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各种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对群体性事件的防处必须立足于爆发的根源。文中以石首事件为例,确定了对此类事件防处的根本方法——安全阀制度。  相似文献   

2.
刘颖  韦磊 《现代交际》2012,(4):224-225
高校隐含的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小规模群体性事件已经说明高校存在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当前高校蕴含了一定的社会矛盾,这极有可能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这一群体参与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可能性。高校大学生一旦发动群体性事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高校大学生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善于利用其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发动的群体性事件更容易博取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从历史上看,高校学生发动的群体性事件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往往是深远而广泛的。  相似文献   

3.
我围已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些矛盾往往以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形式爆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社会转型的加剧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且有增多增强的趋势,其社会关注程度高,传播扩散快,且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要充分认识当前工作形势,加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管理,增强对新媒体、群体性事件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地、妥善地做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处置工作,在工作体制机制、舆情分析研判、网络文化建设等相关研究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各利益主体之间发生利益纷争在所难免。要避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争执扩大化。防止社会矛盾引发危害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需要政府搭建各利益群体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疏通各利益主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过程中,谣言扮演着推波助澜的重要角色.在自媒体时代,每介人的言论都可以迅速、大范围的扩散,这使谣言对社会的危害更加严重.如何引导公众甄别谣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缓解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江娴 《公关世界》2023,(4):65-67
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法社会学视野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大学生对自身利益没有借助公力救济或者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权利保护不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大和群体性等特点,本文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建立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管理机制。建立评价预警机制,实时监测高校中的不稳定因素,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主要是通过对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及治理,来实现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基层尤其是家村隐藏多年和新产生的矛盾纠纷问题逐渐加剧,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呈现上升势头,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刊4月(上)编发请社会工作界的同仁对社会工作在缓解社会矛盾、预防“群体性事件”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的讨论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张明锁提出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13《社会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群体性事件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特殊形式正在给政治环境带来重要的变革。本文在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现状以及政府应对情况的基础上,探索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使政治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政治环境的改变对行政组织的变革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给和谐校园的构建及社会稳定带来了考验。在限定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从预防、引导和反思这三方面探讨应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路径,为处理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据"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公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1993年我国发生群体性事件0.87万起,2005年上升为8.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2008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及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今年群体性事件发生仍然保持着多发的态势。这组数据透露的信息很明显,社会在加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长久积蓄的各种矛盾没有解决,以致民怨颇多。比如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集资等等方面,都是民众诉求比较集中和多发的领域。其中最让民众窝心的是利益集团与民争利,这也是当前尤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 最近几年时间,群体性事件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众人关注、非常敏感但又缺乏充分讨论的问题。而之所以缺乏充分的讨论,又恰恰是在于它的敏感,其中涉及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往往被有意回避掉。但这样一来,对于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很难形成一种成熟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一、群体性事件与“快闪族”的定义及特点(一)、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及特点群体性事件就是指群众性矛盾纠纷事件,它的参加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这类事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社会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刻历史变革时期,这种变革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尚不健全,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社会矛盾凸显,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些因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上访、罢工、抗法等群体性事件,我们有必要吸收和借鉴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健全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防范机制、处理机制和领导问责制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相关措施,抓住应对群体性交发事件的有效时机,正确处理和引导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遏制民粹化特别是青少年的民粹化是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体现出来的民粹化因素对我国依法实施社会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群体性事件与民粹主义存在密切联系,两者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阶层基础、简单逻辑、非程序主义、非理性狂暴和组织性不足。这些相似性正是中国群体性事件中民粹因素涌动的逻辑基础和学理根基。群体性事件中民粹因素的主要表现是要求正义立马兑现、要求诉求直达天听、极端仇视精英、攻击体制象征物、自恃道德高尚、非理性的打砸抢烧等六个方面。青少年是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参与主体,应警惕群体性事件中关于青少年民粹化的三种发展趋势,分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民粹化、青年知识分子的民粹化和青年叙事话语的民粹化。  相似文献   

17.
从“南康事件”看群体性事件的处理 2009年6月15日10时许,江西省南康市发生一起因当地政府整顿家具市场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造成105国道和赣定高速公路南康进出口处拥堵,并有十多辆警车被掀翻在地。这一事件通过网络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媒体后来称之为“6·15南康事件”或者“南康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期,各利益主体之间发生利益纷争在所难免。要避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争执扩大化,防止社会矛盾引发危害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需要政府搭建各利益群体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疏通各利益主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社会面临重大的改革与转型,社会管理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然而我国的社会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群体性事件频发,民间团体犯罪率增加: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既得利益群体垄断社会的结果:社会问题是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途径也需要多方权衡.需要法律、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利益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利益机制尚未健全.社会冲突、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群体性事件正是现行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产物。文章试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解决方案,以期更好的处理好这一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