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代表:上午好!我与年鉴研究会有深厚友谊,从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年鉴业发展的初期,我就关注年鉴工作并参与了年鉴界的一些活动,在年鉴界结识了不少老朋友,看到了我国年鉴业不断发展。我首先向年鉴界近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年鉴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给年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说是机遇,是因为年鉴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大量信息作全面的收集,并加以筛选加工,提炼成为浓缩的信息结晶,为社会所用。说是挑战,是因为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产生、传播、利用都是高速的,人们对信息的关注、需求和依赖也是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校对工作,是书刊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书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年鉴也不例外。现就《红塔区年鉴》的校对方法及交叉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一初步的归纳分析,以供年鉴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孙关龙《编校质量和年鉴创新——在第二、三届全国年鉴高级研讨班暨年鉴编校质量专题培训班上讲话》一文第一、二部分对历届年鉴校对质量评比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进而从多角度论述了将年鉴校对质量评比改为年鉴编校质量评比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2000年6月,新闻出版署党组决定,中国年鉴研究会作为二级协会并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当年9月,根据新闻出版署和版协的部署,年鉴研究会召开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筹备工作会议。2001年3月,年鉴研究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及其领导班子,至今已经七年。2007年,民政部正式批复我会名称为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根据我会管理办法,到2006年3月,第一届理事会任期届满。但由于种种原因,换届改选工作直至今天才举行。现在我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6.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上午好!在这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的美好日子里,参加年鉴工作委员会(年鉴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非常高兴。我谨代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对此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会议纪要总结了年鉴研究会2002年度的工作,并就2003年度9项具体工作作出了安排。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中央级年鉴工作部组织,中国轻工业年鉴社、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社、中国年鉴社、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中国法律年鉴社、中国印刷年鉴社、中国工会年鉴社及中央级年鉴工作部等8个单位的9名同志,自2002年11月16日至21日,赴《安徽年鉴》、《浙  相似文献   

9.
校对工作,是书刊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书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年鉴也不例外。现就《红塔区年鉴》的校对方法及交叉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初步的归纳分析,以供年鉴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安县属中等偏小县份,经济上脱贫不久。我们通过编辑出版《红安年鉴》,摸索了一些县级年鉴工作的路子。现就利用年鉴为社会服务方面谈一些体会。一、年鉴是爱国主义、乡土教育的教材。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闻名的“将军县”。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化的年鉴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使年鉴编辑工作进入现代化的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年鉴编辑工作中的应用,是年鉴编辑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年鉴如何顺应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是年鉴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年鉴编纂工作责任制,是年鉴编辑单位最基本、最核心的管理制度之一。建立年鉴编纂工作责任制,则是确立编纂人员责任,调动编纂人员积极性,促进年鉴编纂工作向着优质、高效、低成本方向运作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建立年鉴编纂工作责任制问题,作一初浅探讨。 一、建立年鉴编纂工作责任制是做好年鉴编纂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年鉴?《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年鉴是以编年体书写的,按年度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那么,年鉴工作的内容包含哪些呢?有人说,年鉴工作不就是编编稿子、发发书。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我认为,年鉴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1.文字的组稿、编校。年鉴是大型综合年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字组稿、编辑、校对则是年鉴工作的基础。其工作进度如何,尤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今天,正当我国年鉴事业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坚持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年鉴工作实践,就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29曰至3月1日,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年鉴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31位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年鉴研究会)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领导下的全国年鉴界的行业性组织。  相似文献   

17.
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房德胜《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一文,在对关于年鉴创新的动力、创新年鉴的信息渠道、创新与年鉴学研究等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强调指出:创新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年鉴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年鉴获取信息的渠道应该由政府单一型渠道转变为以政府为主辅之以其他渠道的复合型渠道;加强年鉴学研究也是推进年鉴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年鉴工作仅四五年时间,可谓“新兵”,“小辈”。在年鉴栏目的规范化表述问题上,我不敢妄谈什么高见,仅以工作中的接触和感受,把问题提出来,求教于各位同仁。 作为年鉴,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曾中断较长时间,但就上世纪80年代初重新兴起以来,也有20多年了,因此在我心目中其  相似文献   

19.
第十二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于2002年11月6~10日在我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海口召开。参加会议的有50个城市年鉴和近20个省级年鉴及海口市有关单位的代表共140多人。中共海口市委常委、秘书长高锦全,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秘书长刘庆声,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陈仁礼、王守亚,海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宋攻文、海口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程国林,海口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海口年鉴》主编郑保祥,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常务理事马兵、谭惠全、叶宝根、朱力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兵主持。这次城市年鉴研讨会是近几年来规模较大的,也是比较成功的一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刘波主席、许家康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在济南召开,这是对山东史志工作尤其是年鉴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也为我们学习全国各地经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此,我代表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