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是政府的基本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俪瑾 《学术界》2005,(5):246-250
明确政府诚信的性质是建设政府诚信的理论前提。诚信是政府行为的道德规范。诚信是政府行为的法律规范。政府诚信的建设与依法行政的推进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诚信政府与经济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 ,也是构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石。中国在诚信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诚信缺失问题 ,因此 ,发展诚信经济 ,建设诚信制度 ,既需要市场自身的规制 ,更需要诚信政府的建立与规范。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发挥法律调整机制方面 ,就必须大力推进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经济法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 ,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伤害。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体制转轨中出现诸多空隙、政府职能缺位和错位、政府行为不规范、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对失信行为打击力度小 ,以及历史和文化原因造成的。对其的治理 ,要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公信力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建立全国性的信用体系 ,制订专门的信用法律 ,积极发展各种行业组织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 ,在全国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培养公民信用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188-191
政府诚信是关系统治者能否取信于民、稳定国家政权、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政府诚信的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对政府失信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从法律角度提出了建设和加强政府诚信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是社会诚信的典范。我们应当深刻了解我国目前政府诚信的现状,并从道德、法律和制度三个层面来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打造行为规范、高效、廉洁的诚信政府,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可分为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两个方面。客观诚信是一种课加给主体的行为义务;主观诚信是主体对其行为符合法律或具有合道德内容的个人确信。我国法学界把诚信局限于客观诚信的诚实信用原则理论存在缺陷,应从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两个方面全面深入地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研究,并在未来的民法典立法中进行科学地规定,以利于在诉讼中克服成文法之缺陷。  相似文献   

7.
诚信管理制度构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要求诚信为本。建立诚信管理制度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造就了诚信管理制度的客观条件 :诚信管理制度的电子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市场中介体系和监督体系逐步形成 ,诚信管理制度的环境条件日益成熟。诚信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诚信管理机构专门化 ,诚信管理系统网络化 ,诚信管理征信体系化 ,诚信管理信息数据化 ,诚信管理评价标准化 ,诚信管理咨询社会化。诚信管理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求进行一系列的社会配套改革。为此 ,必须树立政府诚信权威 ,建立诚信信息披露制度和诚信法律制度 ,营造诚信社会的文化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现代社会诚信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其背后的制度因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在社会诚信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正式制度具有规范和威慑的作用,非正式信誉机制却能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行为。市场主体是否采取诚信行为不外乎对其行为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产权、法律、信誉等都是通过增加诚信收益和提高失信成本来影响人们的诚信行为,从而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汤俪瑾 《江淮论坛》2005,333(6):61-67
政府诚信的原则是对政府诚信内涵的概括,包括合法原则、合理原则、公正原则、忠诚原则和责任原则。政府诚信的要求是政府诚信的原则在与政府有关的各个方面的适用和展开,包括对政府主体的要求、对行政行为的要求以及对政府诚信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姚昌义 《兰州学刊》2005,(3):146-147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失信行为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政府、企业、消费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诚信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对我国当前企业在市场上的失信行为、企业的诚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政务诚信不同于政府公信力以及社会信任度,政务诚信是中观或微观层次涉及政府部门行政行为以及工作人员施政行为中的诚信问题.政务活动中的决策思维方式对政务诚信影响深刻,应特别重视决策思维方式所依据的价值观对政务诚信建设的影响.功利主义决策思维模式是导致政务诚信缺失的肇源之一,克服功利主义的思维模式偏向,建立道德价值导向的决策模式,是政务诚信建设以及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合理决策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2.
"彭宇案"引发了我国社会中对"个人诚信危机"的思考。比较中国历史的诚信观和西方社会的诚信观可以看出,诚信具有普遍性、继承性、不可或缺性的共同特点,但中西方诚信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应从构建诚信政府、利用法律严惩违规失信者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彭宇案"引发了我国社会中对"个人诚信危机"的思考。比较中国历史的诚信观和西方社会的诚信观可以看出,诚信具有普遍性、继承性、不可或缺性的共同特点,但中西方诚信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应从构建诚信政府、利用法律严惩违规失信者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政府诚信的主要历史形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远古社会以义务为核心整合的共同体诚信,以原始平等观念为基础,实际上只是后来完整意义上政府诚信的准备或萌芽形态;传统社会以权力为核心整合的国家诚信,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府与国家一体的诚信形态,以宗法等级关系基础上的官本位理念为思想基础;近代社会以契约为核心整合的政府诚信,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诚信形态,以主权在民理论及契约基础上的法律关系为思想基础;现代社会以宪政为核心整合的政府诚信,是现代社会政府诚信的崭新形态,以人民主权理论及宪政基础上的法理关系为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本视阈下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政府诚信体系、企业诚信体系、个人诚信诚信体系,树立全社会的诚信观念,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立完善的现代诚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其中政府诚信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企业诚信是我国现代诚信体系建设的重点,个人诚信是我国现代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出发点.目前,我国社会诚信度下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该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道德秩序失衡、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地方政府政策多变加大市场的不确定性等.我们应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并用法律和道德约束人们的守信行为,以打造一个诚信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权力寻租的本质是一种舞弊行为。舞弊三角理论认为舞弊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压力或动机、机会、合理化三个方面,最重要原因是合理化。诚信水平的下降或诚信缺失,使人更易于将权力寻租的舞弊行为合理化。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进步的最大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防范和治理权力寻租,必须首先建立诚信政府,改革政府官员与工作人员的任免、奖惩、考核机制,全面公开政务信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严格执法,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接受来自人大、媒体、公众等各个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民事案件数量急剧增长,大量的恶意诉讼行为也涌现出来,由于各诉讼主体所处的法律地位各异,他们的不诚信行为对整个诉讼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其中当事人因其与诉讼的进行有最为直接的关系,所以当事人的不诚信行为最值得关注,对此既要从道德层面上去认识,又要从法律层面上去认识,既要加强道德教育,也要注意法律规制.在立法规制方面,急待解决的是将诉讼诚信作为一项原则写入民事诉讼法中.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诚信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在分析政府诚信状况及法理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诚信法律和制度保障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评价,比较外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具体途径:落实宪政理念,严格依法行政,树立"契约政府"意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行政法诚信理念的展开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法的诚信理念主要体现在概念、观念和原则三个层面上。其中,诚信义务应为行政主体之法律信念与道德支点,诚信原则贯穿于行政法律规范创制、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等诸多领域之中。诚信理念的多层面、全方位的展开,有利于塑造中国行政法的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