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全面准确地把握“求女”喻意,对于了解屈原《离骚》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求女”喻指什么?众说纷坛,其中“求贤说”与“求君说”最有代表性。本文评述二者的偏颇性后指出:“求女”即为追求“美政”理想。 相似文献
2.
韩国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3):56-59
关于《离骚》“求女”的蕴意说法甚多,然以王逸的“求贤臣”之说最为确当。“高丘之女”象征楚国王廷里的近臣;“下女”象征即将成为楚王近臣的楚国地方官员或楚国贵族;他国之女象征其它侯国的臣僚。屈原“求贤臣”的目的乃是希望通过这些贤臣的帮助,获得楚国或他国国君的信任,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3.
魏红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5):60-61
文章对用"象征"解释《离骚》"求女"含义的作法提出了质疑,并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提出所求诸女为阿利玛原型的表现。《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围绕着它也有一些谜团至今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离骚》中"求女"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刘如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离骚》是一首涵量极其丰富的长篇抒情诗。曾国藩与友人论文说过:“万山旁薄,必有主峰。”《离骚》建构的主峰是什么?本文认为:屈原实现美政的崇高理想,已绝望于楚国,自然把眼光投向别国;然而他对宗国的深厚感情又使他难以去国,这一矛盾冲突把屈原推向了极端烦乱和痛苦的深渊,也构成了《离骚》的主峰。全诗便围绕这一主峰而展开、而进行、而终结 相似文献
5.
6.
姚宇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78-81
古代典籍中昆仑的地望不应定于一隅,昆仑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可以称为“昆仑文化区”。昆仑神话和太阳神话本源于昆仑地区是人类的发祥地和太阳东升西落这两个“客观存在”。古人由此建立他们的生命和宇宙模式。《离骚》中昆仑神话的意蕴和文学内涵由此衍生,《离骚》中主人公的飞游和归宿也可依此阐释。 相似文献
7.
张思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420-427
自《楚辞》产生以来,历代学者对其风格有过许多表述。对《楚辞》风格的种种表述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以司马迁、班固和王逸为代表的汉代学者对《离骚》的总体风格的论述。司马迁以"兼"确认《离骚》的总体风格。班固以"弘博丽雅"定位《离骚》的总体风格。王逸以"博远"概括《离骚》的总体风格。以世界诗学为参照系对这些学说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离骚》的总体风格,也有助于认识《楚辞》和整个诗骚传统,从而推动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邶风·柏舟》是一首百字短诗 ,却在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上都与《离骚》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应是《诗经》中对屈原影响最大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9.
10.
《离骚》发展了《诗经》“比兴”手法,“比”、“兴”合二为一,融合诗人主体情感和品格,形成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情趣的象征性意象系统。《离骚》“比”、“兴”合流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史国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95-98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有两首写到了“佳人”,但历来论者对其意蕴众说纷纭,且少有人触及这两首诗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阮籍《咏怀诗》十九中的“佳人”和《咏怀诗》八十中的“佳人”,在内在意蕴上是一致的,是阮籍根据魏晋人特有的审美标准构建出来的理想人物。她融和了庄、屈精神,体现了个人仪态形貌之美与内在才能、气质、人格之美的统一,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体现。不同的是,《咏怀诗》十九写的是这种理想的构建,《咏怀诗》八十写的是这种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真善美境界阶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真,本质上表现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人民带来的政治权利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善,本质上表现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无可替代巨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美,本质上表现为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向岚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124-128
当前关于建筑本质的理论纷繁芜杂。为此,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以中国传统民居为例分析建筑的真———建筑结构的明晰性和材料运用的合理性、生态性;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即人本性;美———形体和空间、意境美,可知建筑的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惠转宁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2):126-128
繁漪是以“雷雨”般的性格、敢作敢为的气魄及复杂独特的艺术形象多少年来一直感染着读者。然而 ,改编后的电视剧中她却失去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文章从这种文学现象出发 ,阐述了文学创作中真善美的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泽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5):92-94,98
许多研究者对于读者需求问题的发现和描述主要着眼于现象,难免使之琐屑和散乱,这就需要我们再从本质上加以深刻、简洁而有序的概括和厘定,即让这些具有共同性和联系性的现象都分别在本质属性上得到属于类的明确昭示:“真”是读者本质需求的基石,“善”是读者本质需求的核心,“美”是读者本质需求的极致。 相似文献
16.
张正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5):24-27
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刘志山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本文阐释中西思想史上关于真善美起源的两种典型观点即感觉说和游戏说,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分析前两种观点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真善美与人类物质生产的关系入手,指出真善美起源于劳动,为人类进一步探讨和追求真善美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儒家中庸、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树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56-63
中庸、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哲学范畴,集中体现儒家的世界观,更体现儒家的人生观、政治、伦理观.中庸的精义在执中、时中,体现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中庸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儒家追求的人生与社会的理想目标.经剔除糟粕,扬弃改造,儒家中庸中和思想有多方面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灿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0-33
“法先王”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极大,这与周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其主要表现有:周代“神祖二元”的宗教观与祖先崇拜的空前强化;周代农业的强势主导地位与长期定居生活模式的促进作用;周代宗法制度的特殊影响;周代前期统治的成功以及周代巨大的历史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的理念是 2 0世纪 7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在构建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 ,如何既倡导科学精神 (求真 ) ,又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求善 ) ,追求完美的世界和完美的人格 (求美 ) ,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这正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