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阿诗玛》形成于撒尼人的歌唱和叙事生活中,成为撒尼人讲唱传统的核心。保护《阿诗玛》不只是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阿诗玛》,而是保护撒尼人生活传统中的《阿诗玛》,保护以《阿诗玛》为中心的撒尼人的活态的口头传统,保护与《阿诗玛》有关的整体性的文化生态,在此基础上探索并构建撒尼人生活传统综合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进而推进新时代撒尼人《阿诗玛》生活传承的多样化面相。  相似文献   

2.
[摘要]文章主要从犹太传统与帝国文化的角度,考察了《马可福音》中各社会阶层包括撒都该人、法利赛人、文士、爱色尼人、奋锐党以及以撒玛利亚人为代表的普通百姓的身份定位。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他们必须处理与罗马帝国和自己的律法传统的关系,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神学观(弥赛亚意识),由此构成了《马可福音》的社会逻辑所发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3.
将撒尼(彝族支系)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置于诗学理论的背景下,以长诗的一些特定词句为样例,借鉴口头程式理论的研究方法、叙事学的理论进行诗学分析,可以探究《阿诗玛》民间叙事诗的口头传承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昆明驱车,我们一行7人不到两小时就到达了石林县城。透过车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具撒尼彝族风情的建筑物,每一面白色的墙壁上都刻画着彝人生活的场景。自然,最多图画的是反映阿诗玛和阿黑哥爱情故事的。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加拿大、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好撒玛利亚人法的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好撒玛利亚人法的迥异状况。通过总结借鉴,对我国见义勇为的立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彝族撒尼人密枝祭神仪式的"标准"表述为基础,通过田野调查中密枝祭神仪式的"意外"表述的田野案例,分析在外来媒介物的介入下,民间仪式的表述变迁,探讨外来媒介物与民间文化表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清江流域土家族“撒叶尔嗬”的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撒叶尔嗬”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祀歌舞,它反映了土家族人豁达、乐观的生死观。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撒叶尔嗬”的节奏、调式、结构、旋律彰显了古朴、粗犷的音乐特征,透过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土家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撒叶尔嗬”这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阿着底"在哪里?历来存在着争议.从"阿着底"一词的词义、撒尼人历史上的迁徙、"阿佐赤"与"播勒"家支的活动情况及相关地名看,"阿着底"是指一川相连的沾益、曲靖、陆良坝子,是区域名,而非某一具体的村寨名.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立春和日本的撒豆节差不多同在春初,不仅时间接近,而且节俗内容、文化内涵颇多相关联之处,对两国这一相关节俗作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日本撒豆节中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在仪式上还是象征意义上都能在中国找到渊源.同时, 对日本撒豆节的研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撒帐是我国民间婚礼中的一项传统习俗,它广泛流传于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撒帐仪式选用的撒帐物、撒帐的主持人和撒帐时吟唱的撒帐歌是撒帐仪式中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的因素,对它们进行民俗学的考察,并深入分析这一仪式的社会功能,可以揭示这一看似微小的习俗能够广泛存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受害者》中的利文撒尔与阿尔比两人既是受害者,同时也是受难者。他们痛苦与荒谬的处境构成了一种双重悖谬。而他们的受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反犹主义倾向造成的,阿尔比将反犹主义思想同化于自己的内心,并施加在利文撒尔身上。他们之间是迫害与被迫害的关系。尽管利文撒尔认为自己对阿尔比的生活与人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也不必要有负疚感。可是他仍然承担起了责任,这其中"爱邻如己"的犹太伦理思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小说展现了苦难对于受害者的积极意义,它能促使人更加努力地奋斗并最终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12.
前两天看一位朋友往身上撒爽身粉,觉得挺有意思,似乎周围很少有人这么干。她说,夏天身上出汗多,撒点爽身粉会清爽一些。于是和她讨论起关于爽身粉的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滑石粉。说着说着滑石粉,我们又重新翻出了代糖阿斯巴甜的老账。其实像代糖、防腐剂和滑石粉这类的成分,让人感觉有些  相似文献   

13.
尼扒是生活在傈僳族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一些年纪较大的男性组成,他们平时用自己的巫术为人们驱鬼治病,消灾解难,遇到有人过世就发送死者,节日期间上刀杆下火海,祈福纳祥。在长期田野调查并结合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描述了腾冲猴桥傈僳族尼扒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他们的文化、社会功能、现状及其人们对尼扒和巫术的看法、态度等。  相似文献   

14.
扫楼梯     
纵向:1.指运动的主流,或政治方向2.诗歌篇名,宋代文天祥作,首句“天地有正气“3.日本的民族,对日本民族成员的称呼4.撒尼人叙事长诗,同名影片由杨丽坤主演5.花名也叫太阳花,因早晚花都朝日,故称6.实行君主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爱在博客     
对于一些人来说,博客是一个书写自己内心情感的好地方,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宣泄自己压抑很久的情绪;但在另一部分人眼里,博客则是展示自我的好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己想成为的形象,展示自己不被人知的另一面。博客就是一个小世界,许多人通过博客进行交流,于是,一些故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撒娇"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天性,但"撒娇"并不是孩子的专利。有时候,父母跟自己的孩子"撒点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9,(6):60-61
巴比伦“空中花园”建在哪里? 巴比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千米处,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并称四大古国。一般认为,巴比伦“空中花园”建在幼发拉底河东面,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大约100千米,为巴比伦最兴盛时期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公元前604年-前562年)所建。千年古都巴格达曾是阿拉伯鼎盛时期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向来以文学艺术和雕塑绘画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8.
《阿诗玛》是云南省撒尼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一部叙事长诗,在长期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版本。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专门有人收集了这些不同的版本,经过整理后写成定本。从1960年出的定本当中,虽然渗入了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但是本文认为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中发现彝族婚俗中的基本形式:自由婚恋与抢婚制度并存的婚姻礼俗。  相似文献   

19.
英国十八世纪的作家、文艺批评家撒缪尔·约翰生(Samuel Johnson,1709—1784)的文艺思想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翻译不多,评价偏低,有的介绍还十分不符合事情的本来面目。所以,想根据自己接触到的一些材料,谈谈个人的意见,就教于有关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网络聊天中广泛地使用语气词,除了普通话中规范的语气用词外,一些具有方言特色的语气词如“撒”、“哈”、“咧”、“啵”也进入了网络聊天语言中。本文讨论“撒”、“哈”、“咧”、“啵”在聊天语篇中的语用共性。根据语料发现,网络聊天通常语句很短,“撒”、“哈”、“咧”、“啵”不仅可以增强聊天者文字聊天的语气,弥补短语句情感表达的不足,还在会话语篇中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使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