪中国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现状的认识 人口资源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有1/3天然不可居住了。这是两千多年来多次人口的迁徙和几次大屯垦造成的,一次在秦汉、一次在宋元、一次在明清,尤其是明清。三次大的迁徙,1/3的土地没了,沙漠化、荒漠化了。建国以来,土地又因水土流失减少了1/3,现在可居住的国土面积是300多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正一、山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地域特色(一)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模式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口的流动趋势决定了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就人口流动而言,目前我国有3种代表性的城镇化模式:一是外来人口聚集推动的城镇化。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为代表。比如,北京2013年以户籍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