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民主政权是根本不同于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也区别于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一种新型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性的民主联合政府。它与抗战前的工农民主政府及后来的人民民主政府,同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体系,是抗日战争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2.
北伐战争顺利推进之时,共产党人提出了"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民主专政政权"的方案,并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创建市民政府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国体、政体轮廓初现.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政权思想的一个重要历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其必然性和意义,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政权思想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工农民主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两种政权,作为新兴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二者在党的领导下都取得了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本文主要对二者的政权建设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其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一九二七年在湘赣边界的井岗山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人民大众在根据地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苏维埃政府,并在它的领导下,开始了人民民主法制建设。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它废弃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法律制度,创建了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  相似文献   

5.
论抗战时期中共政权主张的演变朱帮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作为联结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专政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权主张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痛苦经验之后,从1927年起领导工农群众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始走上了进行武装割据、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正确道路。到1930年,已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都建立了红军和工农民主政权。1931年11月,按计划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  相似文献   

7.
经典作家提出,在落后国家,旧政权和旧政府的存在与农民生活的孤立性以及农民的愚忠意识相适应;它安于现状,妄自尊大,使本国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经典作家还提出,落后国家的工农政权和工农政府是坚强有力的政权与政府;是有文化的国家机关和政府机关;是精简与节约的国家机关和政府机关.他们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1936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致书国民党,呼吁建立包括国共两党、白区和苏区在内的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中央认为“这是我们新的宣言”之后,它又与我党在抗战胜利前夕呼吁的民主联合政府和旧政协通过的国家方案联系在一起。它提醒我们从国家权力这一视角去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可以深化对国共关系的研究,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民主共和国方案向国民党昭示:为民族大义抗日大业计,中共愿意放弃工农民主政权,改变两个政权的敌对状态,以求内战停止,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9.
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所领导的各地人民革命起义,是以代表会议(苏维埃)为工农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的。其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为了长期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建立革命根据地,有计划地建设政权。八七会议对乡村提出的口号还是“政权属于农民协会”,后来有些文件上有了建立革  相似文献   

10.
董必武认为,新民主主义政权是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了组成的联合专政的政权,是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主爱国人士共同组成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应以人民代表人会、车队、法院、政府组成新民主主义政权机构,并创建法律、法令、规章、制度;革命胜利后在政权机构中应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人会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应正确处理党与政权机关的关系;联合政府本身就是最好的统一战线形式。其理论与实践丰富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与统一战线思想,坚持丁共产党的一贯政治主张,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供了政治前提,为新时期多党合作提供了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权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权法制的前身和渊源 ,其肇始于大革命时期 ,初创于工农民主政权 ,完备于抗日民主政权 ,经过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过渡而推向全国。其具有立法的专门性、主体的平等性、范围的广泛性、生存权的首要性、切实的保障性等特点。它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人权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 ,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实行多党派合作共事 ,有其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实职 ,扩大了政权基础 ,加强了与同盟者的合作关系 ,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政府中设置参事室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部份 ,参事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参政议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民主总是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实现国家形态民主的标志。这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任重而道远。正象民主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一样,无产阶级真正开辟建立和建设人民民主的新时代,也要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同,民主也必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篇重要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民主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制这两种民主制的概念。他强调指出:“无产阶级民主制……是向社会  相似文献   

14.
简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创造,论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议行合一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党在延安时期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实行过“战时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进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构建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 2 0年间 ,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实行“动员性的参与民主”;改革开放后 ,我国民主政治逐步步入法制化的实施阶段。文章选取三三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农村直接选举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点”,总结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第一、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毛泽东根据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这一理论更鲜明地体现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它的阶级基础比无产阶级专政更为广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几十年革命和建设所得出的历史结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马列主义国家政权学说与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对马列主义国家政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拟就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历史渊源、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形式、政党制度等方面对马列主义国家政权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政党制度、区域自治、国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 ,从理论与实践上发展了党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主政权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背景下的艰辛探索。陕甘宁边区设乡、县、边区三级政权,包括参议会和政府两大系统。其中的乡村政权体制、乡村民主选举和“三三制”、乡村政权的议行合一与“一揽子会”、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乡村民主政权建设的创新,其本质是农民政权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从产生起已经历了三个发展公式:一是从"革命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自身的逻辑发展公式,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存在外在形式上的不完美性和严重的内在逻辑缺陷,通常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定为无产阶级专政,在理论上根据不足,在实践上有害。二是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工农民主专政,再到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公式事实上把小资产阶级即使没有当作首要的"专政对象",也是当作了专政对象的"主体",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专政自身的"不断扩大人民性"的发展方向,因而实际上它是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某些误区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完整的、非正向的发展公式。三是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工农民主专政,再到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公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性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从工农民主专政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误区,创造了通过人民民主专政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崭新道路和方向,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大发展,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