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基金制度存在不足,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基金制度的立法是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饮用水在水质和水量上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下,农民的饮用水安全利益被忽视,现行监管体制和偏向性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需要,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供给严重不足。为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必须使立法理念向"城乡统筹立法"转变、理顺监管体制、分类构建适宜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完善城乡均衡化的融资保障制度,以实现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不断丰富和扩大。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又是文化安全的根本要求,高校学生的思维易受外界影响,需要重点教育引导。高校国防教育活动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于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为国家发展做好文化安全保障,高校国防教育应该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指导教学,改革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构成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严重威胁。我国应坚持环境公平与环境正义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对我国现有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体系进行反思与完善,制定一部统筹城乡饮用水安全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同时,构建和完善保障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执法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家安全领域实现了多个方面的创新,为我国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开拓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方法。在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着力推进国家安全理论、制度和保障平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大安全格局,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各类国家安全风险以及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作出了独特贡献。实践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加强国家安全领域的集成创新,提升应对新型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发展的理念和前瞻的视野,理性地分析、评价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未雨绸缪,对于制定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策略,构建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一国安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确保国泰民安的基石。本文拟从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方面来阐述粮食安全在国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击“非典”中的动员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抗击“非典”的活动显示了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威力,实践证明:国民经济动员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九个方面对抗击“非典”斗争中的动员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保障国家安全的角度呼吁利用这次建立应急机制的机会,全面推进保障国家安全的各项动员准备工作,把国防意义下的动员体制发展为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意义下的动员体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经济环境下国家经济安全呈现的新特点,本文应用综合归纳的方法,从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两个角度研究了新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知识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体现在金融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循环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体现在国家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两个方面。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和创新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提高国家经济体系的科技含量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13年4月23日晚11时,载有Agilent 5975T车载式气质联用系统的移动水质监测车到达芦山地震灾区,为地震区域内灾后水质监测提供数据保障。地震灾后的重建阶段,防治次生灾害和灾民生活保障成为工作重点,其中灾区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水源水质的安全都是当地领导关心的关乎民生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来说,意识形态安全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也是其重要保障。而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局势有所失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尤其是美国纠集其盟友试图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围堵的态势,对我们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不少新的挑战,如意识形态斗争局势愈发严峻、斗争领域逐渐扩散、斗争方式更加复杂。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从增强制度自信,坚定灵活地应对来自部分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竞争;把握意识形态斗争原则,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局;凝聚政—学—媒多方力量,合力应对来自西方全政府—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竞争;创新对外话语传播内容与方式,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煤质活性炭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日趋紧缺的现状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 ,论述了在我国运用煤质活性炭吸附法净化饮用水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并介绍了目前世界上饮用水净化的成熟技术和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依法公布,并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起正式施行。《水污染防治法》是有效地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活环境,改善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武器。随着现代化工业——冶金、采矿、化工、农药、石油等的发展,污水排泄量不断增加,化学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两期CHARLS家庭面板数据,利用面板Logit随机效应模型从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收入差异与国家政策差异四个层面就中国农户安全饮用水可及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之城镇,中国农户更难获得安全的饮用水;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安全饮用水可及性较差,中部地区的状况最为糟糕;改水项目显著促进了农户安全饮用水可及性的提升,但其实施效果在地区间差异较大,中部地区的实施效果最好,另外改水项目带给贫困和中等收入农户安全饮用水可及性的正向影响程度也远大于高收入农户;收入水平已不再影响高、中收入农户的安全饮用水可及性,但其仍显著制约着贫困农户能否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斯大林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进程由毛泽东开启,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突出的保障作用,同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第一,维护国家安全是丝毫不能放松的头等大事;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第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缘关系使该区域在保障国家国土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强黄河流域民族地区的生态治理保护,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是利用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从根本上突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将黄河流域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更加符合民众生存的生态环境及其和谐发展的状态,为流域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为了人民、发展实践依靠人民、发展成效人民检验、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其战略定位是将黄河打造成为“人民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17.
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安全问题错综复杂,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构成了严重威胁。分析了我国人口安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人口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初的中国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全球化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双刃剑"作用,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与稳定等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及时制定和实施新的国家政治安全战略,从制度和机制建设上来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寻求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中国.必须与周边国家建立成熟、诚信、可靠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就政治、经济、军事等任何安全问题进行坦诚的对话。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受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应具备世界视野的国家安全战略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安全与发展,并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相似文献   

20.
治理是政治管理的过程。衡量国家良好治理的重要标准是公共秩序得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得到增进。地理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保障,事关国家利益和国民权益,应当纳入国家治理的视域。我国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法律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制定专门的政策和法律,调整和更新已有的政策和法律,在国家层面成立专门的议事协调机构,理顺各管理主体的权责关系,构建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