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支出水平对地区收入差距作用的统计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双华 《统计研究》2011,28(2):39-44
 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是影响地区间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资源地区间配置不均等问题越发凸显,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持续扩大,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能力差距在扩大。本文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对我国不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统计评价,并以此提出了财政对策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地域广阔 ,自然资源丰富 ,发展潜力巨大。西部地区应当抓住机遇 ,正确认识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 ,采取综合措施 ,从转变观念、生态建设、投资环境、教育科技等方面入手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迎接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3.
东西差距扩大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特别是经济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容置疑,东西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投入产出的观点来看;投入悬殊是导致东西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国家从人力、财力、物力和项目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从而弥补了西部地区交通等条件的不足,东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8%的年均增长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渐突出,并呈逐步扩大之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仅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计始加剧,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不仅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1978年到1995年,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33.l/迅速上升到45.5%,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则由45.9、增加到56.5%,二者分别扩大12.4和10.6个百分点。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东西差距是过去较长历史时期形成的。建国以来.我国地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遂宁建市以来,遂宁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为在新的发展时期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同时,遂宁不仅与省内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而且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遂宁市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的审视,不难得出:遂宁不仅具有实施新跨越发展的经济基础,而且也是在面临差距扩大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能够缩小地区差距;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劳动力流动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中国各省区经济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向和强度表现不同,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是劳动力流入与劳动力流出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西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金融支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文章从金融视角观察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以西北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个案,采取Granger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西部与全国(进而与东部)的金融与经济关系作以对比,寻求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基始货币因素。指出西北地区金融抑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其深层次背景在于在西北地区政府投资占较大比重、民间投资不足,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低和自我积累程度有限决定了该地区的资金自给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空间格局在经历了26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合作加强,但地区差距扩大趋势仍将延续。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我国的发展现实出发,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理顺利益关系,注重科技创新,推进区域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现有统计数据,较全面地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诸方面的变化。通过纵向对比,我们发现近几年来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确实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但是,通过横向对比,我们也发现西部与东中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继续实施并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步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于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以及地区内部不同学校之间分布很不均衡;而由于收入的阶层差距又造成对教育需求支付能力的差距。两个因素交互作用,使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差距问题相当严重。当然,由于个体在能力、偏好、机遇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要达到接受均等或基本均等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个体最终受教育的数量(如受教育年限)与质量(如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变化)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但是,过大的教育差距是社会不公平的核心与根源,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缩小日益扩大的教育差距,是整个社会与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普遍认为处于后发展地区的四川民族地区与其他先发展地区的主要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差距,于是,将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先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作为实现民族地  相似文献   

13.
秦少杰 《江苏统计》2002,(10):29-31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拉大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但差距过大则是不能容许的,过大的地区经济差距造成地区之间的摩擦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和我国的东、西部一样,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亦存在着显著差距并呈拉大趋势,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方面———经济国际化程度上来比较苏南、苏中、苏北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并找出缩小差距的实际可行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平 《山西统计》2002,(2):16-1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日渐显现。面对占国土面积55 %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2 2 .8% ,矿产资源占全国 50 %以上 ,而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60 % ,不及东部地区人均GDP一半的西部地区 ,这种区域间不协调的经济发展 ,直接影响全国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 ,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本文以经济发展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结构开发为着眼点 ,阐述与西部开发的关系。一、“以人为本”发展西部经济西部地区是我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设计为基础,对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具体方案进行了实施效果研究。以全要素生产率(TFP)和人均GDP为研究变量,融合不同测度方法的互补优势,构建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数(EIDI)、Theil-L指数和Zenga指数分别测算了2004—2019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发现三大地区和全国的经济不平衡呈现先减少后扩大的演变态势,证实了2004—2016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小的研究结论。对Theil-L指数进行分解,发现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引起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且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对总不平衡的贡献度最大,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次之。进一步研究发现,减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是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最优路径,且不平衡程度平均可减少8.24%;缩小区域内差异是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潜在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局因子分析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构建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多指标体系,运用全局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潜力作出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各省市划分为四类地区,并对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的增长趋势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潜力突出的地方将更具竞争力,从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将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缩减地区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在这个进程中,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发展,黑龙江该怎么办 ?  一、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置及差距   衡量地区间经济发展指标有很多,我们经过考察,选取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六个方面,来研究我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置。并从最能反映这六个方面的指标动态变化,来找出我省经济发展的差距。   1、综合经济实力。 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从 90年代我省 GDP变化 (见表 1)可以看出,我省 GDP总量…  相似文献   

18.
周明  黄慧 《统计与决策》2012,(16):122-125
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具有深刻的产业变动原因。文章以地区GDP为基本指标,通过对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进行产业分解进行和地区分解,分析了1990~2009年20年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产业构成和地区构成,揭示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变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地区集中因素。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而非农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又是推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导性因素。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以及缓解非农产业地区分布的不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19.
Theil系数、基尼系数和县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Theil系数模型争基尼系数分解模型,对2000~2010年广西县城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广西县域经济差异大致呈倒“N”型曲线变化,且2007年以来其整体上呈缩减之势;针对广西各县(市)划分的五大经济区的区域内差异是地区总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区域间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桂西和桂南经济区内部县城间差距较突出,桂东、桂北和桂中内部县城差距相对较小;广西县城第二产业内部发展差距较突出,第二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是县域差距扩大的主要成因;集中效应是县域间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结构效应有利于抵消集中效应造成的县城差距扩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十分显著的国家,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本文运用SAS统计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差距、社会发展差距综合分析了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