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日本文坛在翻译和归纳西洋小说时所创立的小说题材分类概念传入中国,在中国产生了热烈反响,从题材上对小说进行分类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探索的一个热点和焦点。尤其是政治小说、科学小说、侦探小说等题材的优先提倡,都受到了日本文学的直接影响;滑稽小说、社会小说、家庭小说、武侠小说等题材类型也和日本小说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两国的相同题材类型的小说在理论和创作上又呈现出某些不同特点。由于中日两国近代小说的题材类型的革新和转型有着大体相同的背景,因而也出现了大体相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题材类型划分的重叠交叉,新的题材类型的小说由严肃的启蒙文学演变为商业性的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古代小说有文言与白话两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两种小说不止是语言的不同,它们各自自成系统,虽然在长期的发展中,相互有着深刻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从总体来说却是各自独立的,在我国小说史上形成了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它们既不同源,基本上也不同流,不仅形式不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也相对地有所区别,而且风格各异。作为叙事文学,它们在叙事方式上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我国所特有的两种形态的小说。然而以往的小说史研究,却过多地从“小说”这一总体概念出发,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很少研究上述的区别。这就使得我们在我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上缺少明晰的认识。本文就企图对这一问题作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媛 《学术探索》2013,(11):95-98
二战后,在美国小说领域出现了现实主义的新的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倾向的小说家,然而由于受到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各种新思想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心理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注定要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它是经历了战后各种思潮和主义洗礼的具有新特色的现实主义,学界将其称为新现实主义。本文对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界定并以约翰·契弗、塞林格及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为例,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特色,认为新现实主义小说是战后美国小说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自从家庭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出现以后,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家庭职能作用。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意义。今天的苏南地区,家庭职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单的论述,试图揭示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家庭对社会的多重作用和意义。一、苏南家庭职能的变化家庭的职能主要包括生产、消费、生育和抚养、教育、赡养、休息和娱乐等基本方面,正是在这样几个基本方面,苏南家庭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l、生产职能。个体家庭在历史上长期是社会的生产单位。在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  相似文献   

5.
叙事艺术的灵魂是读解性,读解与叙事、读解与群体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构成为小说文体的深层次的矛盾。前者体现为如何叙事的问题,后者表现为读解者的读解与群体的接受程度及其喜好是否符应的问题。读解与叙事是浑融的.叙事中有着读解,读解决定着叙事,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叙事角度、风格及人称的变化。叙事艺术中容纳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搭配,也会形成不同体式的小说。小说与散文靠得很近,只要削弱了故事性,加强了写意性,则小说便会散文化。诗性成分、诗的技法的多量渗透,便会形成诗化小说。如果较多地限制主观成分.忽视了小说…  相似文献   

6.
司徒雷登与中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徒雷登是一个美国传教士,本世纪初来中国,先是直接传教,后来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创办了堪称一流的燕京大学。一九四六年七月,他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返回美国。在中国,司徒雷党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无意对他作出详细的全面评述,只是从文化史的视角,分析瞩往雷登的中西文化观,并探讨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期对这位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作进一步研究。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司徒自登,一八七六年六月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呀呀学语时,就会说中国话。十一…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近代文学中,审美范围的扩大,是中西文化交流影响下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近代文学新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导致中国近代文学在题材、人物形象和思想意蕴上一系列的变化.中西文化交流给近代文学增添了新内容、新思想和新意境,它使近代文学在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对象的层面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古代文学相比,呈现了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对家庭美德的几点认识黄悦新赵维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概念——家庭美德。这是一个非常明确也非常科学的概念,有着浓厚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民族,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植根于农业人生的恋土情怀和家园观念。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使关于家庭、宗族、国家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血缘观念、家庭意识早已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乡情乡思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感情倾向、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8):93-96
《日用家当》是艾丽斯·沃克的经典作品,该小说通过描写女主人公迪与母亲、妹妹三人在对待家庭文化遗产方面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小说文本和社会语境,我们可以看出非裔美国人在现代白人社会文明的冲击下建构文化身份认同的矛盾与困惑。美国黑人应正视自己民族文化的二重性特征,只有将自身文化中的"非洲"与"美国"两方面因素有机结合,才能最终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解开认同之惑。  相似文献   

11.
王平 《东岳论丛》2007,28(3):65-68
在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中,以较多笔墨描写婚俗,始于《金瓶梅》,继之以《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三部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婚俗描写则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婚俗描写在三部小说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婚俗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创作主旨、构思故事情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三部小说在婚俗描写方面的异同,也可为解决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他》描写了一个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美国南方孩子.这个孩子始终被称为“他”,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小说中“他”的无名状态意味着个体被剥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而小说结尾处“他”被送往县救济院则意味着“他”既遭受了老南方的否定,又遭受了新南方的抛弃,“他”陷入到被历史与现实双重抛弃的处境之中.作为一位杰出的南方女作家,波特在《他》中表达了南北战争战败后美国南方人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他》中那个无名的孩子正是波特这一代新南方人对于自我身份焦虑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13.
浅论“新写实小说”产生的渊源李香枫80年代末,小说创作中引人注目的新趋向,莫过于"新写实主义"浪潮。最先是理论批评界开始注意到某些属于现实主义艺术形态的小说创作的新变化,并在阐述和评论这些新变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新写实小说"的种种特征和看法。嗣后...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中西文化不同的哲学范畴构建起了不同的中西文化价值观.中西文化在"无"与"有"、"道-气"与"实体-理式"、"神"与"天-祖"等几大范畴构建起了中西方不同的世界本体现.与此相关.中西文化在"尚和"与"尚分"、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伦理本位与多元并重等几个方面表现出了文化价值观的分殊.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由于有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野,同时还有着认识论与价值论的不同,因此,不同的文化认识背景也就造成了中西文化对人我观的不同理解和体验。从文化的本质来说,文化人我观即文化对人的理解、对人的自我的理解,体现着文化精神模式的特点,它既是文化的最高精神指向,又是最后归宿,它制约着文化的精神体系。由是,比较分析中西文化在人我观上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对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真切把握,有助于我们寻找中外文化融合的契合点。一、“人天(自然)相合”与“人天相高”哲学在整个人类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作为“时代精神的精…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中西方而言,由于各民族物质环境、文化起源等不同,所以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笔者通过对思维差异对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全面、多层次地把握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内涵及其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以便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南方家庭小说(family romance)是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核心.福克纳作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继承了南方文学中家庭小说的传统,创作了约克那帕塌法世系小说.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刻画中充满了矛盾,在将这些种族主义者塑造成旧南方体系中的英雄的同时,还通过这些形象揭露了旧南方的腐朽本质和对人性的践踏.正是在这种批判意识中,福克纳的家庭小说既完成了对南方文学的继承和发扬,又实现了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前后,个性自由与社会解放的主题苦苦地纠缠着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方民族的几代作家。在中日现代小说的进程中,自我主题与社会主题互相消长,呈现着不同的演变形态。考察中日现代小说的主题走向,可以透视到这两个历史上有着密切关系而现实处境又完全不同的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变异,并从中显示出两国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与价值观念。而对作为各自社会与文化新旧交替阶段的中日现代初期小说主题态势的考察,尤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探讨了性爱、家庭、婚姻和宗教等问题。把他的最为人所知的“兔子”四部曲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结合作家的创作初衷,指出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包含的丰富社会文化容量使得它堪称研究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断代史”,认同作者宣称的“我的关于普通人的小说有着比历史书更多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小说《喜福会》中四对母女因文化背景和家庭家族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及感情冲突,探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以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在母女情深中的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