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可均《全汉文》《全后汉文》辑录汉赋作品多达75家,258篇,远远超过此前李鸿的《赋苑》和陈元龙的《历代赋汇》,并且所辑各赋内容完备,考校精详,备载出处,编排有序,还提供了作家小传等方面的资料。这是我国古代汉赋编录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盈 《东方论坛》2014,(1):128-128,F0003
正赋是一代之文学,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体式。与诗、文相比,其研究相对冷落。文学史著作中除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大家的赋作外,对其他赋家少有提及,关于赋体文学的专著也相对较少。关于赋体文学通史,较早的有铃木虎雄《赋史大要》(1942)、马积高《赋史》(1987)、郭维森、许洁《中国辞赋发展史》(1996)等,采取赋文体史的编著方法,但在赋体创作的复杂性等方面研究得并不充分;此外,龚克昌《汉赋研究》(1984)、姜书阁《汉赋通义》(1989)等著作则从汉赋入手,基本完成了汉代赋学体系的构建。在各类赋作研究中,赋学批评研究起步更  相似文献   

3.
李善《文选注》对汉赋的注释包括赋作解题、赋家小传、文字校勘、辨识通假字与异体字、标注音读、训释语词、串讲句意、揭示主旨与写法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观点稳妥。注释中大量征引先唐时期的汉赋注释以及经史子集各类文献,详释语典与事典,资料富赡,识见卓绝。李善《文选注》堪称是汉赋注释史上的高峰与典范,对有唐以来的汉赋注释与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学界所称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收录了大量关于古代作家及作品的民间传说,这些资料对于反映古代文学作家及作品在民间的状况,丰富和深化古代文学研究与评论,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唐人小说的人物描写刘英魁唐传奇是我国古代用散文写成的艺术价值颇高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要比欧洲的散文小说早了七、八百年,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彩。尤其是在人物描写上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汉赋》及《汉乐府》,虽然它们都...  相似文献   

6.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而且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徐霞客把地理研究与人文精神的探索融为一体,在考察中深入民间、不耻下问、抓住典型,根据亲身经历,于书中留下了大量古代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记载,为研究明代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该书的民俗记载,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生产、风情旅游,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国不仅保存了相当多的中国古代典籍,也有大量古代高丽时期、李氏朝鲜时期所编写的汉文书籍文献,其中不乏中国古代小说方面的资料。本世纪早些时候,学者注意到十五世纪李朝时刊印的学习汉语用书《朴通事谚解》中记载了在中国早已亡佚的《西游记平话》的故事梗概,还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一段“车迟国斗圣”文字。这对人们认识中国十六世纪出现的《西游记》是一部“历史累积型”的作品,对人们研究《西游记》的成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八十年代末,旅法华人学者陈庆浩等人在汉城大学图书馆(奎章阁)藏书中发现了明刊陆人龙《峥馆评定通俗演义…  相似文献   

8.
汉赋讽谏、抒情、体物的三大特征与汉赋在不同时期被不同选本选取的标准有着很大的关系。今之所见汉赋,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艺文类聚》等,正是这些文献构成了后世所见的汉赋格局。两汉时期,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选本,重视对讽谏性作品的选取,与汉代赋学批评强调赋之政治讽谕功能有关;魏晋南北朝以《文选》为代表的选本在肯定《史》《汉》所选汉赋篇章外,突出了对抒情赋的选取;唐代以《艺文类聚》为代表的选本,由于其类书自身"事类"的特征而侧重于对体物赋的选取,这些体物赋的大量选取突出了汉赋的体物特性。不同时期对汉赋选取角度的不同,塑造了汉赋的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只和被保存下来的汉赋文献有关,并非汉赋本原面目的呈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农书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的重要资料。同时,它又有丰富的乡村习俗、日常生活和乡村景观等方面的社会史料,展现了一幅十分多彩的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画面。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唐韩鄂《四时纂要》二部古农书,不仅具有丰富的占候、择日、禳镇、婚丧、节日、农事、医药卫生习俗和乡村衣食住行生活诸方面的史料,还有大量的乡民生活节律和乡村景观等方面的史料。这在许多方面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是我们研究传统乡村社会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一部《易经》,真象一座由五百七十六块长短砖建筑起来的迷宫,两千多年以来,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考古学者的极大兴趣。 《易经》中的卦辞、爻辞不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情况,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可贵资料,其中的哲学思想特别是辩证法思想尤为珍贵。这使《易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虽然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象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一样,是朴素、直观的,甚至是带有猜测性的,但是在认识的万里长征中无疑是开始迈出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这里的“汉赋”主要指汉代散体赋,关于其起源的说法有多种,其中“隐语说”所出较晚。由于缺乏详细论述,这一说法在目前得到的关注仍显不够。以铺陈繁密的语言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摹,是散体赋的本质性特征,而先秦隐语游戏同样以“巧言状物”为体征,因此二者之间存在母源关系。从结构上看,隐语和《易》等占繇辞关系密切。中国古代占卜由限定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显示神谕的神圣性,占繇辞脱开神秘功能转化成隐语而被一般人使用后,其问答形式得到了保留,汉赋的主客问答即脱胎于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建筑意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中国古代文学创造了古建意象。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同体裁来看,《诗经》《楚辞》是体悟型古建意象的滥觞;汉赋营造了恢宏空间意象;唐诗展现了盛世场所精神的情感挥洒;宋词体现了亭台楼阁的人生意象;散文对古建意象有全方位描绘;戏曲、小说、楹联对环境意象有着现实刻画;口头文学是古建规划的神奇投射;其他带有文学性质的历史资料则是古建意象的个体与集体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类型如门、楼、亭、台、阙等,在中国文学史上表现为内涵丰富的文学意象类型,中国古代诗词将它们塑造成不同的文学符号或范式。中国古代的建筑与文学相互依存,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再造了中国古代建筑。  相似文献   

13.
杨振宁博士在读了杭州大学王锦光教授所著《中国光学史》以后写给作者的信中说:“科学史很重要,中国抓古代,外国抓现代.”这当然不是说各自的对面不需要研究,而是指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哪里.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很多,很重要,但是有许多事项还没有足够的探索,有的发明创造还有待于作历史学的发掘和发现.拿“四大发明”来说,这是举世闻名的,可是张秀民先生的《中国印刷史》和钱存训博士的《造纸与印刷》(李约瑟博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一卷)都到最近才出版.潘吉星先生关于火药、火箭历史研究的专著问世也不太久.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李约瑟博士经过半生研究,在他的巨著SCC的第1卷中用英文字母为序,列举了26项.他说,并不  相似文献   

14.
赋,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体。它诞生于战国时代,在两汉四百年间发展为极盛之貌,成为独标一代的煌煌文体,后世故有“汉赋”之专名。然而长久以来,汉赋以其古奥的语词、繁复的名物与艰深的文义几成“绝学”。很多人都有“读汉赋如读天书”的感受,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们也皆言“搞先秦别碰庄屈,搞两汉别碰汉赋”;而同时我们又深知“古籍整理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的基础”,汉赋的整理与研究早已栖身于我们的期待视阈之中。对此类“绝学”的关注和投入,确是今天研治古代文学所急需的“学术生长点”。故而,这部《全汉赋校注》的煊赫问世,既利于“…  相似文献   

15.
一部汉赋研究的力作──读阮忠《汉赋艺术论》袁定坤近年来,汉赋作为一代文学正宗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汉赋研究领域里一改往日沉寂的局面,研究汉赋的专著时有问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阮忠先生的汉赋专著《汉赋艺术论》堪称是一部汉赋研究的力作。总览全书,...  相似文献   

16.
两翼制度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制度之一,由于资料缺乏,很少有人涉足这一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一书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力作。该书内容丰富,新意迭出,填补了北方民族史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子部文学"是中国传统国学的一大门类,也是中国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这三本目录学著作中子部各类目的发展演变,可以揭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我国古代"子部文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学术思想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论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较为翔实的资料,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总体方位上考察和论述了汉赋的作用与影响。指出汉赋创造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相沿不绝、代有成果的一种重要文体。它是中华全民族统一文学正式形成的标志,其创作实践第一次严格遵循和认真贯彻了儒家的文学理论。它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自觉时代,并首次成功地实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它对中国古代许多种文体的形成和若干艺术表现方法的成熟,都产生过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前一次关于古典小说研究范式的座谈会上,刘勇强先生曾提出加强古典小说研究理论性的两层意义:一是运用理论思维对古代小说加以科学的阐释;一是从古代小说研究中提炼出富有理论意义的成果(《学术研究范式的嬗变轨迹——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的谈话》,《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对这一主张笔者深表赞同,因此本文的讨论将在这一基础上加以延伸,并同时表明我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皮朝纲先生是建国后在美学界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美学起步较早的一位学者,70年代,已初现成果,《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书,便收录皮先生数篇文章。其后,皮先生辛勤耕耘,成果叠出,数年间先后出版《中国古典美学探索》、《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合著)、《静默的美学-禅宗与中国古典美学》(合著)等几部专著和大量论文。对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贡献甚大。具体可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