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辉德 《老友》2013,(1):24-24
为了落实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1955年冬.江西省卫生厅组建了江西省血防大队.从各康复医院调集医务人员200余人,在副厅长刘达迎同志的指挥下,奔赴血吸虫病重疫区玉山县,开展血防试点工作。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今天回忆起来.仍感到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论前科消灭     
前科消灭是刑事法学界关于人权与权利保障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前科消灭"的历史追溯及其内涵界定是研究前科消灭制度的内在前提和逻辑起点;前科消灭之合理性论证是前科消灭制度建立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前科消灭的中国移植消融了因前科的存在而产生的诸多理论冲突和自相矛盾之处,从而使中国的刑事法律理论更加和谐统一,更有利于实现人权保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1949—1978年间党对资本主义,既有科学认识并充分利用,的成功经验,也有错误认识而完全排斥的深刻教训。在这三十年间,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期的“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到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以后的“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再到从60年代甚或是1957年起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割资本主义尾巴’”。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与哲学的关系向来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态度谈起,指出马克思在讲消灭异化时,并不是真要消灭异化概念本身,而是要消灭这种概念本身的抽象使用,这一点可以从马克思在消灭异化之后仍在学理和思维层面保留了异化概念这个事实获得证明。照此,马克思所讲的消灭哲学并非要消灭哲学本身,而是要消灭旧的哲学,代之以新世界观。因此,当马克思讲自己的学说是"实证科学"时,他更多地是强调新旧世界观的对立,而不是讲自己的学说就是不折不扣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前科制度与我国长期坚持"严打"的刑事政策相适应,前科消灭则适应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理念,符合刑法正当性原则,体现保护人权和刑罚谦抑的精神,契合法律的双重规制机能。我国已对未成年人的前科消灭进行了试点。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入贯彻,我国有必要建立针对所有犯罪人的前科消灭制度。前科消灭的确认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反社会性和前科经历的时间,前科的消灭还需适用严格的程序和特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玉申 《社区》2009,(17):44-45
1926年.中国北伐战争期间,苏联是对中国革命起到关键影响的国家.中苏关系首次赢来黄金时代。为了与南方革命政府对付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张作霖集团。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打算直接出兵中国东北,消灭张作霖的主力部队。对于这段历史.俄罗斯外交部直到最近才披露相关档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了中国民法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与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民法的诉讼时效和国外民法的消灭时效本质上相同,并且通过对国外消灭时效适用对象的分析得出结论: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消灭时效的立法政策,立法政策决定了时效的效力规定;对象与效力之间具有逻辑性;立法技术上,以请求权为适用对象,能和消灭时效效力规定桓和谐是较佳选择。立足中国市场经济现实,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对完善我国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规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了全面的分析阐述,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有共性,也有它的特殊性。道德与其他上层建筑同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这是共同的一面。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等,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阶级斗争的消灭而消灭;道德则不尽相同,它不随着阶级斗争的消灭而消灭,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而道德依然存在。所以道德从其发生到最后归宿将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  相似文献   

10.
前科消灭制度作为一种人为构建的法律制度,遭受着民意和法意的双重诘问.在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许多困境,以被告人、国家公权力为视角结合域外的司法实践来考察,设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恢复性司法的宽容和人文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读者网站     
西部开发切忌“花钱消灭财富”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开发必须注意经济效益,如果“花钱消灭财富”,只会把西部地区越搞越贫。 所谓“花钱消灭财富”,说穿了就是不顾经济规律和市场作用,单凭主观意愿或行政计划去搞建设,其结果就是消灭财富。如北京到通县的高速公路,因为通车量不足,所收的行车费不足以开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平、正义、人权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刑罚的合理化、宽缓化和刑罚的人道主义已为社会所认同,刑罚后遗效果消灭制度正体现着这一精神,其实质是刑罚消灭制度的一部分.文章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主要论述了刑罚后遗效果的概念、种类、社会价值及其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尚未顺应现代国际司法潮流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这不符合现代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理念。文章通过对前科消灭制度的情况、国内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的实践探索的论述,提出了未成年人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以期为我国立法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积累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推普形势下的汉语方言现状,谈目前方言研究的应对策略。文章首先界定了普通话与方言的概念,提出推广普通话不是以消灭方言为代价.指出普通话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方言研究的宝贵成果,方言研究应与普通话的应用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理论之一。消灭私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 ;但共产主义要废除的是资产阶级私有制 ,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在工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过程中被消灭的 ,而不能人为地加以消灭。我党在对待私有制问题上 ,既有成功地利用和改造私有制的宝贵经验 ,也有为追求单纯的公有制而不加区别地消灭一切私有制经济的“左”倾错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的多层性决定了私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私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扩大就业等方面有着公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既要支持和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又要反对无限制地发展私有制经济、鼓吹私有化的错误倾向。发展私有制 ,正是为了最终消灭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认为,相对贫困是个体自然差异的外在表现,无法被消灭。绝对贫困是个体脱离分工体系后的遭遇,导致了社会解体,必须予以消灭。遗憾的是,慈善事业、社会救济或通过惩戒逼迫贱民成为劳动者等方式,都无助于消灭绝对贫困,消灭现代社会成了维护现代社会的唯一方式。黑格尔陷入了困境。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的逻辑前提,认为相对和绝对贫困都是阶级压迫的产物,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依据唯物史观,指出贫困问题得以解决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也克服了黑格尔的资产阶级立场,指出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步,劳动者在“阶级意识”的作用下,能够通过革命消灭阶级压迫,改变自身贫困境遇。同时,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个体自然差异将无法成为个体获得财富多寡的最终根据。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的困境,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源流》2012,(23):63-64
1988年8月,省委书记林若同志来到南雄检查造林绿化和水土流失整治工作,指示"一定要把红砂岭全面披绿"。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战略决策和林若书记的重要指示,南雄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南雄、八年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决定。至此,南雄大地掀起了新一轮消灭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源流》2012,(12):63-64
1988年8月,省委书记林若同志来到南雄检查造林绿化和水土流失整治工作,指示"一定要把红砂岭全面披绿"。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战略决策和林若书记的重要指示,南雄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南雄、八年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决定。至此,南雄大地掀起了新一轮消灭荒山、治理水土...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是历史辩证法大师,其分工与人的发展关系理论明显体现出历史辩证法的彻底运用与贯通.在马克思看来,分工与人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古代社会的分工使个人显得比较全面,体现出了人的发展的有限的、不发达的"圆满".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则使人受异化的物的全面统治,使人走向片面的、畸形的发展.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张"消灭"分工."消灭"分工的真实内涵,并不在于消灭"分工"本身,而在于消灭包括资本主义分工在内的旧式分工,代之以共产主义的"新式分工"——自愿分工.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消灭了"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建立了共产主义的"新式分工"和公有制,人的发展将表现为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消灭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创造这种差别归于消灭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依然存在,如果不正确对待两类形态的劳动,就会使社会主义建设受到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研究,对于消灭二者差别的途径缺乏正确的认识,看不到脑力劳动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以及与体力劳动逐渐结合的途径,错误地认为消灭二者差别就是“让知识分子劳动化”(即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化),企图用压抑、扼杀智力发展去消灭体脑差别,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