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关于电视画面运动的讨论中,有好几个概念都存在彼此牵连、界定不清的问题。为了廓清思路,更好地指导实践,可从拍摄的角度起用一个新概念——“固定拍摄”,以便与传统的“运动摄像”概念形成呼应;从后期剪辑的角度,则可以起用一对新概念——“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以适应观众对画面的把握方式;同时,对传统的一对概念“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相应地需要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最后,对与“运动摄像”相关的一系列容易让人误解的传统概念、术语也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辨别。  相似文献   

2.
人,他的切身利益和可能性、能力和道德价值、目的和理想应该始终不渝地处于社会科学关注的中心。社会科学活动最重要的方面是对教育群众这一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保证,发展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的人学今天被推向前沿阵地。在《苏联共产党党章》(新修订本)中强调说;“党把顺利解决已拟定的任务与提高人的因素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不找到发展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创造性活动的新途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有效地履行其职能。”①这迫切要求按照新的方式考察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的概念仅仅看作是宣传术语,或者把议论“人的因素”变  相似文献   

3.
当今,每个读者都理解文化史这一术语的意义,并能说出它的涵义。文化的概念不仅由于历史学相同类型的学科——社会学、人类学而风行一时,而且文学家们也运用这个术语以及它所包含的概念来解释近代文学及其趋势。“我们的文化”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实体。但是四十年前,即三十年代中期,在专业领域之外,人们对文化史的含义所知甚少或一无所  相似文献   

4.
“象征互动论”这个术语是布鲁默(H.Blumer)首创的,他认为这是他“在《人与社会》一书的一篇文章中多少有点随意杜撰的不大规范的新词。不知道为什么它却流行开来,并且现在已被广泛使用”。《人与社会》一书的目的是综观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并被当作“每一门社会科学的精神实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共识,但对“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却殊多异议。其实,无论从科学的发展看还是从科学的结构看,抑或直接从社会科学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都凸现出“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特征,而生产力本身的社会属性更无可置疑地证实着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6.
列维-斯特劳斯为解除“非单系社会”的亲属—社会结构研究中遭遇的严重困境指出了一个颇具魅力的新方向———“家社会”,本文简要述评列氏的这一理论以及人类学文献中其它相关的讨论。结合E·瓦伦丁·丹尼尔的人观论述,运用罗依·瓦格纳的“分形人”概念提出,“家社会”及其“基本社会组织”“家”都是“分形人”。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交往和相处中,应当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尊重,便是其中的原则之一。 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类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并按照人的需要发展,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成如下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其地位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看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们进行人际交往,建立、维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指导意义。当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本文试图抽出其中的“尊重的需要”,作为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进行论述。当然,尽管这种论述是粗浅的,我仍然希望这种探讨性的论述是有益的,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涵义的术语。泰文从“市民社会”概念的来源及历史演变出发,解读了不同时期不同思想家关于“市民社会”的概念。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声乐理论语言最具个性的语言特征是声乐术语。声乐术语不仅具有本专业学科独有的概念内涵,更具有声乐理论流派体系的概念差异。因此,依据声乐理论术语的语言特点,我们既可以顺利地区分声乐理论语言的学科归属,又可以明确地析出潜藏于声乐术语背后的理论语言流派特征,更能够借助这一特定角度拓展声乐理论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价值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科学无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还是一种文化形态与社会建制,其中都凝结着人的劳动智慧和理想信念,具有服务于人的目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的效能,也由此而必然地具有价值内涵和价值功能。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的价值属性与价值特征并对之进行合理有效的价值调控,这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和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图从一种解释的立场重新考虑中国的“civilsociety”问题 ,据此 ,中国“civilsociety”之出现或者重现将被置于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本土背景之下 ,并被从社会行动者主观的方面来理解。然而 ,这种研究立场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拒绝考虑和使用“civilsociety”概念 ,毋宁说 ,它要求以更恰当更有效的方式来运用这一概念。学者们已经注意并且区分了“civilsociety”概念的不同用法 ,其中 ,“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是两种最基本的区分。不过在本文中 ,“civilsociety”将首先被看成是一种“对照性的”的概念 ,而且除非这一概念的“对照性”用法已被充分地了解和运用 ,否则要在中国语境中恰当地展示其分析性和规范性意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强调历史记忆以及在理解和建构社会现实过程中行动者认知和想象的重要性 ,同时也从社会变迁角度指出诸如“民间”这类本土概念的局限性 ,认为“民间”的传统终须被超越 ,而像civility这类civilsociety的组成要素在未来建构一种健康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将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比较法在各科教学中普遍适用,而在语法教学中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能够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一、概念术语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精确地掌握知识语法中涉及的概念术语很多,为了科学地说明语法规律,就必须要求学生确切地理解和掌握它们的含义。语法中不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是极易混淆的。比如,一些学生概念不清,把“主语残缺”的句病说成是“没有主语”。其实,没有主语的句子未必就是病句。省略了主语的省略句。非主谓句中的无主句,都是“没有主语”的句子。我  相似文献   

13.
犯罪的概念是犯罪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它是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只有对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做出一个科学、明确的界定,才能更好地开展对犯罪学基本理论范畴如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等问题的相应研究。而对于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的科学界定需要建立在上位概念的澄清——犯罪学中“犯罪行为”之范围的界定及其价值属性、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出现在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场域中,并结合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而形成的一些关键概念术语,是最近10年的事情。在我国转基因相关问题10多年的研究进程中,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同一概念术语使用了很多不同的称谓,造成了不同的理论视域和研究倾向之间一定的隔阂与混乱。通过结构分析的方法和思路,把与转基因本质相联系的关键概念术语加以界定,并归纳为以下3类:技术相关类概念术语、问题相关类概念术语、实践应用类概念术语,以此形成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论“地缘政治学”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目的是分析对“地缘政治学”——最近我国外交政策著作中再也没有这样使用频率的一个术语——的概念处理方法。其实用蔡尔德的话说,“地缘政治学”概念和由其派生的定义往往伴随着“语义混乱”。如果说到学术著作,问题在于对这一概念存在着根本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捷克斯洛伐克普列肖夫大学哲学系科学无神论教研室主任季鲍尔·加列奇卡强调指出,在确定“无神论”概念的内容时,“简单化地、从词源学方面”来揭示这一术语的最初意义,是不够的。必须对作为世界观的真正无神论进行综合的和深刻的分析。任何一个社会现象,只有在研究其发展的成熟阶段、而不是它的历史演变的中间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什么?——这是社会学以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元问题"。对这一问题作何种解释和定义,关涉到如何构建社会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学科立足的概念基石问题。同时,对于这一基石性概念怀有怎样的意念和理解,也就决定了一个学者在解释和说明社会世界问题时将遵循怎样的学术立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代西方哲学不绝于耳的主体死亡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段德智教授新近出版了《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一书,提出了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的观点。这是一部纯哲学的书。大凡谈及死亡的问题都有其宗教背景,但“主体”似乎是一个纯哲学的概念,本书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主体”、“意识”、“自我”、“个性”等哲学术语,又使用“我”、“我们”、“人”等日常术语,内容宏大广博,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一社会行动模式的宏观结构是:网络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变迁”;中国社会仍然是伦理社会的“结构”;网络世界建立起的意识形态“话语”。“话语”包括简单的道德二元论划分逻辑和民粹主义。社会中层组织缺乏,及以工具理性、情感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是社会行动非理性化的直接原因。网络——社会行动的破坏性对我国的法律建设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制度化社会行动。中层组织的广泛建立,有助于习俗的建立。在习俗基础上起草与施行的法律,更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这就为法治社会建设找到了一个切人点。  相似文献   

20.
"文化空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常用术语,但中外学者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人文地理、都市研究等不同视角出发,对其概念与界定历来存在诸多不同表述。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空间"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归纳和反思,指出"文化空间"不只是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而应该在更宏大的视野和框架之下阐释这一术语的多重概念和复义内涵,同时也要反对那种认为一切文化现象都是文化空间的"泛文化空间"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