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周兰桂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84-88
历史是文学的矿藏,文学是书写着的历史。文学主体性回归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探寻“历史理性”与实现“人文关怀”之间,获得了一种动态平衡的张力;从而实现了“五四”人文主义文学精神的复归,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向着多层面、多元化的方向开放与包容,表现出一个时代完整而成熟的风貌。 相似文献
2.
杨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7-69
莎士比亚的代表剧作四大悲剧在反映时代和刻画人物时,有着人文和历史的双重眼光,体现着作家思想中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的统一,因而是对人生的一种全面而深刻的洞察。在强调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的同时,审思四大悲剧体现的历史理性能弥补对他的历史观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何玉蔚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7-70
悖论paradox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多想一想”。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布莱希特善于从五花八门的知识领域中获得启示,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使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打破各种学科领域的界限,分析《四川好人》中的悖论,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布莱希特青少年时期对悖论就比较熟悉,中国古典哲学和法国启蒙主义运动对布莱希特的影响以及他独特的戏剧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代金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7-21
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度的物质文明并没有为人类创造一个和平、幸福、和谐的社会.我们今天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其理性导向,决不能忽视人文关怀.本文在深入分析了一些主要的人文学派对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所做的尖锐批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宋荣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7-19
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与技术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寻找对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的途径中,对它们保持价值理性和批判理性,努力做到: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关注人文视野中的技术;坚持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从而破除迷信而崇尚真理,实现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陈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5)
米兰·昆德拉(Milan KLintiera)凭借小说特有的言说方式,对人的"存在"进行了不懈探索.以存在主义视野观照其小说文本,认为其小说文本的实质是在历史维度上构建存在的基本境况,其中的两个焦点:政治和性,分别展现人类集体存在境况和个人存在境况.通过对这两个焦点的存在论解读,还原其小说文本的真正意义,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类存在的悖论状态. 相似文献
7.
夏素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2)
悖论的研究经历了并经历着从概念界定的争论到具体问题的分析,再到方法论问题讨论的过程.揭示悖论之语用学性质的语用学概念的提出,为悖论的方法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悖论的语用学性质集中体现在概念定义所使用的“公认”一词之中.但也正是“公认”一词最容易被误解或忽视,从而造成对整个悖论理解上的差异.悖论的方法论研究不仅限于解悖方案的研究,而是贯穿于悖论发现、分析与解决的全程.悖论之语用维度的讨论本身就是悖论方法论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广义悖论研究形成和推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付强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5):118-127
技术时代的教育不断被各种技术所渗透,物化或智能形态的教学技术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往往使教学偏离本真意蕴,教学有陷入技术悖论的困境危险,对教学技术的人文规约正是对教学技术中教师、学生等主体的价值存在和技术中教学意义的重新审视。教师作为教学技术的实施者,摒弃功利的技术理性,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追求一种充盈个性、发挥人的主体性、自主性的教学境界,为教学寻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比教学行为本身更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官场小说漫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向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5):21-27
官场小说的繁荣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文坛盛事之一。构成此胜景的关键性元素是作者分别从历史理性的重建、人文立场的固守、典型空间的现实性营构与隐喻象征化延伸等三个方面 ,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进行了切实把握并取得较大成绩 ;而此类小说的主要欠缺则在于艺术水准良莠不齐、过分追求可读性导致可写性与意义空间的部分丧失以及缺乏文化批判的自觉与深度 相似文献
10.
王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33-36
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怀每个具体人的幸福。《物权法》正是从平等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以及自然资源使用权等方面对个人的生存与生活、价值与尊严、人性与人格、现实与理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1.
理想城市的建构与城市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因为与人类文明共生,一直被看作理性的产物。远古城市的形成便是基于宗教、军事或贸易中心的存在而延展的,并且对周围农村形成统治。工业催生的现代城市是工具理性的形象表征。理性原则主导下的城市不仅缺少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现代城市规划普遍追求功能效益原则,人性空间严重缺失,而且缺少对城市真正的居住主体———市民的具体关怀。花园城市及其他“雅典宪章”式的理论虽然都从物质空间上对现代工业城市作了“科学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甚至提出了一系列理想城市的建设理论,但在实践中一直没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原因在于他们的规划和理论仍然基于普遍理性原则。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新的文明对理性主义提出了挑战,“新城市主义”、“后现代都市”等提出建设市民“自己的城市”的主张,“邻里社区”和“契约城市”的具体呈现不仅是城市实现人文关怀的有效方式,也是城市得以焕发生命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探索。 相似文献
12.
黄声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官场文学通过社会转型时期官场权利生态的准确描摹和文人官员内心隐秘世界的深入探究,对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冷静的理性审视,表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怀,显示出历史理性和人文情怀的双重张力. 相似文献
13.
左岩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68-71
陈飞先生的《文学与文人——论金圣叹及其他》在文学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颇具开拓意义,并具备深切的人文关怀,蕴涵着新时期那代学者重建研究范式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杨骊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0(4):31-33
《灾难与人文关怀》一书以文学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为依托,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人类学考察和民族志书写,在关于汶川地震的出版物中,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远古神话到到当代小说,从考古、民俗到文学想象,“蛙”意象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富有变化的过程。文章结合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对莫言长篇小说《蛙》中的“蛙”意象进行深度分析,追溯到“蛙”原型中的“蛙女神”,将其与小说中突出的人物“姑姑”进行对比,揭示这一原型意象的运用对小说文化蕴涵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111-118
李健吾先生是一位思维活跃、涉猎较为广泛的我国著名的多产学者,他不仅着力于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而且将笔触伸向了文化领域,包括戏剧创作、文学评论、文化批评和翻译等。李健吾思想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其文学批评充斥着异质类悖论组合:追求艺术化人生与关注现实人生相交织、批评的自由性与公平性相融合等。从批评内涵到实践方法,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充分彰显了张力特质。从李健吾文学批评张力特质的成因入手,在剖析其文学批评的内涵基础上,可以探析其实践方法,进而凸显其文学批评激活、增长的批评精神,这不仅有助于文学批评者品格的提升,也对构建文学批评多元有序的世界格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李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31-34
塞尔登连锁店悖论指出了博弈中人们面临的一个理性困境:按照博弈论的理性规则推理得出的合理行为,事实上却是不合理的。从逻辑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个疑难。根据悖论标准,塞尔登连锁店悖论可界定为严格的逻辑悖论。学者们对该悖论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该悖论的消解对博弈论、逻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死疲劳》是莫言在艺术创作中向民间文化和民间资源的一次自觉的撤退和回归。小说通过章回体的运用,进行了一次整体的艺术突围。由此,民间的声音打破了历史的沉默,以往宏大叙事遮蔽之下的历史的另一面得以浮现出来。小说不仅展示了民间的生存状态,而且带来了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历史的"黑手高悬",一场场以历史的名义发动的无理性运动骚扰着人们,使得人们在与历史的较量中"生死疲劳"。这样,小说以轮回传说的书写形式,在消解现代性历史强力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切怜悯情怀。这或许就是莫言在《生死疲劳》中书写民间历史的真正情怀。 相似文献
19.
邓立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98-101
向历史与人性深处开掘是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在真实反映我国农村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时,展现了淳朴的湘西民俗风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0.
周银银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来探讨人性,思考人生,其书写的发生学机理源于他的人学观、文学观,“恋乡-怨乡”的文化心理与乡土经验。然而,无论是言说苦难的方式还是批判现实的力度,《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均在莫氏人物谱系中发生了嬗变,构成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