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淦(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已经产生了重要和深刻的影响,也给机关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受政机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职能要求我们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党的基本路线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运用和创造。社会主义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根基和方向,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和根本保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是新形势下党的…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双向目标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双向目标结构包心鉴一在社会主义改革的系统工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真正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而又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4.
李欣 《理论界》2008,(11):45-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建设的根本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相对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作为“四位一体”建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跨世纪改革深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经济改革深化所引发的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变革过程,而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因此,在改革整体性攻坚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探索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问题:(1)继续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调控体系。(2)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抑制和消除社会经济过程中的权力腐败现象。(3)规范党政机关和公民个人的政治行为,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合力。(4)把政府与市场这两种启动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郝霞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怎样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如何使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育,这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须深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虽然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却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只能建立在公有制经济主导的市场经济之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我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也必须坚决维护市场经济下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而国有企业的改革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各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上台阶,遂成为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可…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庞仁芝党的十四大在总结我国15年来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建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发...  相似文献   

10.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组织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赖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而要形成我国的市民社会,需要解决三个认识问题:1.确立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观念;2.认识我国市民社会的形成特点,把握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发展方向,3.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形成的关键因素,使市民社会成为一个与政治社会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1.
聂月岩 《学术界》2012,(12):5-13,284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报告更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面对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换句话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发展市场经济新机遇下能否会开创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现代法治于华江引言:法治的初步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是现代中国社会应有的特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而法治则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保障。在市场经济逐步形成、民主政治渐次建立的过程中,建立与前二者相适应的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孟繁策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前无故人的一场伟大探索。国有企业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满生机和活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最终的进退成败。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他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更是进一步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支撑点赵厚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它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经济体制总是不能脱离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作为经济体制,它要受基本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防止“左”警惕右乔耀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命题写进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写进党章和宪法,载人史册,随着党中央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它最后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落户了。从而为围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性突破,它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啻是一场革命。市场经济新体制对我国社会结构的最大影响将是导致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崛起。事实上,这样一个新型的市民社会正在悄然出现,在现存的社会政治理论框架中引入一个“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概念已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教授桑玉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政治发展的任务必然随之产生。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略论高等教育要重视规模效益段锦重视和实现高等院校的规模效益,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是探索、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必然对高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