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的要求,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民事审判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
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大重建工作同样包括司法为民、构建大调解机制的法治建设,笔者以大调解机制中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中的法院调解相互间的衔接为视角,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背景下,人民法院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创新以求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司法建议作为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手段,是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司法建议作为一项靠《度早已存在于审判执行实践当中,但是该项制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制度建设也未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这项制度加以完善,以求该项制度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真正体现法院匐法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对于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法治,则是永远不变的旋律。近年来,斫口区司法局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法治监督,强化执政水平,实现司法为民,使法治成为破解司法行政发展难题、扎实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2014年6月,我局被评为“湖北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始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民事审判工作,指导全市法院通过公正审理重点案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同志对全市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重庆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做了很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事情”。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曾三次视察重庆高院,称赞重庆法院“服务大局有新举措,司法为民有新成绩,法院改革有新进展,司法规范化有新成效,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相似文献   

6.
《决策导刊》2005,(3):i002-i002
城口县司法局是城口县人民政府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一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司法局的坚强领导下,城口司法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发挥职能,从警为公,服务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开创了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该局的法制建设、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7.
省部声音     
正孟建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法庭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便民的独特优势,当好司法为民排头兵,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院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将省级法治单位创建活动与队伍建设、公正司法、法制宣传、司法为民相结合,深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法治化建设。今年6月,被平安法治湖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全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9.
李富文 《决策导刊》2007,(10):37-38
莫文方,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院长,一个曾经戎马生涯的军人,一个把军人的干练作风带到人民法院的老兵。他怀着对三峡库区的热爱和对父老乡亲的一往情深,充分利用法院这一审判平台,披坚执锐,冲锋在前,用满腔热血浇灌出一束束司法为民与服务之花。由于他在三峡移民大搬迁工作中成绩突出,先后多次受奖励并荣获二等功一次,万州区法院也先后得到最高法院及市高级法院的表彰。  相似文献   

10.
司法改革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司法独立,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树立司法的权威,实现我国的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1.
邓凯 《决策探索》2021,(2):49-5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正在经历深远变革,尤其当跨界、链接、共融已成为贯穿各行各业从功能到场景、从应用到体验的重要主题之际,司法的规则形态与运作过程也在技术赋能下完成了差序格局的重塑。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互联网+司法体制改革”“智慧法院建设”的顶层驱动下,司法信息化不是新型信息技术与传统司法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法院体系的一次重大的“自我革命”,其核心内涵在于将当下技术创新成果作为助推司法改革的工具性路径,将之与审判、执行以及包括司法人事、司法行政在内的流程管理等具体业务作有机耦合,进而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推进司法的信息化、智慧化,建立以司法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开放平台,并据此打造可提供裁判指引、统一法律适用的全流程智能司法应用体系,这既是中国法院体系在构建“法治中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最重要的技术侧支持,也代表着显著提升司法能力、实现司法为民和公平正义终极目标的未来想象。  相似文献   

12.
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法院广大干警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推进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内容明确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它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既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体人民法官的共识。一、公正司法是法官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线公正,法者,平之如水。具体到公正司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相似文献   

13.
司法的独立审判与网络舆论的冲突与互动越发频繁,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司法监督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的属性,冲突产生的原因,寻找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理想的衡平状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司法不公问题仍然是我们司法改革的难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司法体制障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司法环境不理想等问题,也有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问题。就法院系统内部而言,法官道德水准不高仍是影响司法公正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切实加强法官道德建设,确保司法公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江朔 《决策与信息》2011,(12):69-70
民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大众诉求。随着民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尤其是网络的大众化,民意对刑事司法审判也有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本文探讨民意对司法的渗透,以期通过制度化构建,努力形成司法正确引导民意,民意支持司法的和谐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司法改革呼声的越来越高,我国司法制度的各个方面产生的争论也不断泛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宪法监督的司法化”问题。宪法监督的司法化之所以被关注有着多方的原因。笔者从宪法监督的司法化的现状谈起,结合国外宪法监督的经验,对我国宪法监督的最大司法介入提出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法治建设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作为监狱管理机关,坚持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围绕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需求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监狱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制定了经济法,并且随着多年来的不断的修订,经济法已经不断的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明确的经济法司法救济程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经济法司法救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经济法司法救济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能够完善经济法司法救济程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近日在“法院、法官与司法改革”的演讲中纵论司法文明。肖扬说,司法活动方式与表现是否文明,直接影响着司法的公信力。近年来,人民法院在新型司法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趋势     
《领导文萃》2014,(1):133-134
正法院微博直播将出规范最高法公布的《关于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大力加强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通过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和普遍关心的纠纷,主动、及时、全面、客观地公开相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和疑惑。最高法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正着手起草、规范微博直播庭审的规范性意见,核心的内容是要考虑案件本身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