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王超  夏吉祥 《城市》2009,(8):59-62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逐渐突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增加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地铁等大规模地下工程在全国各大城市广泛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管理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建立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成为许多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应若平  王健  黄碧  颜欢 《社会学》2006,(4):17-22
城市流浪乞讨人口管理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2003年“孙志刚事件”后,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标志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实现了从强制收容遣送到自愿救助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新办法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王晓玲 《城市》2011,(11):67-71
饶会林教授倾其毕生精力和智慧致力于城市经济学科的建设。1999年出版的70多万字的《城市经济渤便是他二十多年上下求索的集大成之作。此后,面对亟待治理的各类城市问题,饶先生意识到中国城市管理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开始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他认为中国城市的成堆问题“无不与城市政府职能不明确,城市管理不善、服务不善有直接关系”,并创新性地提出城市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的城市管理五职能说。  相似文献   

4.
在怫山市南海区,社工作为创新管理服务基层的“生力军”,已逐渐融入居民的生活:200多个社工站遍布南海各社区;社工“带”义工联动开展社区服务;借鉴香港等地先进经验探索社工职业化…-.随着南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南海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社会管理之路,奏响了250万南海市民幸福生活的新乐章。南海社工,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已在社区建成200多个社工站2007年7月,5名华南农业大学社工系的毕业生进入罗村几个社区,重点开展青少年服务,这是南海首批专业社工,并在南海开创了社工进社区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霖 《城市》2011,(5):43-45
随着城市这一有机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筑、新区域产生,同时,原有的一些旧建筑、旧区域因其特定功能的消失、迁移,渐渐成为闲置空间。当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土地资源稀缺、成本高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为了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空间再利用”便成了展示现代城市建设水平和解决相关城市问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社会管理元年”。从来没有如此多的目光,也从来没有如此多的期待,瞬间倾注到社会管理问题上。30多年如火如荼的改革中,社会建设领域成为公众口诛笔伐的“短板”:  相似文献   

8.
城市经营行为合理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量 《城市》2003,(1):30-32
一、城市经营的依据和主要形式“城市经营”就是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城市土地、地域空间和其他经济要素,从整体上运作城市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让城市资源为城市生财,促进城市的发展。换一个说法,就是把城市当作企业来经营。每座城市的经营主体就是管理该城市的政府官员,他们以管理者的资格成为“城市资本”的所有者或代理人。在城市经营中,经营主体是一种不完全的资产所有者,是由国家或城市全体市民委派或委托的城市管理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管理者身份。城市经营的资产是它的无形资产和…  相似文献   

9.
李宇军 《城市》2015,(11):43-47
垃圾围城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由于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又因为城市扩张,边远郊区已经成为居住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经出现大量的“邻避运动”,倒逼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以及垃圾管理的变革,垃圾管理从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转变,随着变革的不断深入,日本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有效地降低了垃圾产生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笔者提出我国应从垃圾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建设循环型社会逐渐转变,破解“垃圾围城”。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向明  杨光辉 《城市观察》2023,(3):82-93+162
“多规合一”工作缘起于解决“规划打架”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基于现实需求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认识发展过程和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社会实践。“多规合一”也是体制机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围绕“一张空间蓝图”展开的改革探索,其出现的内在必然性是基于国土空间在物质上的“唯一性”属性。因此,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并非“多规合一”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指向的是厘清各层级政府的空间管理事权、打破部门藩篱和整合各部门空间责权,在空间规划上实现从简单分权到协同治理;在时空双重维度下协调不同规划的刚性和弹性,实现空间规划“从静态蓝图到动态规划”,形成动态统一的高质量空间治理实施措施。这是一个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各界规划人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转变,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单位,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开始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一个空间和承载能力极大的领域,并逐步成为社会矛盾的汇集地、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地,成为强化党对广大群众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的工作平台。如何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企业社会管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马玫  张颖  沙骏刚 《城市》2010,(12):40-42
一、引言 “十一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得到了有效提升,产业结构与布局日趋合理,初步构建了“东提、西快、南拓、北进”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随着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全面开发、多元发展态势的升级,以及开发区多点开发、分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将迎来新的转型。在愈发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的社会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两种理解。宏观的城市社会管理涉及除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管理之外针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管理。国外对应的概念则是“社会行政”,指一切有关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政策制定与施行。  相似文献   

15.
据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副总监黎慧霞介绍,香港大学与多个专业组织合作,为内地机关及企业的中高层行政人员及专业人士提供“度身定造”的短期培训课程,涉及金融及资本运行、工商管理、银行经营及管理、企业管理及领导力开发、法律、城市建设和管理、教育管理和发展、公共行政和政府职能管理、医疗及社区卫生管理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城市物质空间发展迅速,但宜居城市的独特个性却不易取得,“千城一面”,这是存在于当下快速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中等城市江门市新区建设实例的研究,指出问题的结症在于快速发展推动力机制的实际作用指向与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之间存在价值取向的矛盾和偏差。在解决的途径上,需要突出“量”之上的“质”,尤其是“形而上质”的建构,即从城市规划的层面开始,重视空间环境的连续性,调整“政府主导”的作用,持续着力于经营城市生活的精神感受,包括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的体验,城市文化认同及归属感等,催生丰富多样的城市气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增长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低碳城市”不仅需要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也需要生活方式逐步向“低碳”方式转变。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的生活碳排放,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综述国内外有关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空间蔓延三个标志特征)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的研究,简要介绍当前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构成及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其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重“道”是中国管理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管理也必须象万物一样合乎其道。我们要汲取古代管理思想的营养。把它运用到城市管理中来,实现南昌城市建设的更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户外公共空间电子显示屏是近年来新兴的媒体传播模式。本文采用鱼骨分析法分析其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归纳出我国公共空间电子显示屏质量管控薄弱、监管过程中职责不明、多主体利益冲突、与城市环境不协调等问题,继而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机制,最终从城市精细化管理视角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瑞  肖玲 《城市》2010,(2):69-73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政府管理和经营城市的一种体现。然而,城市规划者也有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规划结果一般反映的是多元利益主体博弈后获胜方的决策和意志,而这种带有“利益偏见”的规划可能导致城市空间的畸形发展或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天平在控制和协调上的失衡会加剧城市发展中各种矛盾的显现。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