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09,(5):39-39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美国人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辽宁锦州一位86岁的老人也许没听说过这句话,但他就在临终前,把100万元积蓄分给了乡亲们,而不是留给儿孙,按照老人的遗愿,千名村民每人都将得到800元。  相似文献   

2.
林泽浩 《现代交际》2010,(9):109-109
本文试图从产权和交易费用的角度去探讨村庄的性质,去理解村庄存在的意义。村庄是村民的保护伞,是保护村民产权和降低交易费用的堡垒。村庄的存在,使得村民的生活成本大大降低,使村民的财产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6月28日,张土英再次来到临西县东留善固村,这是他担任村顾问以来的第84次,也是第一次拄着拐杖出现在村民面前。去年底,他在刷洗自家厕所时不慎摔倒,扭伤了腰。不过,他的脚步依然踏实,他的笑容依然慈和,他的目光依然敏锐,他的声音依然洪亮。在村民眼里,这个为东留善固殚精竭虑却又分文不取的老人,永远保持着一种太阳初升般的朝气。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制度是一项初创性的制度,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准备都严重不足。这种先天不足导致了我们的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自治实践。文中从分析村民自治制度入手,试图规范各种选举行为并为村民自治提高有效的途径和程序。  相似文献   

5.
韩艳龙 《现代交际》2010,(4):21-21,20
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政治意愿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较好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部分农村的调查,从选举公平、决策科学、管理有序、监督有效四个方面对农村村民的政治意愿展开论述,以从总体上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政治意愿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村民选举是农村的一个重大政治活动,从这项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秩序的社会基础、权力结构运作以及选举制度背后利益群体的互动和博弈力量的此消彼长。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迅猛发展的背后,我国农村的固有矛盾仍旧存在,同时新矛盾也随之而来。其中村民选举问题作为农村政治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有了新的改变,本文对J省村民选举问题进行浅析,为村民选举问题的新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这一年,瑞典的冬天异常的冷,寒气袭人。早上,村民们将孩子送进学校。将近下午3点,天气骤变。顿时,寒风呼啸,卷起的漫天大雪笼罩了寂寥无人的山路。正当老师担心孩子们无法回家时,村民们各自驾着雪橇,来到学校接孩子。风越刮越大,天色变得昏暗,再也看不到周围的树木和行人。  相似文献   

8.
到哪里种树     
流沙 《金色年华》2008,(5):11-11
现在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但城里人要找一个地方种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要说城里,即使在农村,要找块空地种树也困难了。 在我老家,因为房基地紧张,屋前屋后根本没有空地可以种树,许多村民造起了新房之后。想把院子绿化一下,但如果在院子里种下树。车子进出就成问题了。于是村民只种些花花草草,而且还只能种在花盆里。  相似文献   

9.
李少国 《老年世界》2008,(18):13-13
2008年1月10日上午,警察拦住了一位准备卖掉生猪的村民,并查验这位村民的驾驶证、行驶证。争执过程中,群众越围越多,纷纷声援被扣村民,指责警察。随后,愤怒的村民将警车号为琼E01099和尾数为00389的两部警车掀翻在地,距离事发现场不足百米的锦山镇派出所也遭到了冲击。检察院在处理锦山镇派出所被围攻一案时,了解到黄萌的一些问题,随后对其立案处理。据传,这位“黑”所长疯狂敛财近1800万。(7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0.
扶贫瞄准不能以扶贫领导或基层干部为本,不能只参考或综合村干部的意见就成事,而应以村庄需要、村民需求为本位,考量村庄长远发展和村民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肖国清 《老年世界》2007,(24):23-24
2006年7月22日,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赵湾村65岁的村民王晋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约十点多返回路过邻居赵伟家门前时,见赵伟和两位帮工的村民正用车运沙石垫房屋地基。一向热心肠的老王不顾炎热,二话没说就上去静忙,直到把沙石平整完后悄然离去。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将定量研究中国村民选举参与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特别是分析村民对农村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观政治信任对其村级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村民对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政治信任"、村民"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的影响,特别是处理了村民"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旨在揭示我国特定政治体制中"政治信任"对村民选举参与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并探讨在一个"压力型"政治体制下推行基层民主选举所可能存在的内在矛盾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石川 《老年人》2006,(9):12-12
湖南省安化县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刘海深退休后,回到家乡当起了村民小组组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干了不少的实事、好事,赢得了村民的充分信赖。2001年,年过七旬的刘海深,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4.
李醒民  李保 《老年人》2011,(11):24-24
“各位家长,今天我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2011年9月的一天傍晚,我又一次打开了乡广播站的广播,开始给村民们讲课。20年来,这种形式的讲座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也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算是为农村家庭教育奉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华再清 《当代老年》2010,(11):33-33
近日,笔者随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去看望百岁老人。湟里镇有7位百岁老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河南埝上村第三村民小组村民鲁玉梅。  相似文献   

16.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深圳某民房区的小道上,我的服务对象阿明(化名)就住在这附近。我还没看到阿明家门,旁边坐着闲聊的一群人就已注意到来了陌生人,村民们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看我要上谁家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村民自治建设已进行了近20年,有关规则、程序都比较具体详细,标准化程度也比较高了,但是,村民的基本权益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一些侵权、侵利事件不断发生,这说明村民自治没有为村民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性权益保障机制。我们认为,在中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建设,赋予村民更多的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监督权,将会更好地保障村民的基本权益,大大提高农村的民主水平。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在浙江省温岭县泽国镇扁屿村进行了协商民主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从这次成功的试验中我们发现,建立独立无涉的会议主持人制度、随机抽样选出代表的制度、信息先行公开制度、问卷调查表决的决策制度对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搞协商民主,建立这些制度,看似比较繁琐,但是能有效地屏蔽社会不平等的影响,赋予每个人平等的协商、讨论机会和权力,提高决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城镇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现代化治理视阈下,对村民自治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在农村经济社会变革中,还没有恰当找准自身定位,村民、村两委之间容易出现不和谐问题,村民自治政治作用很难有效发挥。为此,应该将村民自治融入到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在新理论、新指导下,不断进行自我体征完善,实现村民自治能力提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陆学艺 《中外书摘》2006,(12):68-70
就现在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国家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被划分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中。当我们将一个社会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社会等级时,不同的人,就在不同社会等级的阶梯之上。所不同的是,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根据不同的社会学构想或不同的社会学阶级阶层理论,对同一个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标准,就可能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的不同,却并不能消除各个社会成员在既已取得的社会等级之上所形成的阶梯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的实施拉开我过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也是我国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村民自治中蕴含着深厚的政治生态意蕴,其中之一是村民自治的主体,即村民;村民的政治参与又是决定村民自治这一制度未来如何发展与前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的村民更多的表现出政治冷漠。着眼于政治生态的理论视野,调动村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构建农村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对基层民主的建设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