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98—2011年中国畜牧业数据,对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以及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发展程度比较低,但规模化畜禽养殖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较大,牛和家禽养殖的粪便是中国畜禽养殖粪便的主要来源;(3)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但在部分地区,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对环境还是具有一定的胁迫压力;(4)目前中国畜禽粪便造成的水体流失较高。  相似文献   

2.
畜禽粪便综合处理技术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大发展,集约化养殖所产生的粪尿和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研究利用微生物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处理生产有机肥料,总结出一种通过微生物处理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技术,为减轻粪便污染,充分利用畜禽粪便找到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解决畜牧业粪便处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大量废弃物又造成了严峻的环境污染。本文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治理并使其资源化,综述了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论述了畜禽粪便处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畜禽粪便问题提出了几点处理措施。通过分析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危害及其资源特性,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的途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问卷调查浙江嘉兴的生猪规模养殖户,利用Tobit模型研究生猪养殖户对于粪便污染处理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两类粪便(干粪便和尿液、沼液等液态废料)处理比例会下降;养殖户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分别与两类粪便处理比例呈正向关系,转包入耕地面积比重对粪便污染处理比例起到负向影响作用;猪舍与住所距离会影响到养殖户对于粪便污染处理比例,距离越近干粪便处理比例约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从太湖流域上游40户养殖企业收集到的畜禽生产和粪尿排放、处置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回归分析了影响养殖企业畜禽粪尿处理方式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养殖企业畜禽粪尿处理方式的选择有差异,规模小的养殖场更倾向于采用出售方式处理畜禽粪便,养殖规模大或者饲养牲畜的企业则更青睐采用沼气方式处理畜禽尿液;贷款困难的养殖企业修建沼气池的可能性较小;行政干预对引导畜禽养殖企业选择环境友好型的粪尿处理方式效果显著,被要求整治或者搬迁的养殖场采用沼气处置畜禽粪尿的意愿更为强烈;而宣传、培训等非行政干预又不具备激励性的手段对需要投入较大成本的畜禽粪尿处置技术的推广效果并不显著。从畜禽粪尿处置技术推广的对象、配套政策和推广手段3个方面提出推广防治畜禽粪尿污染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品产业链中化学性污染主要通过农业种植、养殖阶段的源头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化学污染,滥用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带来的污染,新工艺、新方法带来的附带污染,以及食品包装引起的污染等几个方面而产生,建立、加强或完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六大体系,即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检测技术体系、安全标准体系、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和防控食品化学性污染监测体系,应对和解决中国食品化学性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0-2013年30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农业增长与中国农业环境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化肥等农业化学品使用强度逐年增加,畜禽排放粪便量呈波动变化。农产品出口依存度对农业化学品使用强度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对畜禽排放的粪便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人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与我国农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满足“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此外,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降低农业化学品使用强度,但有利于缓解畜禽养殖污染。提出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及绿色化水平,以实现农产品贸易、农业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山东、江苏、福建、江西和四川5省754户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Logit模型对养殖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体健康影响认知、环境保护法规认知、政府补贴、技术培训、地区特征、产业组织情况、生猪无公害养殖比例、教育程度、养殖规模以及家庭年总收入等因素对养殖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洱海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旅游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洱海流域水环境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通过对洱海流域农业污染源的评价分析发现: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占河流、湖泊营养物负荷总量的70%以上,是洱海最主要的氮磷污染源,其中农业生产带来的化肥和畜禽粪便流失污染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源。该文基于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的综合分析,从农村生活污水控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种植业污染控制和水土流失治理四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猪养殖业末端环节面源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在此背景下,选取“技术补贴”、“设施补贴”和“收入补贴”三项补贴政策,构建选择性实验,分析了山东、江苏、福建、四川和江西五省在内的648户养猪户对上述三项畜禽养殖末端污染防治政策的接受意愿。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技术补贴”、“设施补贴”的接受意愿较高,对“收入补贴”的接受意愿不显著。进一步计算出了养猪收入的EKC拐点,分析了拐点两侧样本的设施投入、技术水平、收入水平对粪便处理量的影响,最后发现只有当收入向设施、技术等方向转变时,收入才对污染处理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福建南平地区286家农户的问卷调查对农户参与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水平、个人年收入、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度、村委会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宣传次数以及对整治工作的了解程度对于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参与意愿影响显著,是否从事畜禽养殖业、与养殖户的关系密切度、家离最近主河道的距离与农户参与意愿呈负相关。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应加强资金投入、治污科技投入和宣传,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提高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绩效。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耕地利用效益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中国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时期。伴随着低效利用和环境污染再加上结构调整的压力,中国耕地面积绝对减少,从而使粮食总产于2003年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变化再次引起国内外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益。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利用效益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中国发达粮食主产区山东省青岛市的案例研究,对青岛市耕地利用效益历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耕地利用效益不论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政策含义:中央政府应采取措施防止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利用效益进一步下降,改善生态效益、维持较高水平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向粮食主产区实施"效益型"的农业支持政策,以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和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宏观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太湖上游地区的武进、宜兴和溧阳地区,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废水基本不做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太湖水安全有严重的危害。要改变这种现状,畜牧部门要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建立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要严格动物防疫条件;环保部门要严格畜禽养殖场(户)的环保审批,提供污染治理技术指导;农业部门要指导好有机肥的规范生产和沼气建设利用;其他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污染情况,并总结了治理规模化养殖污染的各种措施。归纳针对不同养殖规模的畜禽饲养场的治理模式,最后提出了政府应该承担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的成本。这对宏观经济、食品安全和产业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畜牧业污染治理政策及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畜牧业集约化及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2015年开始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及2016年审议通过的《环境保护税法》对我国畜禽养殖户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分析了我国畜牧业总体环境污染状况及目前所实施的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吉林省榆树市、双阳区、农安县、辉南县以及东丰县5个县市148户生猪养殖户的实际调研,对我国目前畜牧业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命令控制型政策的实施效果较差,经济激励型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要提高我国畜牧业污染的治理能力,不仅需要强化命令控制型政策,完善经济激励型政策,更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耕地抛荒会威胁中国粮食安全,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人民端稳手中的“饭碗”具有重大意义。在空气、水和土壤视域下,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和地级市环境污染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污染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及其微观影响机制,最后探讨了不同农户群体中环境污染对耕地抛荒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污染对耕地抛荒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经一系列检验方法验证后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发现环境污染通过降低作物单产、增加劳动力健康风险,最终导致农户抛荒耕地;(3)异质性分析显示,环境污染显著增加了粮食作物种植户和老年农户抛荒耕地,中国农业生产主要群体更易受到环境污染的侵害。政府部门在分析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应将耕地抛荒考虑在内,忽视环境污染对耕地抛荒的影响会严重低估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养殖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类型,概述了粪便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几种方法,如干燥处理法、生物技术处理法、生态工程学技术处理法等,并对有效微生物技术及其在畜禽废弃物处理方面的运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化肥流失状况及其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山东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氮磷污染物向水环境的流失量和发展变化趋势;并以畜禽养殖和农业生活污染及点源污染作为参比对象,比较分析化肥流失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半岛东部的沿海地区是山东省化肥施用强度高的地市;②以畜禽养殖和农业生活污染作为参比对象,化肥流失造成的NH3-N,TN和TP污染均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农业面源;③与点源污染相比较,化肥流失对NH3-N污染的贡献率已接近40%,逐渐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9.
结合重庆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山区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因子,提出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一方面必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规划;另一方面必需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这一主线,使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内良性循环。紧紧抓住产生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因子———化肥、农药、农田秸杆、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废物等,提出科学的防治和减少途径。  相似文献   

20.
饲养牲畜的数量和人们消费肉产品的动物蛋白含量,是决定氮污染影响程度的两个关键因素。随着我国肉产品消费数量和畜禽养殖总量的持续上升,制定并推行畜禽产品氮足迹减量机制对减少氮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氮足迹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与畜禽养殖氮污染足迹控制政策制度发展情况,设计我国畜禽产品氮足迹减量研究框架,阐述我国畜禽产品氮足迹评价的规范制定与试验流程、我国消费者的禽畜产品氮足迹认知与低氮畜禽产品支付意愿调查研究框架与流程、我国畜禽产品氮足迹减量机制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