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的中国,曾有过热烈的文化讨论。但是,在那场讨论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派似乎缺少新的创获.在冷静沉潜下来以后,经过深入的反思和探讨,出现了一些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李宗桂的新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便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该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演进为背景,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流派、文化主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试图立足改革开放的现实,吸纳中国传统和人类文化精华,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建构。这部新作使文化讨论在90年代初出现了向深层发展、向破中有立、主要是解决立的问题的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一、自觉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各种文化流派和学术主张,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在谈到明清之际的文化思潮时,作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与孙中山研宪蓬勃开展相并行,宋庆龄研究也欣欣向荣。未庆龄传记、年谱、论文、图片集纷纷问世,呈百花争妍之状。盛永华同志积多年辛勤研究之成果,汇成<宋庆龄论》又以探索宋庆龄思想和实践的有创获的新著而引人注目。把孙中山和宋庆龄紧密联在一起研究,是本书的一大鲜明特点。诚如作者开头所指出药:“在长夜漫漫的旧中国,宋庆龄和他的导师、战友、同志、伴侣——孙中山,宛如黑暗天幕中的一对‘双子星座给灾难深重的民众带来希望、信心和力量”,“当其中一颖巨星报落后,另一颗星辰依然高是天际”,“照耀着民众的长期的、…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燕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子谔批阅三载,终于完成了《磁州窑审美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一书,笔者读后,深觉该书对弘扬磁州窑审美文化具有如下几项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学研究作为一门世纪科学,由于无论其基本范畴还是其文化语境,均来自于西方哲学与美学,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美学研究自身一直处于一种“本体不明”的尴尬境地,它不仅一直缺乏一种民族性的精神方式作内在根基,同样也缺乏一个本土化的文化学基础作外在保障,所以即便我们可以大谈特谈中国美学,但却往往只能局限在一种西方化的背景中,按照一种殖民性或半殖民性的文化逻辑来叙述,其结果也不是什么真理性的认识,而往往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遮蔽,使中国美学的本体内涵更加晦而不明。因此我们到底应当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以及必须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一部力作。如果说,作者的《中国思想史》和《宋明理学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系统地  相似文献   

6.
东北师范大学汪玢玲教授的《中国虎文化研究》,在该校出版社面世了。这是一部集中华民族虎文化研究成果大成的30万字的图文并茂的专著。它树立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在中国文化学研究上,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山水文化与中国美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山水文化,对中国美学传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重要范畴、概念,如崇尚自然、意境、气韵生动、诗画一律、形似与神似等,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是与山水精神的启示及其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创作经验分不开的。本文力图站在山水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交接点上,探讨山水自然世界对中国美学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契机和诱因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传统道德方面的论著已出版不少,但像黄钊教授所著的《中国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那样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道德文化作如此全面、深刻的论述,尚属罕见。这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一、构思独特,视角新颖。中国道德是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庞大思想体系,如何把它完整而深刻地揭示出来?该书作者避免了传统的完全按时期叙述的旧套,而是采取了独特的构思,将它分为“活水源头篇”、“范畴演化篇”、“优良传统篇”、“现实价值篇”,对之进行论述。这四篇是彼此不可分割、相互推进的统一体。“源头篇”集…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各式含有中国元素的物品在世界各地流转。不仅中国人,甚至外国人都在了解、学习中国元素。艺术设计方面的教材在专业构建的早期可谓寥若晨星,之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没有院编教材的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留在国人记忆里的一直是“四夷八蛮,翕然向化”,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语)。“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秋瑾语)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的坚船利炮才打开了中国久已封闭的大门,惊醒了中国人盲目自大的美梦。当中国人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西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山大学王正宪教授在1980至1999年期间撰写的一部论文集,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这本论文集大体上包括作者对当代经济学的性质、研究方法、在我国的适用范围等问题的探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讨论,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著作。 这本论文集的“引论”是一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大历史教训的总结,可说是全书的开宗明义之作。王正宪教授通过深刻的思考,鲜明地指出:“应当承认,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欧阳健所著《中国神怪小说通史》,是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的一部优秀力作。此书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新出的《中国文言小说史》、《神怪小说史》相关叙述的不足,详考了自远古无名氏《山海经》至清末陆士谔也是西游记》等一大批文言、白话体神怪小说,全书长达57万言,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原创性见解随处可见,堪称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神怪小说通史。 《通史》刻意为神怪小说作科学正名,努力刷新神怪小说“终未免荒诞迷信”的传统认识。该书开卷倡言:“神怪小说的本质在于:它不期待人类…  相似文献   

13.
方长安 《江汉论坛》2006,(1):140-141
现代性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根源,长期以来学界将之主要归结为外国文化、文学的影响,归结为异域话语在现代中国的创造性转换。他者影响成为许多学者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并涌现出许多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学者们认真梳理出世界文学如何走向中国,中国文学又是如何获得现代性而走向世界的现代路径,描画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的重要地貌特征,并由此赋予20世纪中国文学以民族主义意义和跨文化价值。这类研究的学术贡献无疑很大。然而,学界在重视域外话语影响的同时,却一定程度地忽视了本土传统在现代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王启忠先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小说文化》(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是文化新学科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力作,是他多年来潜心小说文化研究的理论升华和系统总结,令人耳目一新,足张文化研究之一举.这部别开蹊径、独树一帜的学术专著在研究范畴、研究方法、途径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耐人寻味,启人深思.一、研究范畴的开拓性.文化研究的领域最为宽广,最难把握,文化的定义多达一百六十余种,文化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作者面对强此纷繁复杂的研究现状,厚积薄发,筚路蓝缕,从文化定义的铨释入手,从文化内容的层面归纳起笺,明确提出了小说文化这个新的研究范畴,开拓出崭新的研究领域.这里边包含着相辅相成的双向研究进程,一是以小说的角度切入,从中挖掘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从而更好地透视中国文化;二是从文化角度观照小说,  相似文献   

15.
正当人们摆脱“文化热”退潮后面临的困惑,力求超越传统主义和反传统主义的两极思维模式,重新以科学态度和理性意识审视传统文化的时候,朱贻庭同志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出版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传统伦理、反思传统文化的新范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以下简称《伦理史》)是以张岱年、朱贻庭为代表的研究集体的精心之作,潜心多年,数易其稿,成于“文化讨论”的高潮期。作为负责的学者,他们认真吸取前几年“文化讨论”所提供的学术营养,贯彻“既反对颂古、也反对盲目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精神,努力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政治分析与理论分析、反思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深入具体地分析了传统伦理的基本范畴及学说思潮,而且在传统道德变革轨迹的清理和价值评判上,都有深解和创造性发掘,为近年来同类论著所少见,它昭示了中国传统伦理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南商品经济的研究有不少论著问世,但系统研究的著作尚未见到。苏州大学历史系单强博士著《江南区域市场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版),可以说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江南区域市场体系的学术专著。一、 该书首先用历史学的方法,深入探究了江南区域市场的起源与变迁,并分析了影响区域市场发展的环境因素,揭示了区域市场从传统向现代演化的趋势。作者认为,江南城镇市场的起源,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代泰伯、仲雍“南奔荆蛮”,建立吴国和梅里城;春秋战国时,江南又出现新的城邑;唐代以前,县城镇发展较快;宋以后,特…  相似文献   

17.
有益的探索可喜的成果——评《中国革命史通论》赵金鹏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高等学校的的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怎样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怎样使当代大学生在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8.
不少读者盼望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以下简称“《宗》著”)问世了。 1983年全国宗教学科“六五”规划会议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提出一个引人瞩目的课题——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几年来,该所全体人员进行了辛勤的劳动,陆续发表了一些探索性的中间成果,受到学术界、宗教界和政府机关的重视,《宗》著就是其最后成果。主编罗竹风同志为本书写了前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1936年以后长期侨居美国,为向西方国家读者宣传中国民族文化作了不懈同努力。他用英文写作的《苏东坡传》,就是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此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动笔,1947年完稿,由纽约约翰·黛公司,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先后出版。此书原文为“TheGayGenius:TheLifeandTimesofSuTangpo”,似可直译为《心旷神始才智卓越的人物──苏东坡的生活和时代》,70年代台湾出版朱碧云、张振玉两种译本,均译为《苏东坡传》。本文以下简称《苏传》。林语堂为苏东坡写传的念头,据他自己说:“已经存在心中有年”。1936年他…  相似文献   

20.
到目前为止,鲁迅的文学批评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注意,鲁迅先生对文学的见解与主张更是屡被称引,卜召林同志的新著《鲁迅的文学批评》并不满足于告诉我们鲁迅曾说了什么,而是告诉我们鲁迅的声音为什么与其他人的不同、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说得怎么样等问题。 构成鲁迅文学批评“圈子”的元素是什么?卜召林同志认为,鲁迅的文学批评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在批评对象上着意浇灌“佳花”与“佳花的苗”,在批评方法上,使用社会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批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