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外籍新娘”嫁入中国,“外籍新娘”出现在许多媒体和新闻报道中。学术界使用的“外籍新娘”、“跨国流动人口”、“外籍流动人口”等概念都不能准确描述因婚姻流入中国的外籍女性流而不动的情形。研究者将这类现象视为跨国婚姻或女性的跨国流动,但不能准确分析已经在中国长期定居的跨国婚姻女性人群的移民事实。笔者认为在跨国移民理论框架下认识中国的“外籍新娘”,她们已经具备了“国际移民”定义的基本特征。这些女性像所有移徙到世界任何国家的移民一样,是“跨国移民”。因相关移民法律政策缺失,这些来自亚洲国家的女性婚姻移民一直难以取得合法身份而滞留中国,成为事实上的“非正规移民”,对中国当前的移民政策提出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早期华人移民美国的动因,既可从宏观层面,运用推拉理论来分析中国和美国两方面的因素,也可从微观和中观层面,运用新古典主义学派移民理论、新经济学移民理论、网络理论和累积效应理论来考察家庭和侨乡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广东的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众移民的推力,而此时美国西部黄金的发现,以及后期美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所提供的工作机会和较高的待遇,是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众移民的拉力.从中观层面来看,早期广东移民形成的移民网络和累积效应对此后排华法时期侨乡民众克服各种障碍,源源不断地移入美国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条件.从微观层面来看,早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众移民美国,是他们规避风险,谋求跨国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3.
跨国移民族群与其母语媒体在居住国的文化传播生态,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全球性话语.文章通过对“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华文媒体的考察,并以2013年1月28日至2月23日印尼最大的华文媒体《国际日报》广告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跨国移民文化在异域的传播状况和跨文化传播特征,为国际移民研究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围绕国际移民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均明显拓展,既积累了丰富的实证资料,也为建构国际移民理论体系而孜孜探求.其基本理论大致可以区分出三种取向:强调市场导向的经济理性选择论;注重政治内涵的文明冲突论;强调全球化趋向的跨国主义论.在国际移民的未来发展中,应该特别重视三个趋向,即劳动全球化的必然性,族群冲突的可能性,以及跨国主义对于传统民族观和国家观具有的严峻挑战性.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经济学领域,关于跨国经营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动力或动机问题,即解释企业为什么要从事跨国经营,这些理论都几乎不能完全解释目前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动机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型跨国经营理论框架。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综合动力场论",吸收和归纳了西方学者经典跨国公司理论的合理成分,又增加了新内容,它能够解释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佳 《21世纪》2005,(5):50-51
移民回流问题日益凸显1997年以前,不少香港居民纷纷移民加拿大,成为加拿大移民的最大来源。有些香港移民抵达加拿大后却发现这里不但求职难,做生意也不容易。而香港在回归前后依然稳定,于是坐满三年“移民监”的香港移民回流香港变成一股热潮。1997年以后,香港和台湾来加拿大的移民大减,回流港台的大增,而中国大陆移民加拿大则持续增长,从1998年开始正式取代香港成为加国最大的移民来源地。但最近,回流风又倒吹中国大陆,不少人纷纷回流本土。移民回流问题不是加拿大的专利,也不是中国移民圈的专利,它在世界范围内早有历史并已日益突显。一位…  相似文献   

7.
"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渐成热点,但研究论域和框架仍有待廓清。借助文献分析方法,梳理了"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在西方可资借鉴的若干理论资源或研究路径,以及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特殊社会语境。结果显示:与西方聚焦的跨国移民性质不同,中国的移民,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乡村—城市"单向性国内移民。由于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差异与间离,研究我国"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的关系",既要借鉴西方经验,更要立足中国语境。另外,"移民与媒体"议题应该置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的互动关系中考察,因为结构与政策的错位和冲突,是中国国内移民身份认同困境产生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8.
西方移民融合理论旨在对移民融入迁入地社会的过程进行类型化和因果解释。帕克和戈登的经典融合理论开创了移民融合研究的历史篇章,而线性融合理论、曲线融合理论、区隔融合理论、多元文化理论以及生态分析等则是对经典融合理论的批判性发展。这些移民理论经历了从融合结果的"必然性"向"相对性"、从融合轨迹的"直线性"向"曲线性"、从融合模式的"完全性"向"选择性"、从融合方向的"唯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新近的移民融合理论则聚焦于融合结果的异质性及其因果解释。未来移民融合理论将会是建立在融合异质性研究基础上的理论重新整合、阐释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外迁移民回流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并进一步论证了外迁移民回流行为是否合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外迁移民的开发与发展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渐成热点,但研究论域和框架仍有待廓清.借助文献分析方法,梳理了“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在西方可资借鉴的若干理论资源或研究路径,以及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特殊社会语境.结果显示:与西方聚焦的跨国移民性质不同,中国的移民,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乡村—城市”单向性国内移民.由于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差异与间离,研究我国“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的关系”,既要借鉴西方经验,更要立足中国语境.另外,“移民与媒体”议题应该置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的互动关系中考察,因为结构与政策的错位和冲突,是中国国内移民身份认同困境产生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1.
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是建立世界范围竞争优势,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跨国管理模式,即跨国管理的维度、组织、过程和行为所构成的关系模式。跨国公司在国际扩张过程中形成了多国分散联合体、国际协调联合体、全球垂直一体化三种传统跨国管理模式。随着跨国经营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管理模式正在变革,变革的基本方向和原则是:从单一管理维度向多管理维度的转变;构建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网络化组织;塑造以知识传递为纽带的管理过程;重新定义管理者的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汽车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汽车营销模式是在移植母国营销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营销现状发展起来的。文章从介绍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在华选择汽车营销模式的因素,指出了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汽车营销的主要模式及其对我国汽车营销模式产生的影响,并对我国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3.
国际移民学探索的直接目标,是在合理解读移民行为的基础上,推动移民政策的合法制定,进而达到移民个人或群体在大社会中的和谐生存与发展。国际移民学探求的最终目标,是全球资源的合理有效共享,全球人的和平共处,共赢共荣;其最基本问题则可以归结为:何时、何人、为何、如何跨国迁移?跨国迁移对迁移者个人、家庭及相关群体、地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国际移民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需要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使跨国经营企业对外派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他们在选派外派人员时遇到的问题使其越来越难以找到所需要的愿意接受外派工作的人员为了获得合适的外派人员,跨国经营需要考虑外派人员的随行配偶的职业中断问题,还需要在培训、报酬和归国问题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劳动力跨国外流问题研究:模型、博弈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视角的理论模型对中国的劳动力跨国外流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流入国与流出国两个政府之间的博弈对中国的劳动力跨国外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无论是从流出国政府还是从流出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措施合理的间接抑制劳动力跨国外流都是可取的,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体系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针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体系的研究较少,从而阻碍其系统化理论的研究与建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如慈善是否应当纳入其中,中国的法律与政策当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以及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的进路。  相似文献   

17.
美日跨国经营模式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是我国参加 WTO所应考虑的问题。美日企业是跨国经营的典范 ,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 ,能结合本国的实际选择跨国经营的模式 ;能考虑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能凭借政府的力量拓展国际市场。而这些正是我国的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战略选择中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性别比失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光棍”现象将可能成为中国未来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但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界的人口流动增多,跨国婚姻逐渐盛行,正在成为伴随性别比失衡和“光棍”问题而出现的一个显著社会现象。特殊的婚姻形成方式使得跨国婚姻中的夫妻权力关系不同于一般婚姻家庭。本文基于对福建省松溪县的17对中国、柬埔寨跨国婚姻中的夫妻进行的深度访谈,分析了中柬跨国婚姻的夫妻关系,着重探究了中柬跨国婚姻中的夫妻权力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柬跨国婚姻中的夫妻权力相互制衡,本土丈夫在夫妻权力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社会文化规范的形塑和夫妻双方所占有的物质和情感资源的价值和稀缺性的差异是影响中柬跨国婚姻中的夫妻权力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Belgium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and diverse history of migration. Given the diverse context of immigration to Belgium, reasons for return migration will most likely vary as well. With this study, we want to quantify the return migration of Belgium’s immigrants and assess whether socio-economic, sociodemographic and health factors are related to return migration. Individually linked census and register data comprising the total Belgian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population aged 25+ were used. Age-standardized emigration rates (ASER) by migrant origin and gender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period 2001–2011. Additionally, relative return migration differences were calculated by country of origin and gender, adjusted for age group, length of stay, household composition,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education, home ownership and employment status) and self-rated health in 2001. Return migration was most common among immigrants from Spanish descent and from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and higher among men than among women. Return migration was highly selective in terms of older age, lower length of stay in Belgium, not living with a partner or children, being high-educated, unemployed and in good health. Key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 include examining the reasons for return migration, identifying the country of destination and accounting for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20.

Belgium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and diverse history of migration. Given the diverse context of immigration to Belgium, reasons for return migration will most likely vary as well. With this study, we want to quantify the return migration of Belgium’s immigrants and assess whether socio-economic, sociodemographic and health factors are related to return migration. Individually linked census and register data comprising the total Belgian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population aged 25+?were used. Age-standardized emigration rates (ASER) by migrant origin and gender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period 2001–2011. Additionally, relative return migration differences were calculated by country of origin and gender, adjusted for age group, length of stay, household composition,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education, home ownership and employment status) and self-rated health in 2001. Return migration was most common among immigrants from Spanish descent and from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and higher among men than among women. Return migration was highly selective in terms of older age, lower length of stay in Belgium, not living with a partner or children, being high-educated, unemployed and in good health. Key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 include examining the reasons for return migration, identifying the country of destination and accounting for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