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达开最后在大渡河败亡这段历史,是近年来太平天国研究者所着重讨论的问题之一,但论者大多探讨石达开的结局,即真降、假降和“舍命全三军”的问题,亦即晚节问题。对于石达开如何进入紫打地,是不是因听了曹卧虎的主意才“误入”紫打地,而导致最后败亡,却很少有过专题探讨。论者大多认为曹卧虎出了馊主意,把曹卧虎当作无能之辈加以贬斥。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曹卧虎是入川后石达开的军师,从他替石达开起草的致骆秉章书,以及  相似文献   

2.
石达开进兵浙江之役,历来不为史学界所重视,常被视为一次徒劳无功、无足轻重的军事活动。其实不然,这次战役是很值得探讨的。本文拟略予评述,并辨明一些误传。石达开“赴援江西,进军浙江”不是搞分裂浙江邻近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又与太平军控制的安徽、江西相毗连,而且是当时清政府赖以补给军用的主要筹饷基地之一,所以清军对浙江防范严密。清方稳定地控制浙江,作为江南大营巩固的后方,有利于它在天京城下开展军事进攻。这一点,太平军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后来有所认识的话,那是从石达开用兵浙江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评价是在事实认识基础上所做的一种价值认识,选择怎样的价值标准去评价历史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20世纪后期中国史学界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评价研究中,始终伴随着对评价标准的思考和探究,这不仅表现在几次集中的讨论高潮中,而且更渗透在对具体人物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中.  相似文献   

4.
论同盟会中部总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同盟会中部总会的评价,史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拟在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希望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一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是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产物,还是几个历史人物个人意志的结果?这是评价中部总会的基本出发点。 建立同盟会中部  相似文献   

5.
史学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一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同和响应。史学研究怎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服务,如何充分发挥其功用和社会效益,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怎样加强自身的建设,是史学界正在研讨的问题。本刊邀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省社联《探索》编辑部的几位同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6.
1984年10月初,中国日本史学会在重庆召开了“日本历史人物评价”、“日本历史词典编写问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日本历史研究、教学工作者,以及有关出版社、杂志社的编辑同志,共三十余人。会议分两阶段召开,前段就若干日本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正确评价历  相似文献   

7.
<正> 在波涛滚滚的大渡河畔,耸立着两座纪念碑:一座是纪念石达开的"翼王亭",一座是纪念长征的红军战士浮雕.后者象征胜利,前者象征失败.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之一,从金田揭旗到攻克南京,他作为开路先锋,"越铜关扫铁卡",所向披靡,军功居第一;从建都天京,到离京出走,再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七年初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讨论预备在秋天召开的全国史学界代表大会的会议上只有两位青年史学家,一位是戴逸同志,另一位就是祁龙威同志。我在会场上结识了他们。祁龙威同志是专精太平天国史的,从此一直互相切磋。在我所认识的年青一代同  相似文献   

9.
全祖望,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他生历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全祖望的史学思想,上承黄宗羲、万斯同,下开章学诚,是浙东史学的著名代表。他的史学,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然而近几年来史学界某些同志对这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们准备另文商榷。本文着重谈他的历史观点和治史方法,以及他在清朝史学中的地位。全祖望的历史观点全祖望的史学著作,带有浙东史学固有的特色,不爱发空论。他的历史观点,蕴寄于他为搜集残明文献所作的序、订正前史讹舛和解释经史诸篇中,主要有下述三点:  相似文献   

10.
杨秀清冤案的平反昭雪,是太平天国史上的一件大事。但至今史学界的评论还不尽一致。《近代史研究》去年第一期上发表贾熟村同志的《杨秀清评价问题的争论》一文,把历史记载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论证“杨秀清之死是出于天王洪秀全的命令”以及“杨秀清不是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尊孔派和投降派”,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贾文认为杨秀清之所以能在死后得到平反昭雪,主要原因是洪秀全为了要争取杨秀清的族弟杨辅清、杨宜清、杨雄清等人和他们率领的部队拥护天王,支撑危局。文中还指出:“历史证明,杀杨秀清后,在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形成了两派。以韦昌辉、秦日纲、胡以晃、陈承瑢为一方;以  相似文献   

11.
何谓社会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社会史?这个问题在西方史学界有过广泛的讨论,但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英国《今日历史》杂志1985年3月号上刊登了几位英国学者的意见,现摘译其中部分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是目前史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尽管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是四种意见,即(一)认为历史上各种意志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二)认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四)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应当说,上述意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对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欧美资产阶级著作中,对一七八七年宪法的制定,往往强调几个大人物的历史功绩,宣扬个人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唯心主义观点,过去我国史学界在左的思想干扰下,有些著作只片面强调一七八七年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对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缺乏全面的论述。这就不可能正确理解美国联邦制国家产生的必然性,不能全面地评价一七八七年宪法的历史地位。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和如何评价中间道路的问题,目前在史学界尚有争论。有些同志认为民盟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并对中间道路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实际上,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倒不如说是历史事实问题,应该让事实来说话。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评价中间道路的历史作用,并从民盟追求中间道路到放弃中间道路,不断进步的历程中,把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认识。一、民盟与中间道路一九四一年春,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以后,不但对中国共产党实行军事进攻和政治压迫,对其它各党派也加紧实行“消灭异己”的政策。这时,中国人民救国会、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及一些民主人士为谋共同的生存,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了新文化史研究范式,并逐渐取代了旧有的社会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主流模式。米格尔·卡夫雷拉2004年推出的《后社会史初探》,结合具体的历史著述探讨了过去几十年间历史研究领域(主要是英语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趋势。全书共有五章,按其内在逻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本书专注于讨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更为直接的一些历史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剑 《学习与探索》2008,(2):217-222
当代中国史学界,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某种理论体系下对历史进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史学界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史学界的相关研究理论、概念或方法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解决中国史学研究的问题,如何注意借用的理论、模式等与所研究对象之间是否存在着理论的适应性问题,不仅是每个史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史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对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独特性的探讨来说,它也是必须注意的.关注史学研究中的初始条件差异,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和国内战争,历来是美国史学界的经典题材。当代美国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流派,总的来说,可分两大主流:一种是歪曲美国历史的所谓“一致论派”;一种是对美国历史抱批判态度的“进步”和“激进”派。  相似文献   

18.
洪秀全究竟是先有反清思想再创立拜上帝教,还是先创立拜上帝教再有反清思想?这是研讨洪秀全早期思想演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史学界长期讨论未能获得解决的一个问题。罗尔纲同志认为,“洪秀全的创立拜上帝教是在他决心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有的同志认为,洪秀全走上革命道路是在创立拜上帝教之后。可见,这仍然是一个有待重新探讨的课题。我们再次阅读了关于洪秀全早期活动的史料,重新考察了这一问题,并从各家研究成果中汲取了颇多教益。现在不揣冒昧,也想谈谈自己的若干见解,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9.
马万利 《浙江学刊》2006,7(5):118-123
反联邦党人是美国建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反联邦党人的言论集主要有《反联邦党人全集》等三个不同的版本。美国史学界目前对反联邦党人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正面评价,并且将讨论焦点相对集中在反联邦党人是“一群持有……的信念的人”这一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作者近年来发表了多篇关于历史比较研究法的论文,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本文就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根据、方法功用及局限性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应该总结和借鉴古今中外历史比较研究的经验教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使历史比较研究法成为真正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