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最近,湖北、湖南、河南和安徽四省文物考古部门的代表以及北京、武汉有关方面的同志,在武昌东湖聚会,交流楚文化研究情况,以迎接将于今年十一月举行的全国性的楚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是根据一九七九年五月于西安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的决定举行的。那次会上,成立了中国考古学会楚文化研究会筹备小组,推举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四省文物考古界的代表为小组成员,具体负责楚文化研究会的筹备工作。大会还议决一九八○年的年会在湖北召开,重点讨论楚文化问题。座谈中,大家认为,在先秦古国中,楚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美学学会和荆州文化局、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于6月15日至19日在古城江陵召开了“楚文化审美特征及美学思想”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武汉及湖北部分地县的美学、文学、美术、考古和历史工作者。会上讨论了如下问题。一楚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楚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均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既是中国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又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与被先秦理性精神笼罩的中原地区不同,楚国是神话与诗、歌舞相交融的国度,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的肇源地。过去由于传世的实物不多,我们对楚文化研究得很不够。解放后,各地相继出土了数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所属各个学会前一时期相继举行了第一届年会。各个学会的年会一般都结合现实的斗争学习和讨论了过渡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问题。其中哲学学会的年会,更以较多的时间集中学习和讨论了当前国内外阶级斗争中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这里把经济、哲学、教育三个学会年会上讨论的其它部分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山东省社会学会第一届年会于1986年5月16日至18日在济南召开。参加年会的有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近百人,收到学术论文、调查报告62篇。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改革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与会代表围绕中心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现就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考古学会1982年年会于9月15日在徐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江苏汉代文物考古问题。来自本省的代表和应邀而来的山东、河南、安徽省文物部门及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的专家、学者近七十人出席了年会。省考古学会理事长赵青芳同志在开幕词中,概括地总结了我省三十二年来汉文物考古工作情况,提出了这次年会的任务,希望通过这次年会,推动我省汉代文物考古的科学发掘工作和对汉代冶铁、漆器、青瓷等专题的深入研究,他还建议由各有关方面通力  相似文献   

6.
孔子适楚的时间、空间有限,但却是儒学史和楚文化研究史上的大事.叶公子高与孔子有关“直躬”的讨论,反映出楚文化与儒家学说处理忠孝问题的差异.楚昭王欣赏孔子,令尹子西则表示反对,折射出楚人接受儒学的复杂心态.同是遭到排斥,但从中可以看出,齐、楚文化对儒家所持的态度不同.齐国既排斥孔子又否定儒家,楚国虽然疏远孔子却认可儒家.《庄子》对孔子适楚进行了文学演绎.《论语》及《庄子》所出现的北楚隐士,表现出鲜明的逃离社会,与现实决绝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五月下旬在成都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中,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学者就楚史研究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发言先后为序): 胡厚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从近几年《江汉论坛》“楚文化研究”专栏着,我感到楚文化研究很有前途和希望。楚文化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楚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问题。湖北的商代盘龙城遗址和湖南那么多的商代遗址,值得研究。对于商在南方的情况,商的版图究竟有多大,过去认为就只中原那一带,也就是只河南那一块,现在的看法是大大改观了,了解到商的版图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人文学科对楚文化的研究日益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极富启示性的开拓和探索。但因这种尝试才开端绪,故将楚文化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来看,还存在不少缺环和薄弱之处,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缺环即是对春秋时期的楚文化面貌探讨不够。由于历史文化现象是一种多层、多维、多次组合的复杂结构,要在一篇小文中对其作巨细无遗的全面把握,殆为不易,因而本文谨拟剖取春秋时期楚国上层文化的核心部分作为重点讨论对象。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10日至15日,全国党校第七届哲学年会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这次年会是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湖北省委党校、第二汽车制造厂党校等九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到会代表148人。会议集中讨论了干部哲学教育问题和主客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八三年十一月份召开的部分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座谈会和一九八三年自治区经济学会年会上,到会同志就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较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讨论刚刚开始,仍有大量问题有待继续探讨。现将讨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大量楚文化遗存的出土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人们对楚文化的兴趣,已从对老庄哲学和庄、骚文学的玩味转向对楚文化的渊源及其内涵、外延和价值的关注与探讨。楚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光镐同志的《楚文化源流新证》(以下简称《新证》)就是新阶段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新证》三编15章,洋洋洒洒36万余  相似文献   

12.
省教育学研究会一九八一年年会于十一月三日至十一月七日在南通市举行。会议的中心是讨论如何发展智力问题。这次年会,共收到各单位送交的学术论文五十一篇,其数量超过了历届年会。这些论文探讨了发展智力的目的、对象、途径和方法,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了新的突破,它显示了我省教育学研究的新成绩。年会时间虽短,同志们普遍反映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会开得好,收获也比较大。大家一致认为:(1)这次年会,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既有广度,又有一定深度,不少论文注意把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跳出了单纯研究概念的圈子,比如有《试  相似文献   

13.
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年8月10日至14日在武汉召开。中国与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法、日等国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现将大会讨论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科学和技术有何联系和区别,这些都是科学学遇到的基本理论问题。近几年讨论这些问题的文章不少,我以为并未讨论清楚,有必要继续讨论下去。一、科学的含义在科学的含义问题上,可以把众多的界说概括为三种型:1.与活动相对立的科学,即认为科学的含义不包含科学活动,只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活动不过是取得科学的手段;2.与知识  相似文献   

15.
首先要向我们这次年会表示祝贺。今天我要讲的“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没有很好研究,又因为时间仓促,没有很好准备。今天谈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和大家交换意见。错误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我们这次年会,联系江苏的实际来讨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很好,有很重要的意义。听说年会收到几十篇论文,有些文章占有了比较丰富的材料,是经过调查研究的。这是江苏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努力贯彻“十二大”精  相似文献   

16.
考古学上的早期楚文化是指与典型楚文化有直接渊源关系的一组陶器遗存,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的盘龙城遗址,西周时期遍及江汉.夏商时期的早期楚文化是古三苗的后裔在改宗中原文化后所创造出来的,西周时期的早期楚文化则是由周代的南土诸候和楚蛮等江汉土著蛮族共同创造的,楚国仅是其中很小的一支.  相似文献   

17.
广西经济学会于1980年12月19日至24日在南宁召开了年会。这次年会除交流一年来的研究成果、总结工作、制订1981年规划外,着重讨论了如何提高经济效果的问题。讨论侧重在三个方面:(一)什么是经济效果,为什么必须重视经济效果;(二)当前在经济效果方面存在些什么主要问题,原因何在;(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的道家思想,尊天道而重自然,尚阴柔而贵无为,明变化而保本性,在穷究天人之际时将人伦自然化,可以说是一种迥异于儒家伦理型哲学的自然型哲学。这种哲学,早已有学者意识到其形成是与南方楚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但由于它从根本上说不是官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文献记述较略;又由于受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之状况的限制,故学者论说也未详。80年代以来,随着楚文化的发现不断取得重大成果,随着楚文化的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学者们即对道家哲学与楚文化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明确指出它是“以丰富多采的楚文化为背景孕育形成的”,“是楚文化各种因素的提升”,“是楚文化的核心”。不过,这样的探讨毕竟历时不算长久,虽已较为全面地论及,却还有深入阐述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哲学学会于1985年12月中旬召开了年会,会上对哲学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变了,作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亟待哲学去进行科学的概括和说明。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许多原理只达到了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从抽象到具体  相似文献   

20.
(一) 《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发表了李学勤同志《谈祝融八姓》(以下简称《八姓》)一文,结合“楚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清理祝融八姓,应当说,这是颇有意义的。“祝融八姓”对楚人和楚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相关宗国诸问题,具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