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过渡中,伴随着社会权力的演变和向国家权力的过渡,社会权力在被国家权力取代的同时又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保留.后形成的国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社会权力的作用.社会经济权利由此在法律层面上独立于国家权力而存在,但社会经济权利的实现始终依赖于社会经济权力,只是在国家形成后,国家权力为了妥协于社会经济权力代为实现了部分社会经济权利.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联邦在20世纪90年代着手经济和社会政治改革,采取权力下放和地区自力更生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社会经济关系的转换过程中,政府在经济进程的调控中所起的作用急剧下降,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之间发生对抗,俄罗斯内部经济关系出现松弛.其结果则导致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偏态增长.  相似文献   

3.
电视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决定其必须追求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近年来,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运作和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中,部分电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社会利益缺失,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严重失衡.研究中,笔者发现多年来电视人和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往往把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混为一谈,简单地对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作对立统一的分析,忽视了电视传媒在社会责任意识下所要追求的社会利益.笔者认为,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明确的差别,电视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不存在简单的矛盾关系.电视传媒不同于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企事业单位,它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笔者提出了应从两个层面来准确解读电视传媒社会利益的观点,并对电视传媒社会利益的缺失及其成因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视传媒应如何去追求、实现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4.
经济平等观的转变及其提出的问题经济平等关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经济权利.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经济平等观则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平等关系的伦理认可和价值取向.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小生产者的“有饭同吃”、  相似文献   

5.
略论经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在人类社会经济实践中,就形成了一些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观念、制度以及对经济行为加以控制的手段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在社会经济实践中,用于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价值观念、制度及控制手段等,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并日益成为具有十分广泛和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我们将这些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用于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称之为经济文化.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效率与公平的发展均衡——政府调节及其张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在缺失制控的状态下是随效率递进的,而社会则按公平原则设计其制度安排.因此,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在没有政府作用的调节下两者必然冲突,从而引起社会振荡.政府不是经济、社会的追随者,而是经济、社会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最近20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不平等扩大的趋势日趋明显.同时,各国的社会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发达国家出现了"福利国家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福利改革,许多发展中国家中的社会政策也明显发生了新自由主义倾向的改革.导致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中原来已形成的劳资合作和社会伙伴关系被打破,导致了福利降低和不平等加大;在发展中国家中,在国际经济竞争的压力下,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明显,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中国现阶段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以及福利制度的改革和社会政策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加入WTO以后,由于在全球化的国际经济中"探底竞争"和"探顶竞争"的同时存在,很可能使国内的不平等进一步扩大.并且,劳动力成本因素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重要程度的增大,以及跨国公司对国内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影响力的增大,将可能使国内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和使社会保护进一步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构筑新的社会政策和社会保护体系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加强社会建设中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令人关注的问题.“社会”与“经济”是社会系统中的两个构成要素,相互间有着内在关联的方式.但在自发发展的条件下,“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往往是通过“社会冲突”方式迫使经济造成的社会分化收敛来表现的,付出的代价则是社会秩序紊乱,政治权力受到威胁,经济持续发展受阻.社会管理是克服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发展自发性”的方式.社会管理,是基于一定时空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社会要素内部构成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一方面使经济发展形成的“产出”为社会要素相关事业发展供给必需的社会性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使社会事业发展所形成的“产出”为经济持续增长供给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使社会与经济之间形成“发展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政府利用公共政策和法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而运用经济和社会管制是干预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和社会管制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矫正市场失灵.但在经济体制转型期,政府在对某些行业实施管制的同时却出现了"管制失灵"现象.文章在比较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管制的基础上,探讨经济体制转型期"管制失灵"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深入,社会网络、制度和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学最主要的三个研究视角.网络分析学派揭示了社会网络在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制度学派则关注组织领域内合法性机制的作用和制度在历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社会后果;对经济现象的文化解释强调经济观念的社会和文化的"嵌入"属性.不同视角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对新古典经济学以理性选择和供求理论为基础的解释经济行为的学术范式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问题,是我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经济效率是指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追求经济效率是任何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效率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和发挥社会上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社会公平是一个道德概念,它通过宏观地评价社会来调节社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社会公平的理解有其具体的历史性.由于时代的不同和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公平概念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公平观.恩格斯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县城经济发展唯一正确的途径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既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使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亚 《学术界》2005,(1):182-189
借助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原始氏族公有制社会,土地占有制社会,资本占有制社会和世界(全球)公有制社会.中国只能通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完全走出土地占有制社会,融入资本占有制大社会,奔向世界公有制社会.资本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社会主义资本经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决定形式肯定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论断,是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结果,它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高度成熟.这一论断作为经济理论的重大转变,为我们全面准确认识特定经济现象的消亡条件提供了深刻启示.任何特定的经济现象,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不仅包括这种经济现象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即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决定的社会形态,而且还包括更为深刻的这种经济现象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原因,即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当某种社会经济现象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条件尚未发生变化,即使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论人本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兴瑞  王志国 《河北学刊》2007,27(4):194-197
人本经济是与以物的增长或利的增加为目的的物本经济相对而言的.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所有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来,人本经济就形成了.但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人本位还是物本位的斗争却经历了长期艰辛的历程.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着人本经济和物本经济两种博弈力量.就社会全体成员和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政府而言,人本经济已成为共识、内在要求和行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形态转型视阈内的中国民主文化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聚录 《学术论坛》2007,30(8):39-42
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主要包括社会技术形态转型和社会交换形态转型.民主文化指人们的民主取向、民主行为和民主效能的总和.社会经济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影响.社会经济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良性发展有赖于对社会经济形态转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旭平 《船山学刊》2005,(3):182-183
经济公平一直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自从进入20世纪,经济公平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罗尔斯等人关于社会正义理论的提出,以及后来一系的争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追求和实现公平是每个民族、国家及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经济公平在很早以前便成为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经济公平又是政治公平,教育公平等其他一切公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社会资源分配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明社会福利的内容及其社会资源再分配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补缺、制度和绩效等三种社会政策模式面临的挑战.作者援引有关研究指出,尽管经济增长通常是社会福利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同步发展.作者介绍了西方社会发展或发展性福利思想的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就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开云 《学术论坛》2007,30(11):97-101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不同,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得到制定和实施,从而使资源和技术的"运用和配置"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绩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同区域之问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显化和激化,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社会经济发展观的核心作用.研究和现实表明,"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必然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常被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将"经济因素"看作唯一真实的实在,它决定其他社会因素的产生,是社会存在的最终根源.科西克针对这种庸俗化的理解,他提出了"经济结构"的概念对之进行批判."经济结构"概念要回答的是"经济本身的起源问题",认为社会实在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展开过程中生成的.而经济之所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并不是因为人的这种造物比其他造物更真实,而是因为实践与劳作构成经济的本质.因而经济就不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而是以劳动和实践为本质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