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都是近代社会生活的产物,都是近代报刊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文体。新闻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可以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手法写人纪事,通常用来评介人物、事件、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地方风貌等。虽然,新闻通讯可以运用一些描写手法生动地描述人物事件,但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传递信息,报道最新的、人民最关心的事实的产生和发展。它不是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则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也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它虽然必须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并且迅速及时地表现出来,为当前的政治  相似文献   

2.
报告文学与无产阶级革命 回顾一下报告文学(Reportoge)的兴起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无产阶级登上社会历史舞台的新型文学,因而它是人民的文学,战斗的文学,真实地记录时代风云的文学,是最富于时代精神的文学.报告文学不同于诗歌、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文艺散文等文学形式,它不是古代早就产生了的,而是近代社会生活的产物,是近代政治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十九世纪末期,欧洲曾出现过比新闻生动一点的反映战争场面的速记,如德国记者写的短篇战地速写;反映民主主义革命者生活的特写,如俄国民粹派领袖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克拉甫钦斯基写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一种符号。当一种文学样式异乎别体,独立于文艺园地,它便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报告文学从散文的附庸,而后蔚为大观,自成一体,这样,它自然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言特征。而报告文学从散之中分离而出又可以属于新闻文学。并且,它在形式方面又汲取了小说等艺术门类的滋养。因此,报告文学的语言与散文、新闻、小说等文种的语言就有了内在的关联,它溶和了散文、新闻、小说等文种的语言因素而化合成了自己的语言新质。  相似文献   

4.
最近,文学评论家,我校文学院中文系吴欢章副教授的新著《现代散文艺术论》出版了,全书精致地评析了鲁迅、朱自清、丽尼、陆蠡、臧克家、方令孺、孙犁、杨朔、巴金、陈祖芬、赵丽宏等人的散文艺术,对抒情散文、纪事散文、报告文学、游记、随感等散文样式作了系统的美学研究。书中二十篇论文集成有机组合,勾画了现代散文的艺术框架和美学流变大势,拾级而上地揭示了散文美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报告文学诞生于无产阶级血与火的斗争中,在报刊的新闻通讯与文学作品交界的边缘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经过阶级斗争的磨炼,经过千百万作者的创作实践,这种新的文体一方面逐步从报纸的新闻通讯中脱胎出来;另一方面又逐步与文学中的散文、小说划清界限,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由附庸而蔚为大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迫切感到:要为报告文学正名,从理论研究上阐明报告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报告文学在文学领域中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讲.散文是区分于小说、诗歌、戏剧的一种文体。它涵盖范围很广.诸如随感录、短评、日记、杂记、游记、速写、报告文学等都是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成员。在小学的教材中.散文占了很大的篇幅。把握好散文的特质.才能更好地解读教材,从而打造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报告文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长足的文学部类。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报告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有异军突起之势,这类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真是盛况空前;其锐利的战斗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已经在当前的四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艺术水平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报告文学开始作为一种成熟的文体,从散文中“脱胎”而出,取得了无可争议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艺史的研究一定要打通中西古今,建构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学。只有打通中西古今,才能抓住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的本质特征。凡文艺总是从表现的角度来反映外物的,广义的诗学之本体论在于此。文体不仅有孕育产生的过程,而且其特征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某一种文体在其发展中也会产生出新类型来,亦即其类型也会转换。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作为基本类型划分的体裁四分法,既非来自中国古代,亦非来自西方,它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特殊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四体划分的文体概念形成的关键在于"现代散文"概念的明确。现代散文起源于杂感,杂感在向杂文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絮语散文,形成了小品文。小品文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形成高潮,使得散文得以与新诗、戏剧和小说并列,这样就产生出了四体划分的文体框架。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其最根本的矛盾乃是实用性与文学性的矛盾。报告文学是散文中时代感最强的写人记事、作者并可以直接议论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由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作一定程度的延伸——包括向着小说的靠拢、对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的涵容以及政论哲思的抒写,却不能作过度的延伸:这就是报告文学的本体论。相互对立的"大散文"概念与"文体净化"说,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散文,作为文体的一种,它的含义,是并不单一的,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中,它有着不同的含义。第一,从文体的历史看它可以和韵文或骈文相对称,一切不押韵或不讲对仗的非韵文或非骈文的文体,都可以称之为散文。第二,从现代的文学看,它可以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成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第三,作为现代文学体裁之一种的散文,它的具体内涵也不是单一的,也是因境而异的。它可以是一个大类,包括着文艺通讯、报告文学、特写、游记、回忆录、速写、传记以及杂文、小品文等等;其中,当然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八年,茅盾写了一篇《不要误解了报告文学》的文章,批评那种认为报告文学在技巧上低一级的看法,并且指出:“伟大作品也即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正如伟大的作品中可以有小说、诗歌、戏剧一样,也将有报告文学.”①几十年过去了,茅盾的论断一再得到了证实.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七年的时间里,我国报告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报告文学队伍人才济济,报告文学园地奇花竞放.现在,这枝文学新花,已经毫无愧色地独立出来,在艺术技巧上也日益鲜明地表现出它独具的特色.一近几年我国报告文学艺术上最大的突破,表现在刻划人物方面.这个问题尽管至今尚有争议,但它取得的成绩是引人注目的.文学的中心任务是写人.而报告文学却因具有浓厚的新闻性,它常常是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告.早在我国报告文学的初期,茅盾就指出:“‘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②钱杏村在我国第一本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的序言中也说:“报告文学的最大力点,是在事实的报告.”他们的这些论断与过去报告文学的实际情况是基本一致的.无论是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斯诺的《西行漫记》,还是我国后来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都是以报道事件为主的.有些作品,如《包身工》,虽然也花了一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这个大家族中,报告文学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诸样式相比,起步最晚。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才开始出现《赤都心史》、《饿乡纪程》、《暴风雨》、《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这些可以看作是报告文学的作品。而“报告文学”名称的正式引进与提出,则已是三十年代的事了。“左联”成立后号召开展“工农兵通信运动”,在1930年8月4日左联执委会通过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明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形成及发展历程一直被一些标志性的时间、事件和文本武断地分离,而这些时间、事件和文本主要是以厚重的政治蕴含而获得分离和命名历史的特权。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中,总是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宣言。它们宣告“结束”和“开始”。历史在不断的“结束”和“开始”的交替中断裂。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主要以政治运动及意识形态变动而完成历史定格。我们当然不是说文学可能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而发生和发展;而是说,文学是一种更复杂的人类精神的象征行为和情感表达形式,它与历史及社会实践有着更…  相似文献   

13.
讨论现代散文美的因素,人们往往先要谈到抒情问题.然而,抒情这一亘古不灭的文学魂灵是普存于各种文学形式之中,不唯散文所独有.事实上,作为文学的抒情类别,诗和散文共有着抒情特质,共同谱写情感的微妙篇章,使我们在激赏感情旋律的千变万化中,在艺术上难以对它们作出细致的区别,因而留下美的迷雾.艺术是彼此相通而又各自有别的.探讨散文的抒情美有赖于从抒情品性上对散文进行厘定,透过诗的抒情揭示散文的内质,以界定散文抒情美的形式、内容和微细层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散文的自觉出现在中唐时期,其突出的标志是韩、柳散文,尤其是柳宗元的文学散文.但是,散文的自觉是否完全因"古文运动"?笔者认为古文运动的出现,是儒学复兴和元和中兴这两大要求的必然,是新兴庶族地主阶级试图建构儒家道统和干预社会政治要求背景下的产物.中国古代散文在中唐古文运动之前经历了缺乏独立文学意识的散文阶段、较为自觉的骈散相间阶段、在纠正骈文之失中完成骈文向散文转变的阶段.韩、柳文学散文以其极高的文学价值确立了中国古代文学散文的完全自觉,其虽受古文运动的影响,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已决定了它自觉的必然并非依赖于古文运动.  相似文献   

15.
当代纪实文学文体概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实文学是一切非虚构文学的总称 ,包括纪实小说。当代纪实文学体裁有的是对传统文体的继承 ,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和纪实散文 ;有的是新的文体创造 ,如当代纪实、历史题材纪实 ;纪实小说比较特殊 ,它是一种尚有争议的文体尝试  相似文献   

16.
报告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样式,它的繁荣往往同社会变动密切联系,因此可以作为考察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的关键变量。将报告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置于改革开放语境下加以考察,能够梳理出当代中国文化与传媒中纪实精神演化的轨迹。在报告文学的发展演变中,孕育和涵养着新时期社会纪实美学,这也构成理解八九十年代报业、电视改革以及"新纪录运动"等文化进程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陪都重庆的报告文学书写在趋向文学化的战时过程之中,通过不断消解文学与生活之间的个人审美距离,以便能够从不同角度与则面呈现出战时生活的多重风貌.在推进现代散文战时发展的同时,对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发展也发生着不容忽视的书写影响,从而显现出抗战时期从散文乃至文学的中国发展趋向来.  相似文献   

18.
在报告文学理论中,真实性的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是研究报告文学的基础.从报告文学的发展来看,真实性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被提出来讨论,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尖锐的.当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刚刚产生的时候,它基本上属于新闻的范畴,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正由于它的根是扎在“新闻”这个土壤里,所以人们对它的真实性问题没有什么争议.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报告文学逐渐从新闻领域走进文学领域的时候,真实性的问题就引起了作家和读者的关注.报告文学的历史还告诉我们,当报告文学在某一个时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出现繁荣局面的时候,真实性的问题往往也提得比较尖锐.  相似文献   

19.
我对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独立的文学部类,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报纸出现以后,由新闻脱胎出来,而后逐渐发展,逐渐完善,最终独树一帜的。它虽然步入文学的行列,但它保留了强烈的新闻性特征。这种特征首先表现在它必须以特定的新闻性内容为题材,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必须是真实的事件或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史实。在这种独特的形式里,完全是真实的东西。”这正是报告文学区别于其它文学形式的根本标志。其它文学形式,不管是散文、小说,还是戏剧、电影,可以“专用一个人为模特儿”,把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真人真事经过改造,塑造为艺术形象;也可以“杂取种种人”凑成一个,根据社会生活虚构故事情节。不管用哪种方法塑造形象,都要经过典型化途径。所以,这些人物形象,在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但又不能指认他就是谁某;这些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种不为人们注意的文学——吕叔湘名之曰笔记文学。它之所以不为人们所注意,究其原因据说有:“一是它篇幅短小,二是它朴实无华。其实呢,篇幅短小和朴实无华正是笔记文学的优点和特点,也是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应予继承发扬的优点和传统。笔记文学,顾名思义,系随手所记之文学,它近乎散文,但没有散文那样细腻入微、情浓意深;它近乎笔记,但又较笔记富于文学形象的感情色彩;它很象当代的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