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locha,满语也写成lokcha、lochan、lucha、luchan,译为"罗刹",或者"罗叉"、"老枪"、"罗车"、"罗沙"、"罗叉"等;oros,又写成oroso,译为"鄂罗斯"、"俄罗斯""厄罗斯"、"阿罗斯"、"翰鲁思"或"兀鲁思"等。"locha"和"oros"都是对俄罗斯、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的称呼。"locha"一词借自于汉语,属于民间用语,在清初的官方史籍或者地方著述中时常出现。"oros"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官方史籍早有记载,当"俄罗斯"一词代表主权国家时,使用"oros"。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最早的原创性文学作品是在接受宗教的影响下产生的,俄罗斯人姓氏是宗教对整个俄罗斯文化影响的一个缩影,分析俄罗斯文化现象中数字的语用内涵,对俄罗斯民族宗教文化现象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梅列日科夫斯基始终坚信俄罗斯的未来必须通过宗教才能得到拯救,东正教信仰是决定俄罗斯民族命运的基本因素,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精神气质、道德规范等诸多方面受东正教的影响,俄罗斯人性格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宗教性。俄罗斯已经完全恢复了延续千余年的宗教传统,不了解俄罗斯的宗教就无法真正认识其文化内涵的民族心智。  相似文献   

3.
哥萨克是俄罗斯一个典型的亚民族,在俄罗斯历史上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1919年"非哥萨克化"政策实施后,哥萨克作为一个独特的军事阶层被取消,失去其军事功能和社会地位。20世纪80年代,随着苏联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哥萨克复兴运动在苏联境内外骤然兴起。时至今日,俄罗斯哥萨克的复兴运动经历了自发复兴阶段、社会地位确立阶段、注册和发展壮大阶段。俄罗斯政府针对哥萨克颁布相应的法规条文,确立哥萨克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黄耶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40-141
在历史悠久的俄罗斯大地上,流传着源远流长的古典音乐.源自民间歌谣素材的俄罗斯古典音乐,既是这个国家灿烂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古典音乐的优秀代表.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在和欧洲古典音乐的结合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在格林卡等音乐大师对俄罗斯民间音乐所进行的再创作基础上,有着独特民族性和丰富曲风的俄罗斯古典音乐最终发展成熟了.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天道"(神道)方面,为避免回族对儒家文化的一味认同而丧失自我本根,马德新高扬伊斯兰教的天道思想。他在对儒家和伊斯兰教两种文化的比较研究中,看到伊斯兰文化的特色思想———真一论、大化论、幽明与复生说等,迥异于儒家文化,但同时又可以补儒家所不足。马德新以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教化方面,伊斯兰教的天道思想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他从本体论、宇宙观以及后世说等多方面,大力阐发伊斯兰教的天道思想。大化思想是马德新的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伊戈尔远征记”的辉煌以后,俄罗斯文学有了长达百年之久的消沉,长时间停滞不前。从此,俄罗斯的文学到了盲目模仿西方文学的时代。直到普希金及其思想的崛起,在30年代完成了俄罗斯文学的蜕变和独立。俄罗斯文学摆脱西方影响的标志就是普希金完成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探索并创作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文章。并在这儿之后,普希金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带上了浪漫主义的标签,为俄罗斯走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对当代俄罗斯青年民族自我意识以及民族关系基本状况的探讨,发现民族自我意识是稳定的社会心理结构,具有个体特征和社会特征。阐明了民族文化、民族行为、民族价值观、民族态度、以及个人价值取向是民族自我意识内容的基本体现,揭示了民族自我意识对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作为宗教信仰多元化国家,近年来其传统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呈快速发展趋势,对俄罗斯外交、内部政治等问题影响巨大,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伊斯兰教在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其在国家的地位,研究意义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帝国时期俄罗斯伊斯兰教进行研究,展现了当时伊斯兰教在俄罗斯的发展特点,进而了解其得以发展的社会基础、思想根源及俄罗斯人民的特殊心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光头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纳粹主义思潮,是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朝向极端民族主义政治演进的结果。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民族历史原因、社会现实原因及国际背景,在短期内是难以被遏制的。但俄罗斯并不存在法西斯兴风作浪的政治大环境,俄罗斯民族主义一旦摈弃极端民族主义成分,吸纳自立、自强和自信的民族爱国主义因素,将成为振兴俄罗斯的伟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雅斯尔·十娃子是中亚东干族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而且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俄罗斯文化对雅斯尔·十娃子诗歌的影响既有显性、表层的,又有隐性、深层的.显性影响体现在诗歌语言、诗歌意象、诗歌题材、诗歌形式等各个层面;深层影响体现在俄罗斯文学思潮、文学观念与传统、俄罗斯文化精神等方面.此外,其诗歌对俄罗斯民俗事象的描写及俄罗斯人物、事件的反复呈现,体现出诗人深厚的俄罗斯情结.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促进“民族融合”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促进"民族融合"论的一些谬误需要进一步澄清。经过对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本质的分析,以及随着现阶段民族问题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对产生促进"民族融合"论的现实思想基础的挖掘,指出促进"民族融合"论只能给当前民族问题的解决制造更多的麻烦。反对包装在"民族文化融合"外衣之下的促进"民族融合"论;批判不切实际且有害的促进"民族融合"论。  相似文献   

12.
壮语地名命名法的特点--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壮语地名命名法的角度,探讨壮族方位认知与颜色认知的特点。方位认知与汉族相比有相通点、相异点和相对应点。颜色认知与汉族相比,其认知的基础、物理内涵及文化意义均有不同。壮语地名的意愿地名也与汉语不同,更多的表现出文化的原生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目前青海高校英语专业的现状 ,文章就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结合青海的实际、青海高校英语专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英语人才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如何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受民族地区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terplay of parental racial–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youth multidimensional cultural orientations to investigate how they indirectly and directly influence youth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Using data from the Korean American Families Project (220 youths, 272 mothers, and 164 fathers, N = 656), this study tested the relationships concurrently, longitudinally, and accounting for earlier youth outcomes. The main findings include that racial–ethnic socialization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ainstream and ethnic cultural orientation among youth, 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depressive symptoms (but not antisocial behaviors). More specifically, parental racial–ethnic identity and pride discourage youth mainstream orientation, whereas cultural socialization in the family, as perceived by youth, increases ethnic orienta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varying impact of racial–ethnic socialization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cultural orientations of youth. Korean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youth was most notably predictive of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epressive symptoms concurrently, longitudinally, and after controlling for previous level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implying a benefit of bilingualism.  相似文献   

15.
Population mobility, globalisation, and the Internet contribute to the change of immigration pattern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kinds of identities and integration strategies.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heuristic significance of this field's key concept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relevant and theoretically sound knowledge consistently informs integration policies, measures, and programm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cepts of language and maintains that a narrow-utilitarian approach to the issue of language and integration may thrive due to uncritical acceptance of an instrumentalist view on language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or a social marker together with an essentialist concept of identity that stems from the sociolinguistic tradition. However, this conceptual framework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in a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field of language and immigrant integration via outlining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grounded in the ideas of Humboldt, Potebnja, and Vygotsky (language as a creative force, a worldview, and a mediating tool) and discussing its potential for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inte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语言贮存着民族的记忆,凝聚着民族的意志和向心力;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则是民族之根,是民族发展进步的记录和民族特征的表述和彰显。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不能不依靠其语言与文化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南非、前苏联、加拿大、美国、瑞士等五个多族群国家的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表明:语言权利是族群确立合法地位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同化策略还是多元化策略,如果是靠外力的强迫去推行,则会遭到抵制甚至造成分离,而如果是建立在自愿、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则能够加强各族群之间的交融,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睦.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形态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即民族语言、习惯法和组织法、原始宗教等,有形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无形文化遗产几乎无所不在。人口流动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文明程度快速提高;加强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这也使得人文地貌趋同化,行为方式功利化,文化传承断层化,民族特征削弱化。民族文化保护应采取以下策略:构建民族间人口流动的良好环境;推进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均衡保护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唤醒民族内部的文化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族变迁——以深圳龙西客家社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影响,在充分考察深圳市龙城街道龙西客家社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宗族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宗族的习俗调整、宗族的聚居格局、宗族的经济基础和宗族的权威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宗族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对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理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肖琼 《民族学刊》2014,5(5):64-69,120-121
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加拿大原住民社会文化概况》课程为例,从课程授课对象、教学目的出发,重点对加拿大原住民课程教学中的多维一体教学法展开了详细的探讨,提出多方资源力量的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课后多形式的交流和课程教学实践的运用等方法的整体多维运用,共同构成了加拿大原住民课程教学中的多维一体教学法。多维一体教学法可以为我国民族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提供重要的教学启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