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儒学和基督教均对人类婚爱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以"诛心"式的禁欲扭曲两性婚爱的完整性,而儒学则以对自然性爱的宽容奠定了两性婚爱的心理审美化基础。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探求带有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在儒家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追求则被打上情感伦理及意象美学的印记,换句话说,西方爱的传统是在爱情中实现人生,而中国人爱的习惯则是在人生中获得爱情。 相似文献
2.
明末基督教传入中国后 ,耶稣会士与中国儒家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出发 ,在基督教与儒学之间进行了深入的接触与对话 ,耶、儒之间既有会通 ,也有冲撞 ,体现了异质文化交流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儒学为人类提出了一个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模型。基督教作为深植于西方民间的一种信仰,它在弥补法律的缺陷、完善道德的修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方文化精髓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和思想资源,挖掘这座人文宝藏,可以窥见多元民族文化的堂奥,并追寻当今世界根源性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儒学与基督教的人生哲学对话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如何看待基督教的灵魂不灭说和上帝赏善罚恶说;二是人的真正的家园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三是人是否应该“面对死亡而生存”.基督教经院哲学从灵魂不灭论出发,告诉人们家在天上,教人做“天上人”;儒家哲学则告诉人们家就在现世,教人做“人上人”.由于这一分歧与现实人生密切相关,这就使这场人生哲学对话格外具有震撼心灵的魅力,并对明清之际中国哲人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切思想都无一例外地来自于人类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慕,来自于对超越自身局限到达永恒境界的不懈追求,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在基督教神学中,人类只有通过救赎,跟随耶稣基督,超越罪孽,超越自身局限,才能重回理想的天国,到达终极和永恒;源于传统儒家思想道德修养观念的仁、圣、天道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是教导人们如何超越自身局限,达到至上和永生的境界。在此,基督教和儒学即获得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人的超越。不过,在超越的终极目标上,前者趋向于上帝,后者则趋向于天道;在追求超越的动机上,前者寄托于来世,后者则寄托于现世;在实现超越的途径上,前者祈求于他救,后者则忠实于自救;在超越的结果上,前者表现为因信称义,后者则表现为实践贤明。 相似文献
6.
"孝"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伦理实践中具有基础地位与核心意义,而对西方社会及其伦理生活同样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督教对"孝"观念问题也存在着种种教导与论述.从发生逻辑、内在结构、价值取向诸方面考察,前者主要体现为一种自然之孝、身份之孝、人本之孝,后者则基本上属于一种启示之孝、契约之孝、神本之孝.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如何能够在努力卸载两种"孝"观念政治性、宗教性等意识形态方面之历史负担的基础上,充分而自觉地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沟通、补充和修正,从而为建构全球普遍伦理提供某种契机与资源,应当是一更有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恩德观在中西方民族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概念。儒学倡导的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等观念就蕴涵了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基督教所说的恩德,即上帝泽被苍生的恩爱之情,它具体表现为对人类的拯救和仁慈。从实质上讲,中西方恩德观强调的是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的伦理、宗教关系。就此而言,虽然儒学基督教两者承载的文化蕴意大相径庭,但却分享着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母题及思想前件。正是基于文化间相向而行的不同路径,才使得儒基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区分与碰撞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阐释,揭示出儒学"一体之仁"的观念。这与舍勒的"爱的共同体"观念之间存在着比较的可能:明德的本源性与爱的人格性;亲民的差等性与爱的等级性;至善的一体性与爱的共同体。阳明这种"一体之仁"的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却源于孔孟的一种本源的生活情感观念:仁爱首先并非形而下的道德情感,或者形而上的人性本体,而是先行于这一切的生活亦即存在的情感显现。 相似文献
9.
在任何一种文明中 ,道德体系的建立似乎都是以束身约己为出发点的。所谓束身 ,是人类为完善人格而约束人性世俗特征的一种手段 ,是人类自觉超越个人欲望、品味、志趣、感受和倾向而构建道德的一个过程。由于道德的基本内容是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境界 ,所以束身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完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活动。中国的儒学与西方的基督教都是以道德为本的文化 ,它们在承认基本人性的基础上倡导束身以立德。本文试图对两种道德建立过程中的“束身”观进行比较 ,说明束身作为道德构建的普遍法则在两种文化中的共同作用以及表现上的差异。一、束身以立德… 相似文献
10.
《中州学刊》2017,(3)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离不开孔子儒学的精神滋养。然现代新儒家将儒学的现代复兴引向重在择发儒学的宗教性、终极关怀上来,这些问题纯属西方基督教特有的经过末日审判来世能否进入天国的范畴,与中国原始儒家所需要的现实情感关怀格格不入。新儒家以一种超常识、超思辨"智的直觉"去体悟"仁心与生生天道"(刘述先),或心体性体(牟宗三),或本体(成中英)等。这种道体不是原始儒家的本怀,也不是未来儒家需要的东西。原始儒家有道体,其道体是具有康德理性般存在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但却根植于每个人的情感及其家庭的伦理之中,是积久涵养之工夫,非如有另一物般之实体的存在。儒学是个情感问题,亦绝非仅人生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宗教特别关注人死亡后之世界,存在多种解释.以伦理学的视野研究宗教对人之死亡的超越有如下5个特征第一,由至善与神圣存在概念所决定的能超越的伦理学特征;第二,由人之死亡的两种含义所决定的超越性的伦理学思想特征;第三,依据凡俗如何实现其神圣所决定的实践性的伦理学特征;第四,分析能所关系所得出的超越性的伦理学思想特征;第五,此超越性伦理源于何处的伦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解读雅克·德里达 (JacquesDerrida)的《何谓诗》一文 ,阐述了德里达的诗学 ,并指出了德里达的诗学同中国传统诗学的一些相似之处。德里达不落西方传统诗学的窠臼 ,用两个词回答了何谓诗这个问题。这两个词就是“记忆”和“心灵”。 相似文献
13.
14.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全新景观,但与此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突出。在克服和消解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中,建立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尤其是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面对此种窘境,以伦理见长的儒家哲学理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如儒家所提倡的诚信原则、忠恕之道、交友之道以及修身自律等,通过现代性诠释和创造性转换,对于应对今天网络世界出现的问题以及加强网民道德建设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16.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向我们提出了代际正义的问题,西方基于个体主义试图解决代际正义的进路存在很多的难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非同一性问题.儒家家庭本位思想基于一种非个体主义的立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挖掘家庭本位思想所具有的美德伦理框架,家庭本位的伦理思想可以把代际正义引出的非同一性问题消解掉. 相似文献
17.
<水心别集>卷三"崇义以养利,隆礼以致力",虽表明了叶适早年于义利方面的基本思想轮廓,其涵义却不如他晚年所言之"成利致义"命题清晰.本文认为,"利"范畴实质是一个"义""害"并存的双义结构.同样对于"利",程朱理学相对而言就"害"的方面发现较多,并在义-利-害的范畴链接中以义为根本性前提,而实质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义本学统;叶适则尽力凸显"利"范畴中义的蕴涵,宗旨却不是侧重"义",而是侧重"利",借重义利之辨来加强其整个事功学说的理论完备性,从而自觉地完成了明显有别于理学的功利儒家伦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原始儒家以历史的普遍性经验、社会的现实性条件、学术思想的传统、个人的精神品质等为伦理政治理论创设的历史现实基础,立足于伦理与政治的相互涵摄,用人性设定伦理政治,建构起伦理需要政治化、政治应当伦理化的以伦理统摄政治的伦理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9.
《人谱》与儒家道德伦理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生在明代后期的士大夫的“修身运动”,以其思想与方式(尤其方式)深刻地影响于后世,余风至今未泯。本文以明末大儒刘宗周所撰《人谱》为主要分析对象,考察其时儒家之徒的道德实践,探究他们当此危机时刻与修身有关的思想脉络。作为对流行于其时的袁黄《功过格》的反拨,刘宗周的《人谱》意欲申明儒学的原则,校正道德修炼中追求功利的倾向。有关的思想逻辑,却已非近人所能知。 相似文献
20.
如何超越死亡,达致永恒?儒家力主、力行最大限度地敦睦伦理,以期圆满伦理,贯通和绵延伦理之河。为此要求有起码保证,使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伦理间关系融洽,良性互动。其要件之一是伦理豁免:当伦理、法律关系因交集而陷入两难,主体在履行伦理义务、法律义务间陷入两难之际,法律规定,主体有权利适度免除其部分法律义务,圆满履行其伦理义务;被免除的、对他人和国家社会的那部分法律义务则或由该主体推后履行,或由国家社会交由其他主体履行,由此在伦理、法律之间解决两难,达到两全。伦理是永恒的,伦理豁免从制度上保证伦理臻于圆满、贯通和绵延,就从社会结构、个人美德两方面为永恒奠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