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认为,我国文学从“古代矽到“近代”的变革,开始子一九○二、一九○三年间,完成于“五四”之后。它跨越两个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由两代文学作者完成。我曾经希望回到文学自身,去寻找这一变革的“内部”规律,得到的却是困惑。从内容方面看,我国文学从明朝中叶起就开始蕴积着近代个性解放的因素,然而,开始于一九○二、一九○三年的文学变动却与此种精神意向是脱节的,大量表现在进步文学中的,是另一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心学,是人的心灵奥秘的读白,可文学的这一真实本性总是无法自由、完整地实现,它总是要受制于某种外部条件和外在目的中,从而导致了文学形式、文学本质、文学主体三个层面文学本性的变异。文学本性的变异又必然引发其向自我本性的回归,由此形成了文学的变异与回归的矛盾运动。传统文学的变异与回归的矛盾运动,从文学形式层面看,表现为雅与俗的斗争,从文学本质层面看,表现为理与情的搏击,从文学主体层面看,表现为位与隐的对峙。文学的变异与回归是两种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力量,两者之间的对立、制约促成了文学的进步和发展,文学正是在这变异与回归的曲折旅途中实现着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茅盾早年把“五四”的科学精神贯穿到文学中去,把文学与科学联系起来,也把文学的真实问题与科学精神联系起来。他说:“近代西洋文学是写实的,就因为近代的时代精神是科学的。科学的精神在求真,故文艺亦以求真为唯一的目的。”这实际上就是说,真实是文学的生命。“五四”以来的进步新文学,正是依靠“真实”这个法宝击败了封建旧文学,  相似文献   

4.
打倒“四人帮”之后,我国的文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巴金等老一代作家一再称赞,新时期文学超过了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人民象是过着盛大的节日,迎来了这个时期的文学。特别当我们目睹过长期动乱给文学带来的荒芜,一旦看到它出现的繁荣景象,不禁从心底里喊出来:“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人们想认识这种现象,是很自然的。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到生活艺术观社会主义文学这面旗帜一出现,它上面就写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由此而联想到高尔基谈论十九世纪俄国和西欧众多现实主义作家的时候,也曾高度概括他们的一致性。他说,这些作家都是有产阶级的“叛逆者”和“浪子”,他们的作品的基  相似文献   

5.
一新时期文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作家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许多作家,尤其是小说家在走向艺术的自觉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成熟。他们把文学从工具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文学成为人学。小说家的艺术触觉更加深入到人的心理的深层结构中去,一层层地揭开人物的心理。文学的这种强烈的“主观性”和“内向性”,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一个主导趋势。文学的“向内转”,引起了小说整个艺术格局的变化,使小说的艺术面貌焕然一新。在内容上,作家对社会和人生这个大系统的各  相似文献   

6.
靳新来 《学术交流》2006,(7):159-162
新时期文学以叙述苦难的方式开始新的历程。从“伤痕”到“反思”,再到“人性呼唤”,新时期文学在书写苦难中发现了“人”。这得益于转型时期特殊的文化环境,文学与变革中的意识形态达成的默契。但不无夸张的“感伤姿态”、对苦难的传奇性美化等,又充分显示了文化环境对创作主体的强大制约力和创作主体意识觉醒的艰难。在政治化的文化环境中,作家的创作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种环境,同时又试图对此有所超越而确认自身的美学位置。  相似文献   

7.
李建宗 《社科纵横》2006,21(6):97-99
本文把“十七年小说”和“新时期小说”放在比较的视野下,通过对其回应政治、描写英雄、干预生活、呼唤人性四个共同特点的分析,揭示出这两个时段的文学在发生断裂的同时,存在着延续。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世纪初期以来近70年的中国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和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进行了宏观考察和研究,认为中国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建构起多元开放的“人的文学”观念体系,到了30年代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又分化成两大主要理论体系,即以鲁迅、周扬、冯雪峰为代表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由于适应了中国急迫的社会政治革命要求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观念,以朱光潜、沈从文为代表的非功利的文学审美理论,在唯物史观和艺术社会学范畴之外丰富了现代中国文艺思想。上述两大理论体系中一些真诚的理论家,在把握“文学-人”这个核心进行艺术思考时,不断突破自身的理论局限,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对立面的某些理论思想,从不同的方面改造和发展着“五四”开创的“人的文学”的思想,构成了总体历史发展的多向分离和总体趋近的运动轨迹。这将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有两点历史启示:一是文学观念的建设必须以文学和“人”为核心,对于文艺规律的探讨不能偏离人所创作的这个文学主体;二是新时期文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应该向着历史的“新的综合”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9.
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无论从妇女解放运动还是从妇女生活和妇女研究角度,近50年均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至1976年的女性的“社会性解放”时期和从1977年至今的“女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时期。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在走向女人、走向自主的个性化生活方面,中国妇女走出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同时也正在实现与现代化、与国际社会和国际妇女运动的接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观鲍维娜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直接产生于妇女解放运动,它同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时代色彩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必然结果。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将黑龙江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与本地区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和“十七年”的散文进行了纵向比较,认为有三个特点:(1)文学观念变革,题材日益开放;(2)打破凝滞的思维模式,表现出多种审美情趣;(3)从客体的直观反映,转向主体的情意投射。同时,作者又将黑龙江新时期散文和同时期的小说、诗歌、戏剧进行横向比较,认为它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存在着有待于克服的三个问题:(1)创作队伍老化守成,缺少新生力量;(2)散文观念陈旧,缺乏当代意识;(3)一些作家的文学修养不高,影响着创作的提高和突破。  相似文献   

12.
张宝明 《求是学刊》2004,31(2):88-94
五四时期的Humanism思想将“人”抬到了中心位置。“人的文学”一度成为时代的呼唤。就中国现代文学孕育、成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 ,新文学的指导思想至少有三个明显的传统 :陈独秀的受传统思想制约的人道主义 ,胡适的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文学观 ,周作人的夹杂非理性主义色彩的人本主义文学观。在这个意义上重新认识“人的文学”的路径 ,乃是当今文学创作突围重大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十四年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东北现代文学由“启蒙文学”、“反日文学”和“变革文学”组成,井以“反日文学”为主。“反日文学”又呈现出关内“流亡文学”和关外“沦陷区文学”两种形态。“东北流亡文学”形成群体在1936—1938年,到了40年代又明显地分化为香港桂林的“东北作家群”和延安的“东北作家群”两部分。“东北流亡文学”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的转折性和自身调节性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首倡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而鲁迅先生接受这一说法本是一种有感而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启发性,但是不能把它上升为一种文学史规律性的理论判断。“汉代文学自觉说”是对“魏晋文学自觉说”的一个有力挑战,从汉魏以来“功利主义”与“文学自觉”、汉人的“个体意识”与抒情文学的关系来看,促进汉魏以来中国中古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秦汉社会制度的变革、文人阶层的出现及其特殊的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基本态度。以此为基础,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汉到唐的中国文学的演变轨迹。“魏晋文学自觉说”不能全面地描述中国中古文学的发展过程,它影响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因而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不适宜使用“文学自觉”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性”具有意义生成性 ,文学作品或文学主体并不以其自身而拥有全部意义 ,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到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中去界定。  相似文献   

16.
“为政治”与“逃逸政治”:“公众化写作”与“个体化写作”——对“十七年文学”两种创作现象的解读赵海彦一、公众化写作:文学直接“为政治”的真义十七年文学,是通常所谓“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时期。其显明的时代特征是“为政治”。这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总...  相似文献   

17.
形象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和主导性因素,乃主体也。这也正是韦勒克和沃伦所说的:“一部分文学作品的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作者,即作者。”于是,在形象生成期所呈露出的小说家心理,必然是一个格外活跃而又布满奇妙色彩的精神世界。我以为,杨沫的“自白”,是剖示形象生成期小说家心理的一个具有模型意义的实证。形象生成的自身规定性,决定了这是一个运动过程。而且,十分显然,它的运动过程是以小说家的创作心理的运动过程,作为契机和凭赖的。于是,完全可以把形象生成的运动过程称之为“第二过程”,而小说家心理的运动过程则可以称之为“第一过程”。我在这里说的“第一”“第二”,主要指的是制约关系,而不是时序关系。因为,尽管由于制约关系的确定,已经意味着它们之间的时序差异,然而,更由于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在同步状态之下进行的,其间的时序差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甚至确认为这是一种重合。于是,在这两个“过程”的同步重合之下,产生“过程”源的两个“运动”自然也在重合。其结果是两个“运动”的量与量的相加,因此,就愈益显示出“运动”所具有的强劲而鲜活的张力。毫无疑问,这“张力”源来自于小说家心理。于是,就足以推演出这样的动力逻辑:小说家心理→“张力”→“运动”→“过程”。如若将中间环节删减掉(当然,这是便于进行考察和描述而作的“删减”),那么,就可以昭然地看到小说家心理与“过程”的因果联接图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为例,结合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东方的传播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论述了文学在不同国度与民族发展与传播中时空统一性的理论问题。其要点是:(1)论述了鲁迅在中国近代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他对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理论主张;(2)对文学研究思维方法由古代到近代演化的宏观考察和鲁迅以日本文学为桥梁横向移植西方文学有益经验的一些观点;(3)探讨了文学流播中时空统一性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层次的区别。只有科学地揭示和阐发其“内在”依据,文学“外在”关系中的时空统一性才能建立在完全真实、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逐步向深层发展。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伴随着民族灾难,东北文学以异常扭曲和复杂的面貌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流程中。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文化统治下的东北新文学虽沦入沉寂世界,但并未成为一片空白。沦陷初期,在日伪统治较薄弱的哈尔滨,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爱国作家为主体的进步作者群。他们受俄苏文学和“五四”以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创作了多篇抗日救国和暴露现实的进步作品,为沦陷区文学树立了正视现实、暴露黑暗的榜样。但整个文坛并不够景气,一些小说对现实的描写多处于表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五四”个性主义文学中的深层文化心理作了剖视。由于“五四”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思想,并非出自中国社会内部经济文化机制发展到充分成熟的一种自然选择,而主要是先觉者们从西方“拿来”的。故而在其选择、汲纳过程中,必然受到选择主体原有精神文化形态的制约,形成选择主体和被选择客体之间的互渗或同构。文章置“五四”个性主义文学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文学观念的比较研究中进行宏观透视和微观分析,较系统地论证了:“五四”作家观念中的个性主义,在其哲学本体意义上,往往是“群”和“类”的个体显现,他们显意识层次中的单数的“自我”,往往就是他们潜意识层次中的复数的“我们”。当他们把自我从传统社会中分离出来,追寻个体价值的完成的同时,其本质却是以走出社会的方式介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