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能否被无产阶级所批判继承的问题,已在我国伦理学界争论了多年。笔者虽不敢断言地主阶级道德没有任何可以批判继承的东西,但总觉得一些同志的观点是不足取的。例如,有人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地主阶级道德,但可以被无产阶级继承①。又有人说:朱伯庐讲的“黎明即起,洒扫庭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革命。在它以前的一切革命,都是用一种新的剥削方式代替旧的剥削方式。以一些剥削者的政权代替另一些剥削者的政权,而社会主义革命,则不仅要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摧毁剥削者的政权,而且要彻底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新社会;不仅要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阶级,而且要和过去遗留下来的,反映旧制度的各种思想、观点、传统和习惯等作最彻底的决裂,在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中清除剥削阶级的政治的和思想的影响。因此,不  相似文献   

3.
剥削阶级的道德与被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无产阶级的道德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是否也具有历史继承关系?这是一个老问题.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争论,从实质上说也就是这个问题.我认为,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对立阶级道德的联系性;无产阶级的道德虽然主要是与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但是对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和一概排斥,也有着一定的、不可忽视的历史继承关系.本文试图对这种关系谈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4.
围绕着改革中出现的部份人劳动致富的问题,在伦理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先富作为一种新事物,究竟它与道德的关系怎样?它是否会助长人们“一切向钱看”的倾向? 先富是满足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现实手段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脱离物质利益的道德是不存在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恩全集》第一卷第82页)。“我们的道德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伸出来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52页)“人类道德的发展,一步一步跟随着经济上的需要。在这种意义之下,可以应当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普列汉诺夫哲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研究会和曲阜师范学院联合发起举办的孔子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20日至25日在曲阜举行。有23个省、市的19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19篇。会议较集中地讨论了孔子的时代和阶级属性、孔子思想的评价和批判继承、以及如何把孔子研究引向深入诸问题。关于孔子的时代和阶级属性大致有四种意见:一、西周封建说认为,孔子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孔子主张变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他的思想为地主阶级利用,成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  相似文献   

6.
我只上过四年小学,不会写文章。不过,我读了吴晗同志关于道德问题的一些文章后,感到非常气愤,他竟然要我们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去“吸取”和“继承”封建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说什么封建阶级道德的“忠”、“孝”、“诚实”、“勇敌”、“雄心壮志”等都可以继承,而且可以移用到今天,还说什么“勤劳”、“刻苦耐劳”也是封建阶级的道德;什么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我国道德问题的研究中,主张道德具有继承性的观点,特别是主张剥削阶级的某些道德也可以批判继承的观点是处于被批判、被否定的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人民性、民族性统统都被否定了,无产阶级道德便被说成是可以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东西,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在这里,我们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学术思想批判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为唯物主义学术思想对唯心主义学术思想的批判,另一为唯心主义学术思想对唯物主义学术思想的批判。从历史土看,这两种学术思想批判系不断的循环与互相交织着,从而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前进和发展。在历史上唯物主义学术思想与唯心主义学术思想的相互批判,它们的力量对比也不是均衡的,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然而就总的倾向来说,唯物主义的学术思想传统,总是在和历代的唯心主义学术思想传统的批判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的。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学术思想中产生了一次巨大的革命变革。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学术思想必须要和一切旧的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的学术思想进行最彻底的决裂。换言之,就是无产阶级的学术思想要和一切非无产阶级的学术思想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都是尊孔派,一切革命阶级部是反孔派。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反孔斗争,是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仅反抗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而且在思想战线上总是把矛头直接指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孔孟之道。他们用革命的暴力,一再冲击、捣毁孔孟的老巢,对于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孔孟之道给以有力的打击。公元一○三六年(北宋景祐三年),北宋王朝在孟轲的家乡邹县城东北二十五华里的四基山,孟轲陵墓之旁,修建了孟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中,历史工作者能够做那些工作呢?我想,要宣传中外历史上的优秀的精神文明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能凭空建设,它要吸收和改造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件事涉及到如何对待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问题。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道德,无产阶级对待它们只能批判,不能继承。我想这个意见值得商榷。我个人认为有  相似文献   

11.
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孔子,一生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奔走呼号。他梦寐以求的是恢复西周初年奴隶制的黄金时代,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社会中的“圣人”。把他抬高、尊崇的并不是他为之服务的奴隶主,却是取代奴隶主统治的后世封建主。在他生时,穷困潦倒,不为奴隶主所重视(至多鲁哀公称他为“尼父”),到他死后的若干年却时来运转,青云直上。对于这些矛盾现象如何解释?说他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当时真正的封建地主阶级还未出现,说他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则后世地主阶级对他尊奉的道理何在?情况虽然复杂,矛盾似难解决,但只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我们研究工作,也还是能够说明的。我认为,孔子是当时奴隶主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想家。其思想:一、始终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二、他要奴隶主改变一些统治方法;三、其改良主义主张,客观上符合日后地主阶级的要求。于是封建地主阶级择其所需,把孔子塑造成封建社会的“圣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孝”,“五四”以来,特别是解放以来,被当作“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提倡的一种道德”,是只能抛弃而无可继承的。作为服务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解放的一环,这在当时是完全合理而必要的。但是在剥  相似文献   

13.
马恩在谈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时明确地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马恩选集》第1卷第77页)又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恩选集》第1卷第271~272页)这就告诉我们:革命,既要推翻反动统治阶级,夺取政权,还要改造革命者本身的素质;不但要消灭统治阶级的物质基础,而且要革除革命阶级的落后传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造成新社会的崭新而牢固的基础。近代中国人民不但受帝封官三座大山的压迫,而且被以  相似文献   

14.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到戊戌变法(1898年)的将近四十年中,是我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期,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由于国内经济关系与国内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反映在我国当时思想界也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局面。既有坚持封建阶级利益和封建传统教条的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思想,又有反映买办官僚集团利益的洋务派的思想;也出现了代表刚从地主阶级中转化而来的早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俄国化过程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在意识形态概念上,列宁将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提出了"科学意识形态"的范畴,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区别开来,突出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意识形态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是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哲学上的党派斗争实质就是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在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上,意识形态是为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有正确的阶级立场,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同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道德:有封建的,资产阶级的道德,也有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道德,而占统治地位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它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封建、资产阶级的道德代表着过去;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道德也正在改造中;唯有共产主义道德才代表着现在和未来,具有光明而远大的前途。  相似文献   

17.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从来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每一个统治阶级都利用这一工具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它们不但通过教育机构教育本阶级的人们,而且力图用本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影响以至溶化其他阶级。这一点,历来的统治阶级都没有例外。在我国,自从科举制度盛行以后,封建皇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除了在剥削阶级内部选拔人材以外,还设  相似文献   

18.
法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资产阶级的法哲学是用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建立起来,为一切的剥削阶级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立起来,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不同类型的国家就有不同的法哲学和刑法。唯心主义哲学,不管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都是有神论者,不是直接承认神或上帝的存在,就是通过什么“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来推定神或上帝的存在。一切剥  相似文献   

19.
幸福观问题,是伦理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对于生活的评价,对生活的欲望、要求以及对生活所采取的态度各不相同,这就是他们的幸福观的反映。它与各个阶级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密切相关的。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总是占统治地位。被剥削阶级被剥夺了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占有精神生产资料的权利,他们的幸福观往往不能采取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所以在伦理学中,幸福观的发展史,在外表上表现为各个剥削阶级及各个剥削阶级的集团的幸幅观的交替史。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出发,研究这些历史上的幸福观,揭露它们的阶级本质,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幸福观的斗争是有帮助的。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伦理学史上幸福观的一些重要实例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要出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其利益有关”。稍为有点理论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马克思的名言,是他用以分析阶级社会问题的重要思想视角。他是为反驳剥削阶级思想家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和唯心主义天才论而提出的。他要求人们在分析阶级社会时,不能停留在人们的思想动机上,而是要透过各阶级的思想动机去发现思想动机背后的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利益关系。正是在这一前提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阶级运动的规律,把社会历史观建立在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然而,这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