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经济政策与列宁的科学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敏 《江汉论坛》2005,43(5):79-82
在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以科学的价值观对新经济政策进行了评价,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一种“战略退却”,是用迂回的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租让制不是恢复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是利用国外资本主义的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参与经商不是降低他们作为党员和干部的身份和地位,而是有利于他们向资本家学习做经济工作,并且有利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经济发展中展开竞赛。对于如何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列宁也提出了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从1921年到列宁逝世前,列宁在他的许多文章和报告中涉及到新经济政策问题,其中集中阐述的有《论粮食税》等几篇。重新学习之后,使人油然产生一个深刻印象: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资本主义没有留下任何片言只语的情况下,依据本国实际,运用马克思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勇敢地提出并在全国实行了包括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在内的新经济政策,使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这是邓小平总结自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一个基本看法和基本结论。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探索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先后搞了两个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十月革命前夕到1921年春俄共(布)十大前夜,搞的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从1921春俄共(布)十大到1924年逝世,搞的是“国家资本…  相似文献   

4.
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它们以不同方式提出了重新学习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任务。在苏联,特别是苏共27大提出全面改革的任务后,更展开了在现代条件下如何运用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热烈讨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20年代提出的,当时苏维埃俄国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上提出的。那未,为什么要“旧话重提”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将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轨迹的回顾和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先革 《学术论坛》2006,42(2):9-11
列宁晚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对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直接过渡思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它形成了列宁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其思想发展轨迹,不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是对培养青年一代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认真学习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侵袭的论述,对于贯彻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清除精神污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九二一年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到“新经济政策”,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在十月革命后的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伟大贡献。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占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以及军事斗争的需要,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试图实行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的许多设想,基本上取消了商品关系,实行余粮征集制,实行城市的定额配给、无报酬劳动等。这些措施对支持国内革命战争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妨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列宁在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坚决纠正了这种错误,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1921年春,苏俄历史进入了一个高潮与转折的时期:年轻的共和国政府实施列宁精心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国家经历了国内战争和敌对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后,处于这样的复杂形势,新经济政策不仅有振作的作用,而且事实上,它还是关于经济战略(马克思思想史上的首创)的详尽的方案。这项经济战略包括苏维埃国家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整个时期。列宁的计划开风气之先,而且毫无顾忌:利用资本主义并对它进行限制,用最快的速度摆脱战后饥荒与贫困,竭尽全力发展整个国家的生产力,从而奠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难点。马恩的“跨越论”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 :“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试图解决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时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 ,他虽未获成功 ,但其首创“间接过渡”的思想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共。毛泽东师承列宁 ,设想用“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来夯实中国的社会主义地基 ,但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的巨变促使毛泽东放弃“间接过渡”的想法改向社会主义直接进军 ,之后20多年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经坎坷。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 ,邓小平创立“初级阶段理论” ,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最佳路径。实践证明 ,这是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必经之途 ,它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列宁将从战时共产主义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称为"战略退却",它包括两个内容:从1921年春从社会主义建设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同年秋冬再后退到国家调节商业。苏维埃政权实行这些"退却"是有条件保证的,同时也要注意潜在的危险和困难。当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实践尝试。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对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退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经济政策是继“战时共产主义”之后,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所实行的国内经济政策。它是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反复探索的结果。列宁认为这一政策能够把小农的俄国引向社会主义的俄国,实践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那么列宁是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制定这一政策的呢?关于这一问题,理论界很少涉及,笔者试图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临的首要任务,除了政权建设,就是经济建设,只有两者同时得到巩固与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苏维埃俄国和中国都是在生产力落后、又被周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样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列宁为此作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分析国情出发,继承并发展了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列宁于1921年春领导俄国人民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首次改革。它源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生活的内在矛盾。改革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关系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其本体意义关涉社会主义的本质。从初次改革的源头上总结和反思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诸多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不发达、文化不普及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更困难些,还是更容易些?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这个新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更困难些。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是因为,列宁从实际出发,抛弃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只能同时在一些生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取得胜利的结论,在生产比较落后的俄国,毅然领导了十月革命,为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道  相似文献   

14.
俄国十月革命后,特别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提出并努力实行过租让政策。虽然后来租让企业未得到多大发展,但列宁关于“租让政策的原则,原理和基础”的论述,他所阐明的一系列思想,却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什么是租让制?列宁指出,从经济关系来看,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根据这种合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工厂、原料、矿山等生产资料租给资本家,资本家以租借人的资格,利用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以其资本赚取利润,并把一部分产品交给社会主义国家(参见《列宁全集》第32卷,第285、177页)。  相似文献   

15.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逻辑起点探索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其晚年短暂而有限的社会主义探索当中,经历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历史转变,现实促使他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问题。经过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他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前阶”的著名论断,确定国家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列宁晚年对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反复思索,并提出了独到的思路。面对内忧外患的国际国内形势,列宁及时提出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国家资本主义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等等。列宁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当时经济社会条件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列宁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取政权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但是,由于过渡的起点发生了改变,因此,落后国家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而必须寻找一条新的过渡道路.列宁所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即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质上是承认落后国家不具备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条件;但新经济政策不是对十月革命的否定."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率先夺取政权与迂回过渡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8.
<正>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一次重大战略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列宁不仅详细地阐述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实质、意义等等,探索出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适当途径;而且还明确地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以确保这一过渡的顺利实现,而不致偏离正确的轨道。多年来,人们对列宁的前一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俄国应该怎样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提出过"直接过渡"和"间接过渡"两种主张。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形成于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春之后列宁对其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指出"迂回过渡"是一种以商品和市场为基础的过渡形式。列宁提出"迂回过渡",主要是为了应对苏俄所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对于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在这一过程中,"直接过渡"的思维惯性使得列宁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些与"迂回过渡"背道而驰的措施,表现在列宁急于消灭小农经济、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严加防范与限制两个方面。"迂回过渡"思想是对各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发展商品与市场思想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列宁和邓小平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曾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就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观点,在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学习列宁和邓小平著作中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迅速改变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状况,把俄国建设成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精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