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韦伯指出伴随着社会理性化的进程将是科层制的扩张 ,这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梳理科层制概念的产生及其在现代性过程中所发生的嬗变 ,试图从两者的关系出发去重新审视现代性的命运。我们认为 ,科层制的“铁笼”并非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 ,应当在更广泛的理性和反思意义上理解现代性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后现代转向源于对现代性危机的思考与批判。在这些思考与批判中,社会学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旨趣等方面凸显出后现代的独特理论取向,为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多元现代性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到现代性具有内在差异的本质属性,发掘焕发其内部活力的机制与效能,同时为全球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具有学理性的、建设性的思路。建构多元现代性应该立足于现代性基本立场,处理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现代性可以借助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维对自身局限进行反思,对缺陷进行修正,对积极因素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4.
吉登斯和他的现代性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当今西方社会思想领域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以其深刻的分析、完整的体系和独到的观点而倍受人们瞩目。在本文中 ,笔者总结了现代性的含义 ,并着重分析、介绍了他的“非连续性的现代史观”和他关于现代性的四个维度的理论。在此基础上 ,笔者把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放在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背景之中 ,将这种思想与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等当代研究现代社会的主要理论流派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还结合哈贝马斯与利奥塔关于“现代性”的论争总结了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特点 ,明确了这些理论研究现代社会的不同侧重点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叙事分析是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之一,面对日趋复杂和多样的社会变化,现代叙事并没有适应且难以适应这些新变化.该文以利奥塔提出的重写现代性作为探寻后现代叙事的主线,归纳了其双重姿态的研究取向,解析了其所处的宏观社会结构及其方法论基础,揭示了其解构性与建构性的双重含义,为当下理解与分析现代性提供了一个方法论意...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社会是存在风险的社会。风险是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方式。理性不及与公共决策失误、官僚制流弊与责任的缺失是造成风险的主要人为原因。风险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现代性社会应注重风险的防控与规避并确立科学有效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与原则。规避风险的措施与方法包括:健全理性,努力使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完善制度,做到善制与善治的统一;唤醒良知,强化使命、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主要从现代性的反思性,现代性的四种制度维度,现代性与风险社会等几个方面归纳出他对现代性的理解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三个标杆式人物之一,在对待现代性的态度上,阿多尔诺与哈贝马斯和霍耐特有所差异.笼统地说,阿多尔诺的"现代性"概念,可以归属于哈贝马斯所说的"古典现代性"概念;但他对现代性的态度,并非仅仅局限于哈贝马斯所说的"总体化的理性批判",而是试图对现代性进行"解构".在这个解构过程中,阿多尔诺力图解构主体首要性,从而触及到了现代性的灵魂;力图瓦解同一性逻辑,从而动摇了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批判资本主义的等价交换原则,从而揭露了现代性的社会现实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说,阿多尔诺的"现代性解构"具有后现代特征,但又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告别现代性",而是介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阿多尔诺对现代性的批判令人深思,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因而,对这种现代性批判本身还需要进一步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9.
10.
11.
道德证明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大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西方现代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是道德证明。自启蒙时代起,不同的道德哲学提出了各 种各样的道德证明,然而从当代哲学的角度看,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启蒙的失败不仅为当代道德哲学的兴起提供了契机,而且也为道德证明规定了基本的坐标--现代性。根据这个坐标,当代的道德证明可以被分为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和前现代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境中的大学精神及其悖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及其文化内涵,它是现代性的产物,从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看,教育担当着传承文化道统、开发人的潜能、塑造道德人格的使命。现代大学精神由于内在矛盾日益游离教育的这一人类学本体论意义,大学精神的悖论主要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整合与隔离的对立、“为人”与“为学”的分裂、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群像与融通--吉登斯对现代性理论范式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思想家的现代性思想的诠释,吉登斯归纳出古典现代性理论的三种典型范式: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理性化。以这些范式为基础,在参考晚期现代性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吉登斯建立起新的现代性理论范式: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力量。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范式既体现了对古典现代性理论的融通,也体现了对晚期现代性社会图景的重绘。 相似文献
14.
“类后现代叙事”是中国当代小说中一种极为独特的叙事文本,其目的主要是要说明中国后现代小说中西合璧的特色。同时,“类后现代叙事”也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一道极为独特的景观,它以独特的外部表征超越了以往历代小说的艺术传统,引发了中国小说叙事的艺术变革,并进而使中国当代小说与世界小说艺术潮流趋于同步。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了中国“类后现代叙事”在发生、演进过程以及在叙事艺术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方法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后现代思潮在学术范式、思维方法上的革命性贡献的后现代方法 ,正在或势必将对法学研究范式转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法学研究范式也应回应这样一种后现代方法论上的转向 ,确保其长久的繁荣。因此 ,必须实现法学研究的解构范式 ,后现代语言学范式以及系谱学分析的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6.
多元共识源发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现代社会理论传统及价值观的批判和解构。而致力于在晚期现代性中发掘反思内涵的学者,则描述了一种多元话语权力构建的背景。随着这种背景中如全球化、科学进步等动力因素程度不断加深,作为传统话语权力主体的制度性话语场景明显衰落。由于话语构建形式革命以及自媒体时代到来,使微观层次的话语建构呈现一种多元权力重构的现象。然而,社会多元话语权力结构的成功形成,也带来了诸如话语多元任意性、话语民主无规则以及无限制的匿名性等多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有关中国现代性的研究 ,忽略了它的基础问题 ,现在应当回到现代性的地面。人的现实生存体验正构成中国现代性的地面。现代性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体验 ,其基调是怨羡情结 ,含惊羡体验、感愤体验、回瞥体验和断零体验四种类型。从现代性体验可以对文学现代性提出一种新的分期 ,看到现代 1和现代 2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8.
自休谟以来的哲学价值论转向奠定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诞生。这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不同于旧的哲学思维,它以实践为对象,以关系性、动态性和主体性为主要特征。从哲学的对象、真理与价值的共同性、价值思维的实质这三个角度来看,价值思维是普适于实践的诸领域的,因而是具有普适性的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周红兵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64-67
通过对现代、现代性概念的词源考察,分析了蕴含在其中的时间意识.在对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产生及类型的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于两者之间与生俱来的悖论,指出产生这种悖论的深层原因,并分析了一些现代、后现代之间存在的时间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