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玫 《社区》2009,(15):32-32
银行理财产品在2007年以前曾经风光一时,一些想参与投资又比较惧怕风险的居民一般都会选择银行理财,以为这是一个避风港。其实,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一些与资本市场挂钩紧密的产品,同样也可以把居民的钱袋子套牢。以下是一些推销低风险理财产品的人惯用的宣传方法,提示居民投资时注意避免踏入理财“陷阱”。  相似文献   

2.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的理财意识也越来越强,不少中老年朋友已经不满足于家中的"闲钱"仅在银行吃点微薄的利息,纷纷寻求更多的理财渠道。那么,在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中,中老年人应怎样进行科学理财呢?我们不妨听听读者朋友的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3.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的重要金融服务之一,对此类业务的风险控制是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具有业务结构复杂,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业务涉及面广的风险特征,因此银行管理层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即建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内部审计、调查监督和理财产品交易限额控制机制,利用衍生工具组合和对冲策略,提高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预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以2008-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司治理和外部环境的视角,研究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银行背景高管的存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委托理财意愿,具体而言,银行关联关系显著提高了企业委托理财的发生概率、投资频率和投资规模,缩短了企业委托理财的平均投资期限,却并未明显提高企业委托理财的实际收益;企业委托理财行为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地区的金融文化水平,在金融文化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发生委托理财的可能性更大,委托理财投资频率更高,资金投资规模更大,委托理财的实际收益也更高;在对于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影响上,银行关联与地区金融文化呈现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5.
晓楠 《社区》2005,(20):62-62
老年人退休之后,一般会有一些存款或退休金养老。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投资品种,老年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以钱生钱”的理财方法呢?老年人投资理财应把握一条总的原则,就是安全投资、防范风险。目前投资品种虽多,但各品种收益有高低,风险也有大小。一般投资收益高的,风险也大,此种投资并不适合老年人。专家建议,退休后的老年人理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选择适当的储蓄品种老年人最好不要将退休金都存在活期储蓄账户上或是放置在家中,要通过适当的操作实现利息最大化,比如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增加利息收益。现在一年期零存整取的利率是1.71…  相似文献   

6.
文俊 《金陵瞭望》2008,(10):29-29
近年来,国内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个人理财市场需求也日渐凸显。人们的理财意识也不断提高.很多的人开始投资股票,购买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等?  相似文献   

7.
黄玫 《社区》2009,(10)
银行理财产品在2007年以前曾经风光一时,一些想参与投资又比较惧怕风险的居民一般都会选择银行理财,以为这是一个避风港。其实,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一些与资本市场挂钩紧密的产品,同样也可以把居民的钱袋子套牢。  相似文献   

8.
文国庆 《社区》2012,(4):53-53
2011年年末,由于监管层叫停了1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导致市场上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为一个投资周期的滚动型理财产品盛行,投资者只需购买一次,在不赎回的情况下,产品到期后投资本金会自动滚人下一投资周期,既满足了流动性的需求,也满足了高于银行储蓄回报的投资理财需求。不过,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滚动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在选择时也没那么简单,不同银行的产品存在不同的交易规则,投资者在选择之前,还是要先对滚动型理财产品做一下了解。  相似文献   

9.
找银行主管购买200多万元理财产品,到期却被告知理财委托系伪造,银行拒付,海南市民文先生不得已将银行告上法庭。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受限于专业知识,很多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及其风险认识并不够,要避免上当受骗还需“熟读兵法”。  相似文献   

10.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理财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通过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北京地区数据进行城镇老年人理财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对老人是否理财的影响不完全一致,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人、自评经济状况较好的老人、有存款的老人、名下有住房的老人、购买过商业保险的老人以及经常使用互联网的老人更倾向于理财。相关的行业应该充分把握不同特征人群的理财特点与影响因素,更好地开发老年理财产品,发掘老年客户。  相似文献   

11.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想必社会大众早已耳熟能详。投资市场起伏波动大,充满不确定性,所以,理财计划,尤其是家庭理财计划,切不可只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应结合考虑多种理财产品,合理规避风险,安全实现收益。  相似文献   

12.
李志刚 《华人时刊》2008,(10):76-80
2007年春节前后,几乎一夜之间,众多银行在自家门口打出如此类似的大型诱人横幅——"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18-25%,上不封顶。"引得过路行人无不为之驻足!武汉,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考上公务员后,为了"又稳当又快捷"的合法致富,圆自己的买房结婚梦,面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高收益的诱惑,居然在一番精心算计后,凭自己的职业声望,从家乡和女友父母处轻易借来120万,然后钻进由贪婪和圈套组成的理财陷阱……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与伴侣》2014,(6):59-59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相似文献   

14.
银信合作理财是影子银行在我国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子银行风险最聚集的领域,加强对其金融管制迫在眉睫。基于对影子银行系统银信理财产品风险与成因的分析,及其金融管制问题的梳理,从金融如水的创新视角研究我国古代治水智慧,归纳出对完善银信理财产品金融管制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际理财所特有的时空观的研究,指出在国际理财空间中由于各子空间的不均衡而导致了理财对象在不同的子空间具有不同的收益性和风险性,使理财的时空风险增大。根据这一特征,本文认为国际理财应突出风险管理,在强化风险的过程中,平衡理财的风险和收益,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提出了建立国际理财学科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功能,以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主体不够健全,现实供给状况与客户需求有很大差距,产品存在流动性较差、收益水平偏低及通货膨胀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老年人退休以后,就不需要制订理财计划了。真的是这样吗?俗话说:“坐吃山空”,这句话说明老年人理财的重要性是最好不过了。老年人退休以后,无非主要有两种主要经济来源,存款或者退休养老金。老年人理财把握的大原则当然是投资安全,防范风险。而在面对理财市场上品种多、风险大小不一时,老年人应该如何选出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呢?专家建议,老年人理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选择适当的储蓄品种老年人不必将退休金都存在活期储蓄账户上或是直接放在家中,而应该通过适当的操作利息最大化。比如,通过零存整取的…  相似文献   

18.
文国庆 《社区》2012,(3):53
2011年年末,由于监管层叫停了1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导致市场上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为一个投资周期的滚动型理财产品盛行,投资者只需购买一次,在不赎回的情况下,产品到期后投资本金会自动滚入下一投资周期,既满足了流动性的需求,也满足了高于银行储蓄回报的投资理财需求。不  相似文献   

19.
甘源  林岚 《金陵瞭望》2007,(12):33-34
近年来,高端群体的金融理财服务一直受到金融业界、媒体的重视与追捧,本土四大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不断推出针对性的业务与理财产品,相应的报道也频频见诸于媒体,同时市场的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沉寂之后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即便在许多银行提高了高端理财的金融资产门槛的情况下,银行专门针对高端群体开设的理财VIP服务场所仍然门庭若市,媒体将2007年被称为“高端理财年”,高端理财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20.
综禾 《社区》2011,(25):45-45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是了解理财产品最直接、最准确的途径之一,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是否具有保本条款。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三类。对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银行会保证客户本金不受损失;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银行并不承诺保证本金,此时,客户应自行评估产品的投资风险,再决定是否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