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社会人文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快速的变化与捍卫自己科学地位的矛盾。1 9世纪中叶开始的自然科学认识方法论和社会人文科学认识方法论的争论又增添了社会人文科学“家族”内部表现出的矛盾。学者们研究了社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差别、具体学科方法与一般科学方法的相互联系问题 ,研究了诸如“科学认识方法论”、“科学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心理学 )、“社会人文科学哲学”等单个学科的相互关系。正是这些科学的方法论“暴动”(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й“бунт”)和要求考虑社会人文认识客体、方法和原则的特点 ,改变了…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 ,所有领域的科学家都肩负着解决人类面临的社会及全球问题的责任。从强烈认识这一使命的立场出发 ,我们呼吁 ,政府及社会应重视下述 4个方面的课题 ,并采取有效措施。1 从反省科学技术文明的现状出发 ,强烈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家 ,在立足于自身学术领域的基础上 ,跨越特定的领域 ,建立多方位的合作关系 ,创造新的、综合的、融合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运用 ,摆脱僵化、低迷的状态 ,创造新的社会—文化体系。2 过去存在着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科学” ,才是“科学技术”的认识。事实证明 ,偏重自然科…  相似文献   

3.
期致页次 l28 2026“75 1 105 47 5972、15 5461,二z门1 22内J内、︸气︸‘‘‘J 6 6 66 总论题目美国未来学的演变美国未来研究中的乐观派观点苏联关于未来的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问题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苏联的系统论研究左翼共产主义:理论和方法的幼稚病社会生物学的“新理论”关于生态学的一些问题美国的科学政策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管理的一些问题三个世界的划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论社会主义自治的民主日本的科技政策关于技术引进的一些问题哲学38 49 39 53 60 311巧,五,且2 22,j 44论辩证逻辑评昂利·瓦尔德的《辩证逻…  相似文献   

4.
龙观华 《社科纵横》2006,21(3):19-20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生产力发展动力时,既继承前人,又有新的突破,提出了“改革动力论”即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创新动力论”即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动力论”即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社科动力论”即社会科学是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巨大动力,“人民动力论”即人民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这就构成了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思想的基本框架。掌握这一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历来是关心自然科学发展、重视科学技术作用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17年起,至“文革”前,在《毛泽东选集》和一些内部讲话中,涉及自然科学问题的文章和讲话,约有67篇。这些文章和讲话,除集中地论述了自然科学的性质、作用、发展规律,自然科学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同哲学等等关系外,同时还广泛地谈到了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工、农、医等等具体学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是很重视科学技术在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的。仅五十年代,他就有将近四十篇文章和讲话,谈到了科学技术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非常关心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的发展,不断对自然科学新发展进行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他从自然科学发展史和人类认识史的角度,要求人们研究“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它各种自然科学史”。他要求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是发展最快、地位最显赫的一门学科。这不仅因为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发挥着突出作用或影响,而且由于经济学主流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越来越“数学化”、“程式化”、“规范化”,使经济学越来越具有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  相似文献   

7.
耗散结构论     
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伴随新技术革命的急邃发展,出现了现代系统科学的新学科群——“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耗散结构论是一种现代科学方法论。本文着重说明了它的创立、主要内容、应用和展示的前景。我们研究耗散结构论,对于推动各门学科重视新科学方法的探索,为各门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开拓新视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耗散结构论(DissipativeStructure)伴随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而崛起。在1969年《理论物理与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自由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教授普利高津(L·Pvigogine)发表了《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提出了耗散结构论,并把它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哲学、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对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协助人类解决了科学上一项最忧人而又似是而非的问题”,即所谓劳克修斯和达尔文的矛盾,而被誉为“七十年代化学业领域的辉煌成就之一”。他因此而荣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这一理论可能代表下一次科学革命。从科学发展的趋势看,它将演化为现时代的主要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科学分成两种互不来往的门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我国,甚至往往将科学片面地理解为自然科学,而把社会科学放到政治领域中去。这显然是不妥当的。现在我们不仅应该恢复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面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要逐步改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长期分离隔绝的状态。当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已达到这样的地步,即各自向着对方的方向渗透。这就是说,两方面各自以最新的成就去影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运用实验等方法,存在所谓“不可能论”和“不能论”,但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适当地运用数学、统计学等作为基础知识的实验方法,其实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吸收科学发展新成果的创新之举,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可以为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研究搭建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0.
樊勇明 《日本学刊》2003,(1):113-129
“哭穷”。“衰败论”、“转型论”和“哭穷论”各执一词 ,孰是孰非一时难下定论。但这三种观点中都不排斥“调整”一词。日本经济需要调整 ,也确实在进行调整。调整正在从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同时展开。由此可以认为 ,应该认真地看一下日本经济在调整什么、用什么方法调整及调整出了什么结果。弄清了这三个问题之后 ,方可对日本经济的走向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一、政府主导型不完全竞争“政府主导型不完全竞争经济体制”曾是昔日日本经济辉煌的体制保障 ,同时也是当今日本经济不景气的体制根源。“政府主导型不完全竞争经济体制”主…  相似文献   

11.
当前,理论界的同志们在深入学习马克思“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的科学论断,批判“四人帮”的“自然科学是上层建筑”的反动观点的斗争中,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自然科学是不是社会意识?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但关系到能否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这样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使理论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同志们讨论。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哲学范畴的理解 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为什么和怎样提出“社…  相似文献   

12.
简谈未来学     
未来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科学,也叫未来研究或预测学。它是联系今日世界和明日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媒介,人们把它形容成为探索未来的窗口。未来学是用定性或定量的科学方法,预测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研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是一种特殊的、极其复杂的认识活动,不仅可以预测人们已经认识的若干现象和问题,还可以预测人们原先不认识的或事实上还不存在的现象。”未来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兴起的。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美国神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学与宗教”国际论坛于 2 0 0 2年 5月 1 0日在北京希尔顿饭店举行。作为在中国大陆举行的第一次科学与宗教对话论坛 ,它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以及中国科技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中美两国宗教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新世纪宗教与科学对话的必要性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与宗教中的认知及对话” ,参会的代表包括 :中国香港特区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美国加州“神学与自然科学研…  相似文献   

14.
哲学嫉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人的科学”的观念长期以来诱惑着西方的思想家们。自然科学的每一次突破都被用来佐证哲学已经被自然科学所取代。自然科学家们常常对哲学家和文学家们不能达成一致不厌其烦。他们把这种不一致与作为自然科学的经验性的信条的标志的共识和稳步前进进行不公平的比较。最近在对大脑功能的研究方面和进化论生物学领域都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在这种意义上也被认作为对哲学的部分的取代。然而斯蒂夫·平克用这些自然科学信条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企图并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平克和他的盟友们提供不了任何具体的、实用的建议。他们错误地认为我们需要关于人性的理论作为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原理。但事实并非如此,政治和社会指针只能从对人类历史的研究而不是生物学的研究中产生。西方哲学史的精神在于关于人性的理论应被关于历史的研究所取代,关于非历史的人类本质的理论,不论是哲学的还是生物学的,都不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5.
协同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同论是“新三论”之一。它比耗散结构论更深刻,是“新三论”中的最有意义的核心部分。协同论是普适性最强的横断科学之一,是一种现代化科学方法论。该文对协同论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着重说明了它的产生、主要内容、应用和前景。我们研究协同论,对于沟通各部门、各学科,发扬协作精神,推动各门学科重视新科学方法的探索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同志努力运用三论(即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和数学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科学的术语来分析社会现象和预测社会的发展,这给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对于具有实证主义传统的社会学(从世界范围说),这无疑是一个始终富有魅力和广阔前景的课题。回顾社会学史,社会学不断地受到自然科学成果的推动、更新和充实,但另一方面,自然主义的社会学方针也不断地为人文主义方针的学者所批评和反对。双方的论战不是徒劳的,也不是简单的重演,不断更嬗和变异纷繁的杜会学流派之间的论争大大开拓了人们的社会学视野。认真反思历史经验,在坚定不移地相信自然科学最终同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这一前提下,付全力研究由具有主体性的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特殊之点,付全力找到人类社会不同于非人类社会的自然界之间的不同之点,从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研究社会的特有的理论和方法论,是进一步吸收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刊有志于此久矣,只是此类文章尚得之不易,所以这一期先就社会学史上的老问题作为引子,我们在上海大学文学院现四年级学生学习《西方社会学史》的文章中选了一篇。狄尔泰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探索研究人类社会的特殊理论和方法论。某些言之有理但往往失之偏颇的观点为本身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社会学家所吸收,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学(以及未来学等)领域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分析方法。“《小的是美好的》中的人学观点”和“《第三次浪潮》内在分析结构简析”两文介绍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析社会点”现象的方法论,我们这次也同时刊登,目的是借他身来说法,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把“人的因素”纳入他们的分析结构中去的。确实,国外自七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的方针渐占优势,对定量化、社会系统等五、六十年代风行的自然主义方法颇多抨击,但我们决不是赶潮流,而是恳切地希望同广大的社会学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一重要问题。所以,我们不但欢迎观点持中的文章,而且将刊登“纯”自然科学方法或“纯”人文方法写成的作品,只有充分把问题展开,才能真正深化我们的认识,建立有马克思主义水准的社会研究方法论。而在今天,各门科学的特有方法论及其共同的方法论之重要,已使人们称现代为方法论的时代。单凭这一点,就敬请您耐心地把这些略见枯燥的文章读一遍吧。  相似文献   

17.
1978年9月苏联就“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作用的方法论问题”召开了全苏学术会议。Ю·В·萨奇科夫在开幕词中谈到研究这个问题的基本方面:1、研究科学相互作用的认识论前提、方法论前提和社会前提;2、阐明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科学一体化的意义;3、分析一般的科学概念和观念在科学相互作用过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进步理论是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作用的产物。本文以科学技术进步理论发展史为线索,着重论述有关理论代表人物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和“制度结构改革论”。并通过分析和借鉴其中的科学成分,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利用  相似文献   

19.
邬高峰 《探求》2001,(3):34-35
经济领域的寻租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它愈来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一、转型用经济领域的寻租现象及其社 会危害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不具有独立的身份和利益,政府行政干预这只“可见之脚”完全压制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寻租活动具有隐蔽性、实物性和沉寂性的特征。但是在转型期,经济领域寻租活动的形式和特征就非常明显。寻租的存在,不但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而且使人们对市场机制的合理性和效率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20.
郑向东 《社科纵横》2005,20(3):115-116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人们不懂得辩证法,不善于自觉地辩证思维,是造成科学发展发生波折、产生所谓“科学疾病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理论自然科学家愿意从历史的存在的形态中仔细研究辩证哲学,那末这一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恩格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