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积极提倡优生,大力推广优生工作,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来说,优生问题尤为重要。优生是一门科学。优生学为一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高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1911)首创。1883年,他提出了“优生学”(Eugeuies)这一术语,其意思就是“生健康的孩子”。他指出,优生学的任务就是“在社会控制下,全面研究那些能够改善或损害后代  相似文献   

2.
学校里的“优生”,习惯上是指那些表现积极、能力较强、成绩优秀,即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群体,他们深受教师和家长的喜爱。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赋予了“优生”新的内涵,也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优生”有了更新的认识。目前,“优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长期以来人们对“优生”的认识和教育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警觉。仅举数例为证:(1)据记载,某校同班的四名“三好学生”同时锒铛入狱,原因是结伙抢劫!(2)大学生陈果痴迷于修炼“法轮功”,最后竟然到天安门自焚!(3)1989年政治风波中的吾尔开西等“精英”…  相似文献   

3.
优生工程是一项系列工程,它包括一系列重要环节,分为预防优生及演进优生.所谓预防优生是设法把有智力低下,精神不键康等遗传性疾病及各种严重缺陷用儿的出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而演进性优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人类自身的进化,在生物医学迅速发展的技术基础上,开创多方面的途径,争取婴儿有较好的遗传素质,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4.
《避熟就生与化生为熟》作者张福勋原载《文史知识》2 0 0 0年第 8期杨万里说 :“旧家句熟近来生”。由“熟”到“生” ,是艺术家不断追求创新的表现。人才有限 ,而诗艺无穷。欲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艺 ,靠的就是诗人的创造。“就生”是一种创造 ,而“化生”也是一种创造 ;“避熟”是一种创造 ,而“为熟”也是一种创造。关键是要运用好其中的辩证法 ,转化好“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让“就生”与“化生”各尽其妙 ;“避熟”与“为熟”各造其境。《说摘句》作者张福勋原载《名作欣赏》2 0 0 0年第 6期摘句评在古代诗评中 ,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婴幼儿的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婴儿呱呱堕地以后,就需要给予精神的哺育。 一、婴幼儿需要精神哺育 婴儿诞生以后,脑与胃一样需要“食物”。脑需要精神食粮。其理由如下: 1、婴幼儿有学习能力。 科学仪器对婴儿的眼球活动和心脏呼吸检查,证明婴儿出生不久就有对环境反应的能力。婴儿生下来要看东西、听声音,这就需要“精神”哺育。  相似文献   

6.
追索中国文艺学学术研究的百年行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以学术范型为重要关节点来研究中国 2 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中国 2 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是一个由 2 0世纪之前积蓄变革势能 ,到 1 9、2 0世纪之交从“诗文评”向“现代文艺学”的“蜕变”,再到 2 0世纪 40年代之后的“定格”,最后到 70年代末开始“突破”的过程。这百余年的历史 ,有两个时段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最为耀眼 ,因而给我们感触最深 ,一是最初的二三十年 ,一是最末这 2 0来年 ;而中间几十年则略微平缓单调了一点。“学术政治化”是百年文艺学学术研究的总体特征之一。百年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要发展文艺学 ,必须不封闭 ,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新千年之际,许多妇女如愿当上了“世纪婴儿”的母亲,然而产后如何恢复窈窕健美的身材,成了她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事。  相似文献   

8.
关于儒学是“学”还是“教”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儒学是“学”,还是“教”?是我几年来一直深深思考的问题。对我思想刺激最大的是1996年秋,我受我校外事处的委托,与陈玉书、水国章两先生座谈。水国章先生说到他们印尼华侨的婴儿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生命生...  相似文献   

9.
一、台湾少子化的现状及成因 少子化系指每名妇女平均生育率低于2人以下,孩子生育越来越少的一种现象。根据台湾“内政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台湾从1948年的战后婴儿潮开始,每年出生婴儿数25万人,连续近20年屡创新高。20世纪50年代中期,更达40万以上。1968年以后,婴儿潮渐成强弩之末,出生人口开始减缓。1976年,台湾出现了“第二次婴儿潮”,当年婴儿出生人数突破42万3千人。1990年开始出生人数迅速且稳定下降。  相似文献   

10.
劳承万 《学术界》2002,(4):159-163
现在活着的人 (不到一岁的婴儿除外 ) ,都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人了 ,这是一种幸运。据说在世纪之交 ,便有大人物出现。然而又千万不能忘记 ,“世纪末的悲哀”与“世纪初的渺茫” ,这也会使人一事无成的。因此 ,新旧时代的交替、转型 ,无疑地是具有两重性的 :智者 ,穿透黑暗 ,迎接光明 ,心中蕴含着一股勇气与智慧 ;愚者 ,认同黑暗 ,把“光明”当作“鬼火” ,兔子的怯弱 ,鼠般的目光。2 0世纪中国当代学术的走向、业绩、问题与命运 ,到底应该如何把握与评价 ?这是当代任何愿意独立思考的大脑 ,都必须认真思索的。这是一个极为严肃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1.
1978-2000年中国的儒教研究:学术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东田 《学术界》2003,(2):248-266
1978 -2 0 0 0年中国的儒教研究经历了二个阶段 :1 978年底任继愈先生提出“儒教是教”说至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的第一阶段 ,2 0世纪 80年代来至 2 0 0 0年为第二阶段。二十年间儒教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分歧亦较大 ,最大的分岐是“儒教是否宗教”以及“儒教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本文就上述两个问题的争论情况作一梳理并就儒教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郭浩帆 《文史哲》2001,(2):126-126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5日至 2 0日在福州市召开。对2 0世纪近代文学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便成为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郭延礼教授的《2 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一文把“五四”以后至 2 0世纪末近代文学的系统研究归纳为“开始期”( 1 91 9- 1 949)、“重建期”( 1 950 - 1 978)和“繁盛期”( 1 979- 1 999)三个阶段 ,认为尽管直到 2 0世纪 50年代前 ,“近代文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 ,但鲁迅、胡适、郑振铎、阿英、陈子展诸前辈学者卓有成效的拓荒工作为近代文学研究奠…  相似文献   

13.
一、个体的诞生“立人”一直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核心 ,鲁迅终其一生都在为此努力 ,但是 ,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 ,鲁迅遇到了他的真正难题 ,显然这个难题鲁迅并没有解决好 :单从人性的角度“立人” ,并不能走到那个本原性的“人”那里去。 2 0世纪80年代后 ,中国大陆思想一直涌动着解决此问题的热情 ,但路径单一 ,“主体论”思路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 2 0世纪初期“人性论”的视野。 2 0世纪中国“立人”思想存在着把人与社会、人与物对立的倾向① 。王晓华先生《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 0 0 2年版 ) ② 的面世无疑将此一问题推进到新的高度。王…  相似文献   

14.
人们称誉教师是燃烧的蜡烛,“照亮别人,毁掉自己”;人们颂扬教师是热忱的船工,载着莘莘学子,划向科学的彼岸;人们更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职业。人们给予教师崇高的荣誉,也给予教师历史的责任。然而,教师如何自尊自重,不负人民的厚望呢?教师的本质是“表率”,教师的天职是“爱生”。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所在,爱生是教师的力量源泉。我爱优生,常常引导和激励他们不断开拓新的境界,告诉他们:“无论走到多远,太阳总在前方”;我爱“差生”,它是衡量师德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懂得转变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最后 2 0年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展开 ,在学术界掀起了“文化热”和“国学热”。从 2 0世纪后 2 0年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表征看 ,“文化热”与“国学热”标示着中国当代文化思潮演变的基本脉络和轨迹。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 ,“文化热”与“国学热”并未背离从近代到“五四”文化论争的主题 ,即都是围绕中西文化关系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而展开 ,仍然是这种文化论争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但就理论探讨和学术价值乃至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而言 ,这 2 0年的文化研究在中国文化史中是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志世界本原和生命本质的重要范畴之一。“精气”是从《老子》中脱胎出来的。在《老子》一书中,道虽然是“万物之宗”,但在道一元论的框架内,却是既讲“精”也讲“气”。讲“气”有三处:(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一条是从宇宙演化过程立论的。(二)“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同搏)气致柔,能婴儿  相似文献   

17.
学优生以其自身的优点和在学习中的表率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学优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可以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在教育和教学管理中,重视学优生的培养,不仅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问题,也关系着21世纪国家发展所需人才质量的问题。本文从学优生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学优生的个性特征,学优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探讨问题成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迈向21世纪粤港关系”第四次研讨会综述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举办的“迈向21世纪粤港关系”第四次研讨会于1994年12月9~10日在广州召开。研讨会由广东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张难生研究员和香港浸会大学经济学系主任邓树雄教授主持,广东省社...  相似文献   

19.
周华 《学术研究》2001,(5):126-127
20 0 1年 4月 16日至 19日 ,中国国际法学会2 0 0 0年年会暨“展望 2 1世纪国际法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春意盎然、风光旖旎的珞珈山麓———武汉大学举行。与会的 170位国际法学人既有来自祖国各地和香港的学界精英 ,也有国外的著名学者。会议围绕 2 1世纪国际法发展这一主题 ,就“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及其财产的豁免问题”、“互联网对传统管辖权规则的冲击及电子商务”、“建立中的国际刑事法院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国际贸易法的新发展”、“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国际金融服务的法…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我们告别 2 0世纪、迎接了 2 1世纪的到来。在 2 0 0 0年 ,同全国一样 ,新疆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初步摆脱了前两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状况 ,生产、需求、效益等均呈现出稳步回升的态势 ;企业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及“三年两个目标”基本实现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党中央关于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极大地鼓舞了新疆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一切为新疆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 0 0 0年新疆经济运行基本评价与分析一、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背景2 0 0 0年是“九五”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