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在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开始注意提倡优生。所谓“优生”,就是“生优”,即生先天素质优秀的孩子。要想每个家庭都能生健康、聪明的孩子,就必须学习优生学,普及优生知识,掌握优生法。_ 二、优生学是研究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最近提出的只生一个健康的孩子的要求涉及到优生学问题。就是说把人类好的遗传素质传给后代,把不良遗传素质尽量阻断或者消除掉,让品种更好。在动物界和植物界,都选优良品种繁殖。在人类,苏联五十年代给优生学代上反动的帽子,使优生学在一些国家里被一棍子打死,现在看来这是不应该的。人类为什么就不要优生呢?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聪明,长得好看,最好象父母的优点,使后代比上一代更强。这种想法很自然,谁都愿意自己的国家、民族、后代昌盛繁荣。所以优生学是很日常、很普遍的问题,它涉及到每  相似文献   

3.
优生学是从英文正Eugunics翻译过来的,它来源于希腊文“Eu”和“genics”,其意思是“优”和“诞生”,也就是“生好的”(wellborn)。从今天来看,优生学是研究如何健康地遗传,或改造人体的遗传素质,使人类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本来,它是为人类造福的一门科学,但是它曾为人曲解、误传,走了一条不平坦的路程。  相似文献   

4.
<正>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做到生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也是关系到种族繁衍的大事。近年来,国内外对优生学十分重视。祖国医学(中医学)中,虽无“优生学”一词,但对生健康的孩子这一基本内容的研究,却有它千余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养生健身及子嗣方面的论述,其后的历代医家,如[南齐]褚澄著《褚氏遗书》,[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明]万全著《广嗣纪要》等,对优生学知识的论述,都很详备。现在,仅将古医籍中的有关论述,加以整理、简介,请教正。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央提出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促进了优生学的研究在我国的重新兴起。什么是优生学呢?优生学是从英文Eugenics翻译过来的。Eugeni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Eu”和“genics”两词,其原意分别是“优”和“诞生”,亦即“生好的”(Wellborn)的意思。一百年前,当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Galton,F)创立优生学时,他就明确指出,优生学是“研究经社会统驭之一切机关之足以促进和毁败人类后裔生理或心理本质者也”。到了1960年,优生学者、美国人类遗传学家特肖恩又将优生学分  相似文献   

6.
优生,是指生育身心健康、聪明智慧的后一代。优生学是一门科学,它运用遗传学原理和医学科学技术预防出生缺陷,改善人口群体的遗传素质,提高人口群体的身体素质,以促进人类在体力和智力上优秀个体的繁衍。优生学自英国学者高尔顿提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随着科学的发展,优生学所涉及的范围日趋扩大,技术乎段也日益先进。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优生学分为两大分支,即防患性优生学和促进性优生学。前者致力于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也就是尽力降低各种遗传性、先天性和产伤疾患儿的发生率,后者则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提高人口身体素质的途径,使下一代的素质超过前一代。  相似文献   

7.
优生学     
<正> 是指用“繁殖优秀者”的手段来改良人的遗传素质的一门科学,它是人口质量研究中的基础科学。优生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一是减少乃至消除有严重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出生;二是增进体力和智力上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口质量密切相关,而提倡优生,搞好优育,又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所谓优生学,就是以生物医学,特别是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为基础,研究、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科学;是应用基因论的研究成果,来改造和提高人类自身的学问。优生学有两个内容:一是预防性优生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减少以至消除有严重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后代出生,是从防止患病的角度来研究优生的;二是演进性优生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增进体、智兼优的后代的出生,是从促进新生儿先天素质优秀的角度来研究优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 要有效地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就必须讲求优生、优育。优生是和少生相并列的。讲求优生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优生学是研究怎样改良人类遗传素质的自然科学。早在1883年,英国的高尔顿就主张保存具有优秀遗传素质的个体,陶汰具有不良遗传素质的个体。优生包括两种含义:数量要少,质量要高。如果生一个低能儿或畸形儿,不但给家庭增添苦恼,同时也给社会增加负担。拿一个正常人来讲,从开始创造社会财富到退休,仅有30年,为社会创造财富时间仅有10年左右。而智能低下或畸形的人是办不到的。我们讲求优生优育,就是为了减少乃至杜绝低能儿和畸形儿的降生。  相似文献   

10.
一、优生学的思想、定义和范畴1883年高尔顿(Galton)所提的优生学定义是:“优生学是研究在社会的控制下,为改善或削弱后代身体上和智力上某些种族素质的力量的科学”。1904年他又提出:“优生学是研究消除和改良有关人类自身和后代先天素质的生物学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人口素质的关系十分密切。环境从大的方面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所谓优境,简言之就是通过种种措施以强化环境对人口素质的正向效应,而弱化其负向效应。优境是关于提高和改善人口素质的一门重要学问,诚如联合国人口奖得主、法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阿尔弗雷·索维在《人口通论》中所指出的:“应该在优生学与优境学之间加以区别。两者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都在于改进人类。不过,前者是通过遗传。而后者是  相似文献   

12.
婚姻与人口优生关系重大。做父母的人都希望生下一个又健康又聪明的可爱的孩子,这样健壮的下一代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的标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防止携带各种遗传病的婴儿出生,逐渐杜绝遗传病。这个关键是科学地选择终生伴侣,健康地婚配和适龄生育。 适龄结婚和生育 晚婚、晚育和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战略性措施。从优生学角度来看,晚婚、晚育和少生也是人口优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期望。这关系到家庭幸福、民族昌盛、造福后代的大事。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必须按科学的办法,采取积极措施实行优生。 第一,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双方的优良基因和不良基因(遗传基因)都可能传给后代,因此,遗传对优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想保证双方优良基因传给下代,首先要从男女双方选择配偶开始。要选择理想配偶,禁止近亲结婚;即禁止三代以内的近亲婚配;做到婚前检查,限制遗传病患者结婚;医疗保健部门还要对男女双方给予婚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周兴 《人口研究》2012,(2):50-59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年度数据,运用OLS及分位数回归计量方法,对1291名18周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HAZ)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后发现,在剔除了生理遗传因素的影响后,家庭所在的地理位置、家庭长期福利水平、父亲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类别以及儿童的年龄都与儿童的健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孩子的性别及家庭中孩子的性别组成显著影响我国儿童的健康。具体而言,男孩的健康状况优于女孩,双子女的家庭规模最利于儿童的健康,且与家庭中只有同一性别的孩子相比,孩子性别比例更为均衡的家庭更利于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一对夫妇生一个或两个孩子与养育一个或两个无残疾孩子是有区别的。由于出生后有死亡和残疾的可能性,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生的活产儿都能活下来并健康的成长。丧失孩子或残疾孩子的父母往往通过多生作为对孩子死亡或残疾的一种补偿,因此,出生孩子数肯定多于养育无残疾的孩子数。  相似文献   

16.
健康人口学的定义界定和内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人口学是一门正处于创立和发展之中的人口科学和健康科学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在人口学和健康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健康人口学的定义,认为健康人口学是一门研究人口特征变化和健康转变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规律的学科。在回顾国外学者一些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健康人口学产生的背景、原因、性质和特点、研究内容和范围等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优生学?它的来龙去脉如何?为什么要开展优生学?如何开展?它的前途如何?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讨论。本文刍议欢迎指教。一、什么是优生学?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三方面谈起。一是古代概念;一是近代概念;一是现代概念。 (一)、古代概念: 我国古代曾注意人类“先天禀赋”的差别,《黄帝内经》中,曾按人类先天特征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人口,不但要抓人口数量的控制,还必须抓人口质量,采取有效的办法,保证人口优生,生一个,壮一个,防止有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孩子生下来,而从人口优生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口质量是受染色体控制的。因为人的生长、繁殖是受遗传规律支配的,染色体就是主宰遗传的物质结构。由于细胞学的兴起,人们揭示了人类染色体的数目,产生了人类细胞遗传学。所以,了解它的基本知识,弄清人类染色体的秘密,这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必须抓好产前诊断这一个措施,来提高人口质量,以及进一步研究性别控制,促进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9.
浅谈独生子女教育张丽荣,张丽君我国自1979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把发展智力同培...  相似文献   

20.
父爱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中国儿童教育研究协会研究员 张国玉 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